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清流Plus
作者|周淼
主編|趙妍
清流Plus,資本是本故事書。大家好,我是在懷念經典、致敬童年清流君。近日,又一老品牌廣西金嗓子宣布私有化退市了,清流君不禁想起它那魔性的廣告詞,“保護嗓子,請用金嗓子喉片,廣西金嗓子!”當年,在草根女老板江佩珍的帶領下,金嗓子還曾和羅納爾多有過一段緣分,也因此走出國門遠銷五大洲。
2015年,金嗓子作為國內潤喉糖第一股敲鐘上市,年近七旬的江佩珍也順勢成為億萬富翁。然而上市后的金嗓子便逐漸“失聲”,拳頭產品功力不再,傳奇老板也因欠債不還成為老賴,當年靠運氣賺的錢還是憑本身虧掉了。
從糖廠到潤喉糖廠
1959年,年僅13歲的江佩珍因母親去世、生活拮據輟學出來闖蕩,雖然當時社會不允許招聘童工,但還是有家在廣西柳州市的糖廠收留了她。江佩珍也很爭氣,一路從組長、青年班長、車間主任,到18歲就當上了副廠長。
33歲,江佩珍終于成為了糖果二廠的廠長,憑著自己的天賦,帶領著糖廠一度創下1個億的營收巔峰。彼時,江佩珍率先打破了大鍋飯的飯碗,自產自銷糖果,還曾帶著技術人員到法國、德國等地學習技術,引入先進的生產線。
之后,糖果二廠便造出了中國第一顆果醬夾心糖、第一塊花生巧克力,還攻克了酒心巧克力。然而巔峰之后便是衰落,由于原材料上漲,再加上當時國內的糖果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導致了江的糖廠不知不覺就淪落到破產邊緣。
可能是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江佩珍焦頭爛額之時,無意間聽到了一副“靈丹妙藥”。
后來,她于是千里尋藥來到了華東師范大學,感動了靈丹的發明者王耀發教授,后來這位教授便將一個專治慢性咽喉炎的配方無償送給了她的糖廠。
1993年,喉糖產品“金嗓子”橫空出世,隨后“改進版”的金嗓子喉寶誕生。1994年年底,江佩珍號召員工們砸鍋賣鐵,湊齊了780萬,成立了金嗓子制藥廠。1998年,金嗓子制藥廠和糖果二廠便完成了改制,合并為金嗓子股份,而江佩珍和其兒子曾勇成為公司的實控人。
小糖廠能走到這步,離不開江佩珍夜以繼日的研發。后來產品療效顯著,再加上搶占了市場先機沒有太多對手,金嗓子推出后市場一片叫好,也救活了江佩珍和她的糖廠。不知是為了表達感恩之情還是啥別的情懷,當年提供配方的王教授的頭像也印在了產品包裝盒上。即使如此,想要走遠金嗓子還需再下功夫。
為了打響名聲,江佩珍1995年便開始廣告轟炸,比如豪擲500萬在央視打廣告,要知道,當時工廠剛剛扭虧,再加上500萬在當年不算個小數目,足以見到江佩珍對于廣告的看重。事實也證明江沒押錯寶,廣告僅推出1年,“保護嗓子,請用金嗓子喉片”這句話便成了家喻戶曉的口號,同年其營收就突破了1個億。
陷入代言風波
繼王教授后,金嗓子又遇到了第二個貴人巴西球星羅納爾多。清流君還記得,那是在金嗓子的一則廣告中,一身黃衣的羅納爾多在“電閃雷鳴”先是花式顛球,后是來了一記漂亮的凌空抽射,離奇的是球居然變成了金嗓子喉片,與之伴隨的是粗獷的畫外音,“關鍵時刻,請用金嗓子”。
由于畫面過于粗糙和荒謬,這條廣告被列為了“中國十大爭議電視廣告”,球迷們怎么也不信這個在畫面里憨笑的是羅納爾多本人。直到后來,有媒體報道稱,羅納爾多本人稱對代言一事毫不知情,甚至開始起訴金嗓子,這場鬧劇才開始收尾。
據說,當羅納爾多知道自己和金嗓子同時出現在國內電視、廣告屏的各個角落時,氣得直接把椅子摔了,當即決定索賠1000萬歐元。最終這場官司未打起來,雙方也各執一詞。在江佩珍口中,當年她的確曾花了30萬美金拿下了羅納爾多的代言。
甭管那些真真假假,金嗓子還是憑此一炮走紅,并且走出了國門。在羅納爾多代言的第二年,金嗓子就成功打入阿聯酋市場,于迪拜雄鷹公司簽訂了獨家代理協議。就連當地媒體都曾以羅納爾多這個世界球星為金嗓子造勢。因此在后來江佩珍也一直認為花錢請吃飯這件事是值的。
