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這邊的局勢越來越緊繃,大家都看在眼里。美軍那邊最近幾年一直在盯著地圖研究,發現解放軍在臺灣周邊布置的軍事活動越來越密集,把原本留給臺灣的那些通道和空隙一步步堵住了。簡單說吧,這事不是空穴來風,從公開的報道和數據看,解放軍海空軍力量的常態化巡航已經把臺灣島圍得水泄不通,美軍想插手都得掂量掂量。咱們一步步來聊聊這背后的情況。
先說說解放軍的動作。
從2023年開始,解放軍航空兵在臺海地區的巡航就明顯增多。那年8月的數據顯示,解放軍飛機在臺南、臺北和臺東方向的活動特別頻繁,各種型號的無人機像TB-001、BZK-005和無偵-7經常出沒,直-9直升機的雷達信號也時不時出現在海面上。這不光是空中力量,水面艦艇也跟著常態化部署,整個東部海域都成了他們的演訓場。外媒統計過,2023年全年,解放軍飛機越過海峽中線的次數超過1700架次,平均每天都有20多架次在附近轉悠。到了2024年,這數字繼續往上竄,全年達到2002架次,2025年上半年就超過了1000架次。
具體到2024年的幾次大動作,解放軍開展了“聯合利劍-2024A”和“聯合利劍-2024B”演習。5月的“聯合利劍-2024A”是針對臺灣新領導人就職的回應,東部戰區組織了陸海空軍和火箭軍聯合巡航,重點封鎖臺灣關鍵港口和海域。10月的“聯合利劍-2024B”更狠,直接模擬了對臺灣的圍堵,海岸警衛隊也加入進來,巡邏次數直線上升。從2月開始,中國海岸警衛隊在金門周邊巡邏了77次,到2025年7月,這數字還在增加。6月20日,臺灣國防部報告說,24小時內檢測到70多架解放軍飛機在島嶼附近活動,其中不少穿越了防空識別區。7月3日,南部戰區又搞了圍繞斯卡伯勒淺灘的戰備巡邏,明顯是在練手怎么控制南海和臺海的通道。
這些巡航不是隨便飛飛那么簡單,它們把臺灣的東部海域徹底納入控制范圍。以前,臺灣當局還幻想如果有事,能用飛機或潛艇撤到菲律賓或琉球群島去。2022年佩洛西訪臺前,他們的撤離計劃就是這么設計的。
但現在呢?解放軍的水面艦艇超過100艘裝備了拖曳聲納,反潛能力全球頂尖,美軍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成本40多億美元,想靠近都難。任何撤離嘗試都等于給解放軍當活靶子。地圖上那些原本的“口子”,像巴士海峽和琉球方向的通道,現在都被密集的巡邏網堵得死死的。
美軍那邊當然不會坐視不管。他們一看地圖,就意識到解放軍這張網越收越緊,得趕緊想對策。2023年,美軍開始加大在菲律賓的布局,特別是巴丹群島的巴丹島。
這個島離臺灣只有200公里,美軍計劃在那建新港口,表面說是改善季風季節的海上交通,其實誰都明白是為了控制巴士海峽。未來要是部署反艦導彈或無人機,就能直接威脅解放軍在臺灣南部和南海的活動。哪怕不放武器,這島嶼的位置也夠戰略了,當個前哨據點,監視臺海動靜。
美菲防務合作協議在2023年擴展,新增了四個基地,包括卡加延省的卡米洛·奧西亞斯海軍基地、伊莎貝拉省的梅爾喬爾·德拉克魯斯營地、巴拉巴克島和拉爾洛機場。這些地方都靠近巴士海峽,美軍投資超過8000萬美元升級倉庫、跑道和維修設施。2024年,他們又追加1.28億美元,在七個站點建新項目,包括雷達安裝和無人艇維護。2025年,美軍動作更大,啟動了36個新項目,總投資繼續攀升。
再說北邊,琉球群島方向,美軍和日本搞的“堅毅之龍-23”演習在2023年10月拉開,涉及九州和琉球的部隊增加,模擬島嶼防御和反艦戰術。2024年10月,又有“堅毅之龍-25”,美軍部署航母打擊群在附近練手。整個布局形成一南一北的夾擊態勢,南邊靠菲律賓的島嶼,北邊用琉球的基地,試圖削弱解放軍在臺海的主動權。
最新情況,美菲聯合軍演“巴利卡坦”在4月22日啟動,這是第40次,重點放在南海和臺海周邊。美軍部署了反艦導彈到呂宋海峽,就是菲律賓和臺灣之間的水道,模擬快速響應場景。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羅密歐·布勞納在4月2日直接告訴北部呂宋指揮部的部隊,準備應對臺灣登陸的突發情況。5月,美菲還搞了“雷霆應對-2025”演習,提升空軍合作,菲律賓海軍在5月接收了第一艘導彈護衛艦,由美軍提供技術支持。前不久,美陸軍宣布擴大在菲律賓的存在,針對中國增加部隊輪換和基地設施。
話說回來,美軍這些動作也暴露了他們的顧慮。他們不再想在臺灣海峽內硬碰硬,而是把戰場往后推到菲律賓海域,那里對他們更有利。
那些島嶼像南海的礁盤一樣,能當“烽火臺”用,提供早期預警,還因為是菲律賓領土,戰時能扯出法理糾紛,拖延時間,避免被解放軍的火箭軍一鍋端。解放軍那邊,擁有龐大的水面反潛力量,超過100艘艦艇,這讓美軍潛艇救援計劃泡湯。
從戰略上看,美軍承認了解放軍的實力增長。解放軍借機最大化清除美軍在臺海的影響,進一步壓縮臺灣獨立勢力的空間。臺灣那些人以前總覺得美國會來救場,但現在美軍的前哨都推到菲律賓,中間隔著解放軍的海空軍,救援希望能剩多少?
美軍在菲律賓的基地擴張不是孤立的。2025年2月,蘭德公司的評論指出,菲律賓越來越關注臺灣安全,因為中國大陸施壓臺灣會牽連到他們。6月22日,一篇分析提到中國臺灣-菲律賓-日本的戰略三角,美軍導彈部署到呂宋海峽,堵住第一島鏈的咽喉。5月27日,戰爭巖石網站的文章討論中國怎么反制美軍干預,焦點在西太平洋的精確打擊,但美軍靠盟友基地分散風險。
解放軍巡航的升級也值得說說。2025年5月12日,有更新顯示4月有5次聯合戰備巡邏,比2024年同期多。6月11日的數據指出,2025年6月的兩次巡邏都穿越巴士海峽,跟2024年比,范圍更大。7月11日,南部戰區巡邏斯卡伯勒淺灘,結合海岸警衛隊的動作,明顯在練綜合封鎖。
這些事加起來,讓人覺得臺海的“口子”真要封死了。美軍地圖上看,解放軍網越來越密,美菲日合作雖緊,但干預難度在漲。菲律賓海軍127周年時,展示了美援裝備,強調集體能力保衛主權。美海軍6月27日里,公布了到2027年的七點計劃,提升戰備,眼睛盯著中國。
2025年7月3日的周報提到,中國海岸警衛隊在金門巡邏77次,PLA在臺灣防空區的活動持續高位。未來咋走,大家拭目以待,但地圖上的變化已經很清楚了。
解放軍反制方面,2025年7月的分析說,中國從金門模式學經驗,調整策略用于對臺灣的海軍戰役。
解放軍留給臺灣的通道越來越少,美軍地圖研究后,只能靠外圍基地應對。但長遠看,這博弈還在繼續,誰也說不準下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