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
1931年7月27日
駐吉林外交特派員鐘毓與駐吉日領事石射在長春就萬寶山案進行交涉。鐘毓提出,以停工、撤警、廢堰、解約為先決條件,再談賠償韓農損失問題。石射則要求華方先承認租種契約完全有效,再談日方撤退軍警問題,雙方各執己見,會談停頓。
中央軍和東北軍分南北兩路對石友三軍發動總攻擊。南路軍劉峙部攻入邯鄲,北路軍于學忠部在新樂一帶向石部反擊。是夜,東北軍飛機20余架徹夜轟炸石部駐地。石改攻為守,以清風店為第一道防線,石家莊為第二道防線。
蔣介石電令何成濬與何鍵“協剿”湘鄂邊紅軍。同日,蔣又電令在贛前線“剿赤軍”各將領,自本月28日起,限一日內將東固、興國、雩都、瑞金等地紅軍根據地全部攻克,完全肅清紅軍。
蔣介石通告贛省被國民黨軍重新占領的各縣逃亡在外之土豪、紳士,自即日起,速回原籍,維持地方。
蔡元培在國民政府紀念周報告稱,目前國內最重要的工作仍是“剿赤”。再者是“實現地方自治、清查戶口、立機關、定地價、修道路、墾荒地、辦學校,此數舉至今無一個地方能做到,實是政府失職之證明”。
長江、漢水暴漲溢岸,湖北各地受災者達40余縣。是日,漢口水標高49.5英尺,為長江數十年來未有之新紀錄。江、漢兩水合流處江堤潰決,漢水侵入漢口市區。
1932年7月27日
是日至29日,馬占山軍800人渡過海倫河,在安固鎮附近遭日軍田中大隊伏擊追擊,主力被圍羅圈甸子一帶,大部官兵犧牲。日軍誤認被難之參議韓述彭為馬占山,日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向天皇報功。
上海青年愛國組織“血魂鋤奸團”,警告奸商如再買日貨,決戕殺無遺。28日向販賣日煤之永昌煤號投炸彈一枚。
日駐長春領事館改為總領事館,并設置錦州領事館。
鄂豫皖紅軍為粉碎敵第四次“圍剿”,將各部隊化整為零,全面擾敵。是日蔣介石令三省“剿匪”部隊照預定計劃,節節清剿,并稱“彼以化整為零之法四出我周圍,而我須以整齊嚴肅之陣收撫民眾”。
蔣介石派機飛京,迎汪精衛、宋子文、李濟深、黃紹竑至漢口,共商財政、封鎖東北海關及廢兩改元等問題。
蔣介石在漢口召開湖北黨政會議談話會,張難先等黨政委員五人及湖北省委、省、市黨部全體委員出席,決定由黨政委員會、省府、省黨部各推委員,分區赴全省各縣調查。蔣介石訓話,強調“須實地調查各縣情況,以為實施指導之依據”。
廢兩改元研究會在中央銀行開第一次會議,討論新幣制度,意見不一,定30日續議。
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設立懲戒委員會,審議政務官懲戒案件;準莊崧甫辭立法院委員職,慰留其導淮委員職;任命賈士毅為立法院委員。
全國郵務職工代表會發表維護郵權宣言,聲明對日本攫奪東北郵權,誓予反對,并要求國民政府對入關郵工,無條件分配各郵局服務。
1933年7月27日
殷同率灤東、灤西各縣長、公安局長及保安隊官兵約2000人赴戰區接收,車至唐山,日軍司令發給各接收縣長通知一件,要求施政一切手續嚴守中日停戰協定;到任時應將接收之布告,公安局配置地點及警察人馬武器數,自衛團槍支數等申報榆關日第十四混成旅團部。同日,灤縣、昌黎接收。
日本為國聯派拉西曼為駐華技術合作聯絡員事向國聯秘書長提警告,謂日本鑒于拉西曼過去在華行動之不謹慎,請中止其東行。嗣后,國聯復文稱:拉氏活動限于技術范圍,本會囑其在華活動勿涉及政治方面,此事并非日本所當抗議。
