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李在明非常聰明,前腳面對美國逼韓國在臺海問題上表態,如果臺海爆發沖突,韓國必須站隊美國。
后腳李在明就出新牌,不僅對朝鮮釋放善意,還打算邀請金正恩參加APEC峰會,這朝鮮牌一打,尤其是如果朝韓緩和關系,那么半島將要變天。
據韓國《朝鮮日報》的消息,近段時間,美國在跟韓國進行貿易談判時,一直在施壓韓方。美方要求韓方擴大“美韓共同防御條約”的使用范圍,以往這個條約僅適用于半島及周邊水域,但現在美方希望擴大到印太地區。
很明顯,其實就是要擴大到臺海地區,美方希望:一旦臺海有事,韓國作為美國的盟友必須發揮一定的作用。說到底,就是想讓韓國參戰!
美國是要把韓國這顆棋子,死死地按在自己“印太戰略”的棋盤上,成為對抗中國的前沿堡壘。
這已經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施壓。面對“老大哥”的要求,首爾的親美當權派似乎沒有太多說“不”的底氣。
當外界都以為韓國會同意時,韓國總統李在明的回答,讓華盛頓和首爾的親美勢力都皺緊了眉頭。
李在明公開聲明說: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跟韓國有什么關系?
這句話,真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誰也沒想到李在明竟然敢直接挑戰“韓美必須并肩作戰”的政治正確,同時,他此舉也戳破了美國希望盟友“無條件配合”的虛偽嘴臉。華盛頓當然不高興,立刻要求韓方“澄清立場”。
所有人都以為李在明會迫于壓力收回言論,或者至少說幾句軟話。但他沒有。李在明反手打出了一張誰也想不到的牌,一張來自韓國北方的牌。
李在明和他領導的黨派突然放出風聲:計劃邀請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參加將在韓國舉行的APEC峰會。
這步棋,堪稱石破天驚。
作為峰會主席國,韓國確實有這個權力。李在明此舉僅僅是一個姿態,更是一次精心策劃的戰略出擊。與此同時,韓國內部呼吁緩和對朝政策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比如停止邊境的宣傳喇叭、解禁朝鮮電影等等。
李在明如此急著修復與朝鮮的關系,意圖再明顯不過。他要用“民族和解”這張牌,來釜底抽薪。
想象一下,如果金正恩真的踏上了首爾的土地,那將是朝鮮領導人歷史上首次正式訪問韓國。
這個畫面本身,就足以引爆全球輿論,也預示著半島關系的堅冰正在融化。就算金正恩最后沒來,這種持續釋放善意的態度,也足以讓半島的緊張關系緩解許多。
李在明走這步棋的邏輯,目的非常清晰。
半島局勢緩和,韓國就不用擔心天天防著朝鮮了,那韓國對美國軍事保護的依賴,不就大大降低了嗎?
幾十年來,美國憑什么能對韓國頤指氣使?核心籌碼就是“朝鮮威脅論”。美軍駐扎在韓國,戰時指揮權也握在五角大樓手里,理由永遠是“為了保護你”。一旦這個最大的理由被削弱,甚至不需要,美國對韓軍的控制力自然就會松動。
這才是李在明想要的“去美國化”道路。他不是要跟美國公開翻臉,而是想要通過改變半島內部的局勢,從根子上去除美國對韓國的影響力。
這個辦法也絕對可行。近來,國內要求收回韓軍戰時指揮權的呼聲在韓國愈發高漲。這是主權國家的天然權利,卻被美國牢牢攥在手里。尤其在臺海局勢緊張的當下,五角大樓更想把韓國的軍隊和地理位置用到極致。
可一旦朝韓關系正常化,韓國民眾“我的軍隊我做主”的呼聲將勢不可擋,到那時,五角大樓還能用什么理由拒絕?
李在明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玩的是一手“太極”。既不撕破韓美同盟的臉面,給美國留下“背叛”的口實。又把“半島和平”這個球,巧妙地踢給了朝鮮,讓美國這個“保護者”的形象變得可有可無。在中等強國的外交博弈中,這種手段堪稱頂級。
但這條路,每一步都是踩在刀刃上。他要面對的,不僅是華盛頓的國際壓力,更有國內親美保守勢力的瘋狂反撲。這些人早已視李在明的“親朝疑美”路線為眼中釘,此刻更是恨得牙癢癢。
回顧韓國現代史,那些敢于挑戰美國、觸碰朝鮮這根敏感神經的總統,下場往往都很慘,輕則彈劾,重則入獄,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李在明的人身安全,都成了需要嚴肅考慮的問題。美國對付“不聽話”的盟友領導人,手段可是從來不缺的。
他下的這盤大棋,不僅關乎韓國的國運,更關乎他自己的命運。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圍繞著一個核心:不給美國拉韓國下水的借口,不給國內政敵致命一擊的機會,同時用半島的穩定,為韓國換取真正的戰略自主。
這么走下去,棋局的終點,要么是韓國走向新生,要么是又一個政治悲劇的重演。但在這之前,白宮想讓首爾在臺海問題上安心站隊,恐怕沒那么容易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