毛岸英的過早犧牲,無論是對于毛主席,還是中國人民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他青春奔放,朝氣蓬勃,才華橫溢,曾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如果毛岸英沒有犧牲,他后來會擔任什么職務?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首先,毛岸英是一位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他從14歲開始,就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在這里,他接觸了共產主義思想,又參加蘇聯紅軍,成為了蘇軍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坦克連指導員。
別看毛岸英年紀小,他在蘇聯的貢獻,卻要超出與他同期的大多數人。當時,蘇德戰爭爆發,為了支援蘇聯反法西斯戰爭,年僅21歲的毛岸英考入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在這所軍校,他系統的學習各種軍事理論知識,并被授予中尉軍銜。
1944年,蘇德戰爭接近尾聲,毛岸英獲批投入戰場,不久,他率領蘇軍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坦克連挺進烏克蘭,成為了坦克連的指導員。
從毛岸英參軍的經歷來看,他是具備作為一名軍人的所有要求的,也正因為如此,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他則擔任了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成為了彭老總的專職秘書。
其次,在政治方面,毛岸英具備優秀政工領導干部的潛質。
毛岸英雖然是毛主席的兒子,但他的童年卻充滿了苦難,在他8歲時,母親楊開慧就英勇就義了,后來,毛岸英被組織安排到上海學習,可惜,因為時局動蕩,他又再次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雖然毛岸英的童年充滿心酸,但正是這段經歷,造就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也正是這段經歷,讓他深刻了解到中國底層老百姓的生活,從而促使他更加發奮圖強。
毛岸英是在1946年正式回國的,起初,他被送到農村去勞動,后來,全國土地工作會議召開,他又參加中央土改工作團,領導了山西、陜北等地的土改工作。
作為一路從基層提拔起來的干部,毛岸英既當過軍人,又參加過土改,最后還去工廠工作,他的每一步路,都接觸到了最基層的百姓生活,而且從不抱怨做作。這樣的政治覺悟,這樣的政治能力,肯定會成為一名非常優秀的干部。
最后,我們再來看經濟領域。
毛岸英不僅是軍事和政工方面的干才,更是工業實干家。
1949年全國解放之際,毛岸英曾被安排到北京機器廠工作,當時,他的職務是北京機器總廠黨支部書記,負責一線職工的技術培訓。
這一時期的毛岸英,是北京機器總廠的技術工,他一有時間,就到一線為工友們培訓知識,又參加工廠制度建設,成為了北京機器總廠的核心員工。
毛岸英曾經給好友蔡博寫過一封信,他說:如果組織不調動我的話,我準備在這個工廠連續不斷地做十年工作。
可見,毛岸英在工業領域還是很有實力的,不然他也不會說出這么一番雄心壯志的言語。
毛岸英進過軍校,下過農村,又上過戰場,他是一位具備全方位領導潛質的軍政人才,如果沒有犧牲,他肯定會在軍事或經濟領域做出一番事業,甚至是進入中央核心領導層也未嘗不可。
雖然毛岸英只活了28歲,他在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中卻貢獻巨大,這樣一位軍政全優的人英勇犧牲,實為我黨的巨大損失。
總之,以毛岸英的經歷、才華和能力,他如果沒有犧牲,肯定會在軍事或經濟領域做出巨大的貢獻,像國務院經濟部門的部長、部委,軍委內部的部委,甚至中央軍委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都有可能。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毛岸英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光榮犧牲,值得所有人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