日駐偽滿大使、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死于長春,日政府派菱刈隆繼武藤職。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收復東北四省計劃委員會在張家口成立。該會系同盟軍總部出兵收復東北之設計機關,隸屬同盟軍軍事委員會。8月1日發成立通電。
湘鄂西紅二軍團賀龍部放棄鶴峰,集中鄔陽關。是日,徐源泉部猛攻鄔陽關,戰斗兩晝夜后,紅二軍團撤離。
外交部照會英國駐華公使,指出香港英當局限令九龍城居民遷居,改建公園,與1898年中英兩國所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原意不符,要求轉飭香港政府取消成議。
1934年7月27日
殷同由大連抵滬,就大連會議經過向記者發表書面談話。謂此次會議“系由我方所邀請”,所談事項為我方所提出,內容為清理戰區種種麻煩問題。項目為:一、日、鮮不良浪人之取締;二、李際春、石友三等部保安隊之整理;三、新編保安隊之開入;四、馬蘭峪、東陵之接收;五、日偽軍之撤退;六、察東區域之整理;七、大東公司之取締等等。此次談判雖未能如我方期望,但確有進步,只需黃郛北歸,歸戰區糾紛必可一掃而空。
1935年7月27日
行政院駐平政務整理委員會調陶尚銘為該會參議,改以殷汝耕為灤榆區行政督察專員,蘇玉琦為薊密區行政督察專員。
張學良在西安召集各軍長開“剿匪會議”,決定積極完成碉堡政策,實行穩扎穩打之辦法,由陜、甘、晉、綏、寧五省各部隊出兵聯合“圍剿”共軍。
國民政府令免陸軍第96師師長蕭致平職。
微山湖水續漲,運河西堤傾塌,兩水相接。是日,防黃會開會,決修藺家壩。
魯省府主席韓復榘為蘇北筑堤迎截黃水事致電中央表示反對,略謂:沫水、趙王各河連日水勢高漲,先后決口,究其原因,實由蘇省境內修筑堤閘,迎截黃水,使下游不能宣泄,南陽湖水倒漫所致。
1936年7月27日
日外務省未經我國同意,決在成都設領事館,并任駐華使館情報部中國班長巖井英一為領事。是日,巖井抵滬向記者談稱:“此次奉派為駐四川成都領事,唯一使命厥系發展日本在該地商業及調查川中一般農產物及貿易狀況,余將以最大努力從事開發四川經濟。”28日,四川旅滬團體發起組織四川旅滬各界反對日在成都設領。29日,四川旅滬同鄉會和四川旅滬各大學同學會亦分別通電反對,要求外交部迅予制止。
國民政府公布《察哈爾省境內蒙古各盟旗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暫行組織大綱》,廢止《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暫行組織大綱》,并指定德穆楚克棟魯普為察哈爾省境內蒙古各盟旗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卓特巴札著、林沁旺都特為副委員長。
余漢謀令第四方面軍恢復6月1日以前編制。調第2軍副軍長黃質文為第8師師長,第6師師長梁世驥為第2軍參謀長,第4軍軍長黃任寰為獨立第1師師長,第5軍軍長繆培南為教導師師長。
錢大鈞飛廬山見蔣介石報告粵局。
中共中央批準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張國燾為書記,任弼時為副書記,朱德等為委員。
1937年7月27日
日軍圍攻我通縣駐軍傅鴻恩營,傅部沖出重圍,撤抵南苑。下午,日軍步、騎兵約400人,附坦克數輛,猛攻團河。另有日軍400余名,在空軍配合下,進攻小湯山之商鎮。日機多架次屢在北平上空偵察,并在城外投彈數十枚。
日本政府發表聲明,污蔑中國軍隊對日軍攻擊廊坊和廣安門之自衛行動,并聲稱要消除華軍反抗的根源。
