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車庫清爽多了,我們停車也方便了!”近日,家住共和新路街道和樂居民區的居民們心中滿是對社區變化的認可。此前,該居民區和源名邸小區的居民反映,地下非機動車車庫里的“僵尸車”像一塊塊頑固的“牛皮癬”,不僅擠占公共空間,更讓日常停車成了難題。
黨建引領摸實情,深入調研明癥結
群眾訴求就是行動指令。和樂居民區黨總支迅速啟動“黨建+治理”響應機制,組織小區物業、業委會成立聯合排查小組。工作人員逐車登記信息時發現,30余輛長期“沉睡”的非機動車中,有的車胎干癟如紙,有的車架銹跡蔓延至車鈴,還有的車座早已不知所蹤。這些“僵尸車”不僅堵塞消防通道,更成了社區環境治理的“絆腳石”。
排查過程中,黨員志愿者們同步收集居民意見,梳理出“識別難、處置難、長效管理難”三大癥結,為后續整治打下基礎。
多方攜手商對策,齊心聚力共治理
破解民生難題,從來不是“單打獨斗”。和樂居民區黨總支牽頭召開專項整治協調會,街道掛職干部山西晉城開發區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耀華全程參與,街道城運中心、城管、社區民警等職能部門代表與物業、業委會成員圍坐一堂展開熱議。
經過三輪討論,一套兼顧公平與溫度的方案新鮮出爐:物業通過單元樓公告、業主群通知等方式“廣而告之”,給予30天認領期;對逾期未認領車輛,由居委會、物業、業委會三方共同見證登記,在“周四行動日”集中清運。
聯動整治齊發力,高效清運煥新顏
整治行動當天,各方既定分工,聯動配合。街道城運中心協調清運車輛;和樂居民區黨總支帶著黨員志愿者們在車庫入口和通道關鍵位置維持現場秩序,引導居民繞行,避免擁堵;社區民警負責現場安全保障,發現問題立即協調解決。從登記編號到搬運裝車,30余輛“僵尸車”快速清運完畢。
此次“僵尸車”整治,是共和新路街道“周四行動日”機制破解民生微難題的生動實踐,更是“黨建引領、多方聯動、居民參與”治理模式的鮮活注腳。
如今走進和源名邸地下車庫,通道寬敞明亮,車輛停放有序,居民臉上的笑容也愈發燦爛。
信息來源:共和新路街道采編基地
上觀號作者:上海靜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