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100天有余,但他競選期間承諾的盡速解決俄烏沖突一事,尚未出現明顯進展。對此,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5月4日播出的專訪中,特朗普語焉不詳,他一方面稱自己對和談前景仍抱希望,一方面又承認,俄烏和平協議“也許不可能達成”。
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更接近了”其想要的斡旋結果時,特朗普說:“我希望如此。”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中有一方比另一方更為接近達成協議,但他不愿意明確點出是哪一方。“我們還得繼續看看,”特朗普說,“……但我想解決這個問題。”
主持人接著問特朗普,美國會把放棄繼續斡旋俄烏沖突的“紅線”劃在哪里,特朗普則一直拒絕給出正面回答。在多番追問后,特朗普才模棱兩可地說,他“也許”會在某個時刻宣布放棄繼續參與俄烏和談,“也許(俄烏)不可能達成協議”。
“他們之間有著巨大的仇恨……你要明白,我們談論的是兩位領導人之間的仇恨,甚至坦白說在一些士兵、一些將軍之間也是如此。他們已經激烈交戰三年了。”然而,特朗普緊接著又話鋒一轉,“(但)我認為我們還是有很大機會實現和平。”
特朗普接受NBC專訪 NBC節目截圖
按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統計,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至少53次提及自己會在上任后“24小時內終結俄烏沖突”。但隨著和談障礙的增多,特朗普及其政府官員近來緩和了這一說法。在美國《時代》雜志4月25日刊發的采訪中,特朗普稱,自己說要在一天內結束俄烏沖突是“夸張說法”,不能按字面理解。
包括美國副總統萬斯、國務卿魯比奧在內的特朗普內閣官員,最近幾周頻頻在公開場合提及,如果美方再看不到俄烏在領土等問題上作出讓步,就不會繼續為和談投入時間和資源。萬斯上個月訪問印度時說:“我認為,最終沖突(結束后)的新邊界線,將在現有邊界線附近劃定。”
當地時間4月27日,魯比奧稱,白宮仍希望通過外交手段結束烏克蘭危機。按照他的說法,未來一周對白宮來說“非常關鍵”,因為它將決定“美國是否要繼續參與這項工作”。如今這“關鍵一周”過去,俄烏停火仍然渺茫,倒是美國和烏克蘭在4月30日簽署了礦產協議。
有聲音認為,美烏礦產協議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更像“救急用的創可貼”,對停止戰場流血、推進俄烏停火談判并無實質影響。烏克蘭分析人士指出,此前烏方希望通過這份協議獲得美方明確的“安全保障”,而美方則希望烏方償還所謂數千億美元“軍事援助債務”,雙方這兩大核心訴求最終均未在協議中體現。
另據路透社5月2日消息,有知情官員透露,特朗普政府官員已經敲定了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經濟制裁措施,其中包括針對銀行業和能源領域的舉措,旨在進一步對俄方施壓,結束沖突。路透社分析稱,在美烏簽署礦產協議后,如果特朗普批準新的對俄制裁,可能標志著他對俄的態度變得強硬。
不過,彭博社當時援引消息人士稱,由于外交努力仍在進行中,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是否會批準這一制裁方案。他們拒絕透露目前有哪些具體選項,并表示最終決定權“完全”在特朗普手中。
4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在紀念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期間,從莫斯科時間5月8日零點至5月11日零點,俄方宣布停火。在此期間,一切軍事行動停止。聲明強調,俄方認為烏克蘭方面應采取相同舉措,如果烏克蘭方面違反停火協議,俄聯邦武裝力量將作出充分有效的回應。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5月3日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媒體明確表示,他拒絕俄方這一提議。他堅持應落實美方此前提出的30天停火方案,并在這期間商討和平協議。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日則稱,俄方期望烏方在俄軍5月停火期間采取行動緩和局勢,稱這對烏方是否準備好實現可持續的長期和平的“考驗”。
延伸閱讀
普京究竟想揍誰?
普京與俄羅斯記者扎魯賓之間的一段對話,挺有意思。
扎魯賓說:“您外表看上去非常冷靜、克制,是否有過想‘揍人’的沖動?”