外交部為日軍襲擊廊坊發表重要聲明稱,中國極度容忍,維護和平,但日軍繼續派大量軍隊向平、津出動,進攻廊坊,復提出無理要求,蓄意擴大事態。我方已盡和平最大之努力,嗣后一切事態之責任自應完全由日方負之。
日本參謀本部向華北駐屯軍正式下達作戰命令稱,“華北駐屯軍除現有任務外,應負責討伐平、津地區的中國軍隊,安定平、津地區各重要地方”;并命令將第5、第6、第10師團增派至華北,編入華北駐屯軍司令官管轄下。
宋哲元于昨日接到日軍最后通牒,得知日軍已向通縣、團河等地發動攻擊,是日下午3時嚴拒日軍通牒,并飭所部第29軍準備應戰;同時,報告中央請示機宜,并通電全國,表示對于日軍進攻,我軍為自衛守土計,當盡力防衛。宋哲元晚間與中央政府直接通話,表示已決心拒絕日人的最后通牒。
蔣介石令第29軍及北上支援部隊積極部署應戰,并電宋哲元固守北平。
宋哲元下令設北平城防司令部,任張維藩為城防司令,第132師師長趙登禹為南苑方面前線指揮官;同時,將第29軍軍部由南苑移至北平城內懷仁堂,派戈定遠馳往保定,催孫連仲、萬福麟等部迅速北上,配合第29軍作戰。
宋哲元電請蔣介石速派大軍兼程北上,以解北平之圍。蔣介石復電,要宋哲元“鎮靜謹守,穩打三日”,“嚴令各部加深壕溝,固守勿退,中央必星夜兼程,全力增援”。
日本陸相杉山元在第七十一屆特別議會演說稱:“中國事件前途之發展如何,不能逆料,但軍部已決意向前進行,克服一切之困難,俾能達到膺懲華軍之目的。縱令中國計劃作長期之抵抗,日本軍部于達到膺懲華軍,令其失去戰斗精神之目的以前,亦決不罷手。”議會一致擁護日軍在華北的侵略行動。
日本海軍省與海軍軍令部達成《關于處理時局及準備的協議要點》,正式提出“今后形勢有很大可能導向對華全面戰爭,因此,海軍應做好對華全面作戰準備”。
日本僑民2356人自北平市內撤離。日軍在城內仍駐有步兵三個中隊及兩個機槍小隊。
蘭封、鄭州、孝義、洛陽、陽武、開封等處上空均發現日機。
上海失蹤日本水兵宮崎貞雄,在靖江附近為中國船夫所救出。次日,中方將該水兵移交日本駐南京總領事館。該水兵簽字招認,前在上海出入一未經駐滬日軍司令部認可之妓館時,為一日兵所見,遂畏罪潛逃。
行政院長蔣介石分別接見德、意、法三國駐華大使,探詢其對日本侵華態度與意見。德國大使陶德曼稱,“德日防共協定實與現在中日形勢無關”。意大使柯賚稱,意大利“頗以第三者地位出任斡旋或調停”。法國大使那齊雅稱,對中日形勢,“法方異常關懷,早經聯絡英、美出任周旋,惟美方似不愿采取聯合行動”。
周恩來抵達西安與蔣鼎文會談。周恩來告蔣鼎文稱,中共中央表示,紅軍“(一)8月15日編好,29日出動抗戰。(二)三個師之上必須設總指揮部,朱(德)正彭(德懷)副,并設政治部,任弼時為主任,鄧小平為副主任(不要康澤),以便指揮作戰。(三)三個師4.5萬人;另地方一萬人,設保安正、副司令,高崗為正,蕭勁光為副,軍餉照給。(四)主力出動后,集中作戰,不得分割。(五)擔任綏遠方面之一線”。中共令紅軍主力迅速集中于三原,進行改編,并決定設立總指揮部。“不管南京承認與否,實行在軍委領導下之全權指揮”。周恩來要求國民黨方面立即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蔣鼎文告周恩來稱,蔣介石電催中共按照廬山所談,紅軍在10日內改編完畢,以便南京發表三個師的番號、各師、旅、團長與政治主任名單,并提出以康澤任政治副主任。