與羅納爾多不歡而散后,金嗓子又找到了其隊友卡卡合作。就這樣,金嗓子霸占了21世紀第一個十年。當地也流傳著這么個說法,“廣西有三寶,山水、米粉、金嗓子。”2007年,金嗓子還曾被稱作王菲練歌的“獨家秘方”;就連非典時期,金嗓子也曾獲得醫患好評。
就這樣,在眾人的看好中,金嗓子開始籌劃赴港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書中還專門提到,從2012年到2014年,三年里,公司一共向卡卡支付了1430萬的代言費。同時,在本就狹窄的潤喉片市場,金嗓子獨自占據著25.8%的份額,甩開了當時小有名氣的薄荷糖、西瓜霜遠遠。
2015年7月,金嗓子也順理成章敲響了香港聯交所的鐘,開始迎接屬于金嗓子的高光時刻。在敲鐘時,年近七旬的創始人江佩珍一招“馬踏飛燕”霸氣無比,也引來不少網友熱議。與此同時,金嗓子原來包裝上的王耀發的頭像也換成了江佩珍本人的照片。
在上市后,金嗓子的股價一度創出新高,但之后便呈現出斷崖式下跌,股價最低至1港元一下,直到退市前夕都沒緩過來。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從2015年至2020年財報來看,不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金嗓子都在原地踏步,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就是這個理。
富豪老板變“老賴”
在業內看來,金嗓子業績毫無起色,是由于上市后產品銷量不增反降,甚至毫無存在感。再加上金嗓子整個集團90%的營收一直都來自于喉寶這一款單品,而其廣告營銷成本占到40%。
銷量上不去,金嗓子還嘗試“偷工減料”。在2013年,其王牌產品金嗓子喉片由原來的20片縮減成了12片,美其名曰“升級包裝規格”。與此同時,產品價格也升級了,平均每片的銷售價從2012年的兩毛一,上升到了2014年的三毛六,毛利率也漲了10個點。
在這期間,金嗓子也嘗試做糕點、餅干、飲料、薯片等各個品類,然而“國民品牌”熱度不再,新產品不但激不出水花,還差點成為黑暗料理。比如,金嗓子曾出過月餅,由于味道獨特,一度與香菜、辣條、蒜泥月餅并肩,成為超越五仁月餅的存在。
2016年,金嗓子又推出了一款草本植物飲料,并計劃將其作為打開市場的新產品。在宣傳時,由于當時剛好與卡卡終止了合同,金嗓子開始轉身擁抱綜藝,打算下8000萬血本拿下《蒙面歌王第2季》與《蓋世英雄》兩款綜藝節目的廣告代理權,最終多少錢按收視率計算。
說來也怪的是,節目的收視率倒是不錯,基本每期都能破億,但金嗓子的銷量楞是不漲反跌。一怒之下,江佩珍就賴掉了這筆廣告費。后來雙方又再次各執一詞,還鬧上了法院,最終法院也判廣告公司勝訴,而江佩珍則因拒不付款成為老賴。
最終,法院判定,金嗓子需支付的欠款近5200萬元。而由于子公司賬上只用百萬元,最終這筆錢還是沒有還上,而江佩珍也被下達了限消令,從此不能乘坐飛機、住賓館,也不能買房買車或旅游度假,連子女也不能去私立學校。
2019年8月13日,江佩珍再次被限制高消費,僅僅因為欠銀行38萬元不還。而就在19年上半年,金嗓子的收益同比增長22.5%,有3.5個億,并且還在官網更新了“出口國家增至50個”的喜訊。本來家大業大,偏偏走上了這條令自己“晚節不保”的路。
有錢任性,也不是那個任性法。與此同時,金嗓子一直依仗喉寶和喉片兩款產品也毫無起色。2020年,金嗓子喉片的銷售收入約為5.8億元,同比減少19.3%;喉寶系列產品的銷售收入約5370萬元,同比減少了19.6%。
近日,這個“搖搖晃晃”的女企業家又成為了焦點。不久前,金嗓子宣布私有化,根據方案,要約人將按照每股2.8港元注銷股份,自今年12月15日上午從港股退市,其股價也自最高6塊多降至1塊多港元,市值縮水達90%。不知道私有化后,金嗓子的“百年老店夢”還能否實現?
我是清流君,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