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后一艘航母報廢,俄羅斯海軍似乎失去了所有力氣,在海軍節的最后一刻,克里姆林宮宣布取消閱兵,普京發表講話時語氣明顯很沉重。
每年七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是俄羅斯海軍的光輝時刻。圣彼得堡涅瓦河畔曾經艦炮齊鳴、軍艦列陣、白制服的軍官肅然立正,那是俄羅斯展示大國海上力量的舞臺。可2025年的今天,卻安靜得有些刺耳。
就在俄海軍節前夕,俄羅斯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徹底走向報廢的消息傳出,閱兵式也在最后一刻被取消。克宮的解釋是:基于總體形勢與安全考慮,安全是首要的。于是,2025年的俄羅斯海軍節,最后縮短成了一場視頻講話。
俄總統普京在講話中,首先贊美了俄羅斯海軍的英勇,稱其對俄羅斯有著無條件的愛。隨后肯定了俄羅斯海軍是俄羅斯邊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然后普京展示了俄羅斯海軍的成就。比如“波扎爾斯基大公”號核潛艇剛剛完工。它作為戰略核潛艇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俄羅斯海軍核威懾力的核心,提升了海軍的戰斗力和威懾能力。
與其同時,多艘“北風之神”-A級核潛艇和“白蠟樹”-M級多用途核潛艇正處于建造或服役階段。最關鍵的一點:海軍戰略規劃首次延伸至2050年。這是俄羅斯歷史上首次將海軍發展戰略規劃設定為長期、遠至2050年的藍圖,體現俄羅斯對未來海軍建設的長期規劃和信心。
需要注意,普京講話雖然字面多次強調成就和信心,但說話的速度、停頓甚至語氣,都明顯很沉重。這種沉重,源自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落差。唯一航母報廢,讓俄羅斯昔日海軍“藍水夢”面臨巨大挑戰,強權形象一落千丈。這次閱兵其實是“被動”取消的,是俄烏沖突下的無奈之舉。普京口中的海軍長期戰略雖然雄心勃勃,但資源和國際環境的制約顯而易見,普京知道前路充滿不確定。
說到底,這次閱兵取消的原因只有三個字:沒錢了。航母維護和建造本身就是個燒錢大坑,尤其是像“庫茲涅佐夫”這樣老舊艦船,維修難度大、成本高。再加上持續不斷的俄烏沖突消耗了大量軍費和資源,再怎么“雄心勃勃”的2050戰略,也得有錢和環境配合才能實現。
經濟制裁到武器采購受限,再到技術升級難度,俄羅斯的海軍資金鏈和整體建設環境確實處于很大的壓力下。換句話說,這不僅是戰略規劃的問題,更是現實“口袋”里的鈔票不夠用,導致理想和現實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落差。
普京講話里那種“沉重”,其實是帶著無奈和現實壓力的無聲坦白:你想當海上強國,但現實告訴你,沒有錢,藍水夢很難實現,尤其是在目前這復雜的國際局勢下。說到俄烏沖突,俄羅斯最初的目標,咱們得先從“開戰時的藍圖”說起。2022年2月俄羅斯大規模進攻烏克蘭時,外界普遍判斷普京的目標可能是迅速拿下基輔,實現所謂“快速決戰”,然后扶持一個親俄政權,從而改變烏克蘭的地緣政治走向。
但是,現實很扎心,戰事拖得比預期久得多;俄軍多次陷入消耗戰和陣地戰,未能實現閃電戰,也未能控制烏克蘭主要城市和戰略區域。俄軍確實占領了一些地區,但控制范圍遠沒有達到預期的“全盤掌控”。
因此,沖突進展到今天,確實只能以是以高強度消耗為代價。也因此,海軍節變成了一場沉默的儀式:航母沒有出現在水面,閱兵被取消,普京的口氣帶著壓抑。目前,俄羅斯雖然在水下保持威懾能力,但未來幾十年,真正能否重回“彼得大帝”時代的藍水榮耀,真的是個未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