晚9時,軍政部舉行盧溝橋事件第十七次會報會,何應欽主持會議,除第十六次會報會出席人員外,張群、熊式輝、張發奎及國民黨中宣部長邵力子、江蘇綏靖主任于學忠等均出席會議。項雄霄報告,軍委會委員長手令,各院、部、會實施動員演習及準備遷地辦公,限三日內具報。第一步各機關辦公地點疏開,在城內或城外準備民房秘密辦公。委員長手令,軍政部所屬兵工廠、倉庫疏散。何應欽稱,速派員乘飛機赴重慶接收火藥廠,以便整理制造。兵工署制造司長楊繼曾報告,漢口廠欲行遷移,非停工三年不可,則彈藥制造停工,無法補充。兵工署長俞大維報告,現有彈藥如節約使用,勉強可維持六至七個月。戰爭一開,我制造廠必被敵機炸毀,故現計劃與比、法接洽,購買歐洲成品及包購比、法之子彈制造,每月約一二千萬元,以后子彈可以源源接濟。國際交通線,現取香港;如香港不通,只有由海防入口,經安南入廣西之一路,請交通部協助。
第二期廬山談話會舉行第二次分組談話,汪精衛主持,報告與討論外交及華北情勢。
蔣介石派劉斐(劉為章)赴廣西,敦促白崇禧至南京。
國民政府任命俞鴻鈞為上海市市長。俞鴻鈞發表告上海市民書稱,抱鎮定沉著精神,應付一切事變。
北平教育界、學術界人士李書華、李蒸等20余人致電蔣介石稱:“近日敵機轟炸廊坊,又炮擊廣安門,并對我提出最后通牒,危機一發,萬不能坐以待斃,務請發動全國兵力,即日明令應戰,以保國家民族生存。”
國立北平大學、清華大學、師大女院,私立中法大學、中國學院等五校學生,推代表13人攜帶意見書,赴北平市府見秦德純,探詢時局真相,并請示服務工作方針。
國民政府公布《參謀本部陸海空軍駐外武官條例》,凡13條。
財政部長孔祥熙對報界宣稱,中國向英方借1000萬鎊之鐵路借款談判業已完竣。其中300萬鎊建筑廣梅(廣州至梅縣)鐵路,700萬鎊建筑浦信(浦口至信陽)鐵路。
英國首相艾登勸告日本勿對中國用兵。
美國務卿赫爾發表談話稱,關于華北局勢,希望“中日兩國政府態度趨于和緩,使糾紛成為地方化,以謀和平解決”。
1938年7月27日
第一戰區程潛部克豫北濟源,日軍向沁陽退去。
薛岳致電湘省主席張治中,請其速令各專員、縣長發動當地民眾,于9月底以前完成蒲圻—長沙線、通城—朱溪廠—長沙線、萬載—長沙線、萍鄉—長沙線、蓮花—遂川—衡陽—耒陽線等公路、鐵路線上之城市圩站,擇要構筑一旅或一團兵力守備之據點工事,以備將來作戰之用。
蔣百里自歐洲回國,由香港飛抵漢口,是日,向蔣介石報告赴歐考察經過,并對記者談話謂:世界各國熱切同情中國,抗戰前途殊可樂觀,切盼全國人士咸抱必勝之信心,抗戰到底,雪恥復仇。
軍事委員會任命石友三為第10軍團軍團長。
《大眾報》(豫東版)在河南扶溝創刊。
英國外相哈里法克斯在上院宣稱:政府決定保護在華利益,克萊琪大使已奉命向日方嚴重交涉;關于對華信用貸款各項建議,決予分別考慮。
1939年7月27日
日本大本營、內閣聯席會議制定《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其總方針是:“應迅速解決中國事變,并抓住時機解決南方問題”。具體規定:“處理中國事變,設法集中政略戰略的綜合力量,尤其應盡一切手段斷絕第三國的援蔣行為,迅速迫使重慶政權屈服”;“對南方施策應利用形勢發展的良機,積極促其實現。”
偽滿公布《防衛令》。
蔣介石為八路軍在魯西一帶殲敵迭獲勝利,致電朱德、彭德懷表示嘉慰。
蔣介石致函羅斯福,要求他出面召開九國公約會議。
軍事委員會任命李鈿為第68軍副軍長。
河南省臨時參議會致電賑濟委員會報告黃河決口后豫東各縣被災情形,略稱:“豫東十五縣盡成澤國,面積達二萬六千一百余方里……奔走異鄉,號呼求救者凡一百三十七萬余人,災民麇集周口、漯河、許、鄭各處者,每日不下一萬余人。”
粵東淪陷區潮安大火,毀房2000余棟。
全港進行防空大演習。
日英代表在東京舉行圓桌會議。日代表要求英國應根據《有田—克萊琪協定》精神,禁止法幣在天津租界流通。英代表表示英國承認中國國民政府為合法政府,拒絕日方要求。
1940年7月27日
黃克誠率八路軍新2旅和第687團由渦(河)北地區出發,越過津浦路,東進皖東北。
周恩來攜帶國民黨中央7月16日《提示案》飛返延安,請示中共中央。