普京答:“我總有,但我一直在克制。”
5月1日,普京與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通電話
01
畢竟是俄烏沖突尚未結束之際,連一度表示可以“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都“氣餒”了,號稱俄烏再不好好談,美國就退出調解。
換言之,作為俄羅斯國家元首,普京正指揮俄軍對烏作戰呢。盡管他不是實際前線指揮官,但他確實是實際最高決策者,且在任上幾度赴前線——甚至烏東頓巴斯前線視察。
也就是說,俄軍在前線開揍,就是在執行普京命令。
說普京實際在揍烏克蘭,這話并不為過。起碼是在揍烏克蘭澤連斯基政府及其軍隊。當然,普京在2022年2月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之際,曾作過長篇演說,控訴烏克蘭“納粹”對烏克蘭境內俄族的侵犯云云。
普京也稱,“本來沒有烏克蘭這個國家”。他的意思俄烏本是一家。在蘇聯解體后,烏克蘭不僅獲得獨立,還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龐大領土,亦即如今烏克蘭西部一部分領土來自于蘇聯紅軍浴血奮戰戰勝德國法西斯后新獲得的戰利品——原本屬于波蘭。二戰后,波蘭獲得德國東部部分領土,蘇聯獲得波蘭東部部分領土并交給烏克蘭。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5月3日表示,俄羅斯提議在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期間停火3天,具體時間段為5月8日至10日 圖:央視新聞
澤連斯基稱,烏方與美方在溝通后共同認為,至少30天的停火應該是和平解決俄烏沖突的“正確的第一步”,烏克蘭將向這一方向努力,而不是僅僅3天的停火
當然,還有帝俄時代屬于俄羅斯的部分領土在蘇聯時期先后劃給烏克蘭。
而在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兄弟之邦,行兄弟之事。比如烏克蘭答應克里米亞特別是塞瓦斯托波爾長期低價租借給俄黑海艦隊。俄因此認可克里米亞屬于烏克蘭。
因2014年烏克蘭顏色革命后對俄態度變化,俄通過“公投入俄”方式拿取了克里米亞。由此,俄烏結下梁子。
但當時在“諾曼底模式”下,俄羅斯與烏克蘭簽署《明斯克協議》。如果雙方遵守協議,好歹能不打起來。
事實上,普京稱要出兵烏克蘭,前提就是烏克蘭撕毀《明斯克協議》。
由此,普京才想著揍人,并真的揍人了。
02
扎魯賓采訪普京這段視頻,是專訪普京的片段。這一片段,參考消息等媒體有所播放。
從這些片段,倒未必看得出普京“想揍人”說的是俄烏事。但笑飲感覺,其整個采訪,大約是會提到俄烏事的。
也會提到其他。比如俄羅斯與歐洲、美國、日本等等關系,都暗含“想揍人”與否,以及“冷靜、克制”是什么意涵。
“想揍人”,在當今世界恐怕不是普京一個人的想法。想揍人的人多了去了!但大多數人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不得不選擇息事寧人。
還有人則首先會選擇冷靜,尋找法律手段處理問題。但國際法、國際關系,與一般法治健全的國度處理關系并不同。國際法、國際關系有一般準則、原則,甚至有一些成文法。但想要通過法律手段仲裁、解決,有時候是貌似剪不斷理還亂的。反倒是動手解決,對一些大國、強權來說,看起來是來得痛快。
俄軍在庫爾斯克作戰
不過,笑飲要說,從這些年的一些軍事行動來看,情況變得越來越復雜。
比如普京決定對烏克蘭動手時,是否想到戰事延宕三年多,戰火越燒越熾?
中國古人都知道,一鼓作氣,“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但是,軍事手段是否可以想用就用?
《孫子兵法》開篇點明:“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談到:“一切國家……其主要的基礎乃是良好的法律和良好的軍隊。”
可見人類很早就明白,國家生存與發展,要依憑強大武裝。但強大武裝不是用來濫用的。
靠強大武裝攻取別家,卻是否能收取人心?當人心不在時,治理談何容易?
攻心為上,本質上是在于自身手里有沒有“道”。擁有道義的一方,最終能贏得勝利。
無論不戰而屈人之兵,還是戰而勝之,終究要通過善治良政達到戰略目的。
03
普京所謂想揍人而不揍之說,是展示修養嗎?顯然不是!
笑飲個人認為,俄羅斯總統無非是想通過接受記者采訪的模式,向全世界進行一番意思表示。他無非是想說,俄羅斯是有實力有耐心的,也是講道理的。
當然,這是我的分析,并非普京的明說。且即使是明說,無論美國還是歐洲,當然還有烏克蘭,總有人不相信的。
當地時間4月29日22時,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的首次彩排在莫斯科開始
而俄方流露出這段采訪視頻的時間節點,正是偉大的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前夕。俄羅斯必然要閱兵——事實上閱兵彩排已經進行過了。在閱兵式前夕,讓世界感受到俄羅斯也是隱忍的,也許就是普京的用意之一。畢竟,俄方可以說,自己沒有用核彈,就是一種隱忍。
不過,單單就俄烏沖突來說,笑飲感覺,軍事手段不是出路!
任何一種談,比任何一種打,要好!
早談,比晚談,要好!
至于烏克蘭方面,反倒是也可以想想。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不是號稱自己的祖父也參加過衛國戰爭,打擊過德國法西斯?那為何烏克蘭方面要給蘇聯紅軍墓做遷墳處理?應該也報名參加紅場閱兵啊!看俄羅斯方面有什么反應。這比各種反對所有蘇聯時期旗幟云云,要靠譜得多!不知道烏克蘭方面是否明白這種戰爭策略?
戰到最后得和。和之來,終究是一種道義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