魯蘇戰區第二游擊區總指揮李明揚電告蔣介石稱:該部將采取快速之手段,一舉殲滅新四軍陳毅部及其蘇北部隊。30日,蔣介石電示:八路軍、新四軍“中央正謀調整之,為避免沖突,目前應暫緩實施,靜候解決”。
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聲明,自8月1日起,美國禁止飛機發動機所用燃料、飛機所用潤滑油、廢鋼鐵等物資出口。
1941年7月27日
日機80架分三批自鄂襲擊成都,投彈數百枚,《新華日報》成都分銷處經理申同和罹難。
日軍一部在山東日照東北登陸。
晉西北軍區第8軍分區部隊在民兵游擊隊的配合下,抗擊日偽軍共6000余人由靜樂縣婁煩、米峪,方山,文水縣開柵等地,對該軍分區領導機關所在地交城縣會立的6路合擊。戰至8月3日,共殲滅日偽軍230余人,軍分區主力轉移到外線,使敵人的計劃落空,退回原據點。
新四軍第6師第18旅第52團攻克蘇南蘇州西郊偽軍據點寺橋鎮,全殲偽軍警衛第3師1個連。
據《中央日報》訊:國民政府以戰時兵險業務關系補償國家戰時損失,保障后方生產安全,經由財政部撥發專款2000萬元交中央信托局,專為辦理戰時運輸兵險及戰時陸地兵險業務之基金。
周恩來出席重慶文化界人士的聚餐會。會上,贊揚日本作家綠川英子是日本人民忠實的好兒女,真正的愛國主義者。
英國應中國政府之請求,封存中國在英資金。
德、意最后一批外交官撤離中國,德、意大使館正式封閉。在其撤離前,何應欽、朱家驊等設宴歡送德代辦及海通社駐渝社長等多人。
羅馬尼亞駐日公使兼駐南京汪偽政府代理公使巴布列斯哥抵南京,30日向汪精衛遞交“國書”。
1942年7月27日
八路軍第129師冀南軍區第5軍分區棗強南大隊,夜襲南白塔偽軍據點,斃、俘偽自衛團230余人。
國民政府明令公布第三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名單,共240名,計各省、市164名,蒙古、西藏地區八名,海外僑民八名,其他各方面人士60名。其中有中共參政員毛澤東、董必武、林伯渠、博古、王明、鄧穎超六人,各民主黨派及民主人士張瀾、黃炎培、譚平山、江恒源、褚輔成、冷遹、周士觀、顧頡剛、許德珩、張奚若、晏陽初、謝冰心、左舜生、張難先、韓兆鄂、司徒美堂、李璜、曾琦、張君勱、吳貽芳、余家菊、陳啟天、達浦生等人。二屆參政員本屆未被選者有中共的吳玉章及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沈鈞儒、陶行知、鄒韜奮、王造時、史良、梁漱溟、羅隆基、楊庚陶、陳嘉庚、王卓然等43人。
國民參政會第二屆二次駐會委員舉行最后一次會議,通過沈鈞儒所提請政府保護小工廠建議案。
陜甘寧邊區政府公布《陜甘寧邊區三十一年度征收救國公糧條例》,確定本年的公糧征收采用屬地主義和屬人主義兩種方式,即凡資產收入在邊區而人在邊區以外者,公糧征收采用屬地主義;一家資產散布在邊區各縣者,則采用屬人主義。同時對征收范圍、標準、減征免征條件、獎懲等作了規定。
國民政府公布《國家總動員會議組織條例》,規定該會設置在行政院內,由行政院長指派各部部長或聘任中央黨部、國防最高委員會、中央設計局等單位負責人為委員,并由院長從委員中指定三人為常務委員。該會對外不行文,一切決議由行政院施行。
據重慶《大公報》訊:1938年,國立北洋工學院改為國立西北工學院。是日北洋工學院校友商議在渝成立私立北洋工學院,推曾養甫為籌備委員會主任、孫越崎為副主任、李書田為總干事。決定本年10月2日該院四十七周年校慶日建校,設土木、礦冶、機電工程三個系,并暫推該院前院長李書田為院長、茅以升為副院長。
1943年7月27日
八路軍太行軍區第五分區軍民粉碎日偽軍2000余人對林縣、涉縣之任村、達城地區的“掃蕩”。
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1軍分區部隊一部襲擊在平縣孫莊偽軍據點,殲敵220余人。
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第16團、21團、新4路、衛河支隊、軍區騎兵團一部和部分地方武裝,于滑縣、長垣地區發起衛南戰役。至8月19日,先后殲滅偽軍杜淑部主力及其他偽軍5600余人,將偽軍杜淑部侵占的衛河以南地區全部收復。
劉伯承在涉縣王堡第129師干部會議上作《武工隊在敵后活動的戰術問題》的報告,提出敵后整風務于今年切實辦完,明春開始全面審干,要執行實事求是的審干方針;蔣介石、胡宗南進攻陜甘寧邊區計劃被及時揭破,暫時停止,但我軍事防御準備絕不松懈;12日電報所述6項政策,應加敵后對敵斗爭,再加階級教育,成為8項政策;在群眾中普遍的經常的任務則是戰爭、生產、教育3項;階級教育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又團結又斗爭的教育,不是離開統一戰線的孤立的階級教育。
1944年7月27日
軍事委員會調第46軍、第74軍投入增援第62軍、第79軍的戰斗。戰至8月2日,第74軍第58師占領衡陽西之雞窩山,第46軍攻占雨母山。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電令衡陽前線部隊:衡陽周圍之敵,久戰疲憊,我應趁后續部隊之到達,先將雞籠街之敵殲滅,繼續增援前線,擊破衡陽以西地區敵人,以貫徹打開敵圍,與第10軍會合之目的。
滇西騰沖城內日軍200余人深夜冒雨由文筆坡地區向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所部發起突襲。經預2師猛烈回擊,日軍放棄來鳳山高地,向騰沖城內逃竄,來鳳山終被攻占。
日軍為死守密支那城,將緬北八莫之第114聯隊第1、3大隊2000余人及汽車200余輛運密支那增援。同日,英軍一個營開進密支那機場。
周恩來同謝偉思在延安會談。在談到國共談判時,周說:國民黨是利用談判來撈宣傳上的好處,主要是為做給美國輿論看;國民黨希望戰爭結束時能把共產黨一舉殲滅;它會繼續不斷地衰落。另外,周還就美軍在太平洋的進展和美國未來對日的戰略,以及中國大陸戰場的重要性等問題同謝偉思交換意見。
1944年,周恩來與謝偉思(右一)等在延安,左起Herbert Hitch、Ray Ludden(雷·盧登)、David Barrett(包瑞德)
孔祥熙在紐約美國工商界歡宴會發表演說,歡迎美國與中國經濟合作,稱:中國不僅有一良好的市場,且為維持遠東和平之必要條件。
軍事委員會任命第27集團軍副總司令歐震兼任第4軍軍長。
1945年7月27日
第94軍第42師攻克廣西義寧。
毛澤東致電徐冰、劉少文,說21日至今七天侵入邊區的胡宗南部,戰線長達百余里,我們決將入侵的胡軍打出去。
我國駐紐約總領事于焌吉在總領事館招待美國聯合援華救濟會和其他援華團體,對美國人民援華表示感謝,我國出席舊金山會議代表胡霖、董必武等出席。按:聯合援華會是積極從事援華工作的美國民間團體之一,從1941年以來為中國募款幾達400萬美元。
(綜合、修訂自《中華民國史大事記》《中華民族抗日編年》《中國抗日戰爭大事記》《八路軍大事記》《新四軍大事記》《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大事記》“抗戰直播”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