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劍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沙特東方電視臺記者:敘利亞遭到以色列的系列襲擊,襲擊造成敘安全部隊成員和平民傷亡。中方如何看待敘利亞局勢?(半島電視臺亦問及)
林劍:敘利亞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特別是在當前中東局勢持續動蕩情況下,不應采取任何導致局勢升級的行動。
路透社記者: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稱,他認為中國很快會將制造和運輸芬太尼的人員判處死刑。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林劍:我們多次表明,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美方無視中方善意,對中國無理加征芬太尼關稅,這嚴重沖擊中美在禁毒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也嚴重損害中方利益。美國如果真心想同中國合作,就應正視客觀事實,以平等、尊重、互惠的方式同中方對話。
《北京青年報》記者:聯合國日前發布報告,評估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情況,指出近一半目標進展緩慢,18%的目標甚至出現倒退。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世界正面臨“發展緊急狀態”,但目標依然可及,關鍵在于各方能否采取緊迫、團結、堅定的行動。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林劍: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沖擊世界經濟復蘇,國際發展合作動能不足,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嚴重滯后,個別國家公然反對甚至抵制這一國際發展合作領域的綱領性文件,發展危機成為擺在各國面前的現實挑戰。中國始終是推動全球發展的行動派。中國政府將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已提前實現減貧、衛生等領域相關目標,為全球落實工作作出積極貢獻。中方大力推進國際發展合作,提出并落實全球發展倡議,近年來與20多個發展機構深化合作,惠及60多國超過3000萬民眾。去年二十國集團里約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又宣布中國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助力糧食安全、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等關鍵領域國際合作,不斷為全球發展注入新動能。
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團結一致、攜手行動。挑戰面前,我們應重溫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初心,重振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堅持將發展作為聯合國工作的一項重要支柱,推動發展議題重回國際議程的中心位置。中國愿同各方一道努力,促進世界共同繁榮進步。
現場記者提問
今日俄羅斯記者:昨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將繼續推進M-12“東方”公路東段的建設。這條高速公路將成為“西歐—中國西部”國際運輸路線的一部分,通往俄羅斯與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和朝鮮接壤的國境線地區。請問公路通車將如何影響俄中旅游和物流交流發展?
林劍: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下,中俄交通運輸合作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跨境互聯互通取得標志性進展,互利合作內生動力愈加強勁。
中方愿同俄方一道,持續深化交通運輸領域合作,挖掘過境運輸潛力,便利人員往來,提升游客互訪數量,不斷豐富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內涵。
塔斯社記者:日前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表示,俄方正與中國、印度就恢復三方合作機制進行談判,俄方對推動該機制運作持積極態度。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林劍:中俄印合作不僅符合三國自身利益,也有利于地區乃至全球和平、安全、穩定與進步。中方愿同俄、印雙方就推進中俄印合作保持溝通。
法新社記者:發言人能否確認近期將舉行中歐領導人會晤?能否提供更多細節?
林劍:目前我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
外媒記者向林劍提問
延伸閱讀
提起芬太尼,特朗普又改口:中國幫了大忙
當地時間7月16日,在正式簽署一項名為“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或簡稱“遏制芬太尼法案”)的法案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談及芬太尼問題,和此前多次表態一樣,他再度提及中國。
“我認為中國一直在幫助我們,”特朗普對記者說:“我的意思是,芬太尼多年來一直是一個可怕的情況,但自從我來到這里,我們正在與他們對話,他們正在邁開大步(making big steps)……你知道他們因為芬太尼而受到關稅的懲罰,但他們想做點什么。”
香港《南華早報》當天報道指出,特朗普此番最新的涉華“積極”表態,與其今年2月借芬太尼問題而宣布對華加征關稅的激烈言辭形成了鮮明對比,他當時先是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隨后又變本加厲地將稅率提高至20%。
不過,就在當天晚些時候簽署法案后,特朗普仍舊繼續重復陳詞濫調般的虛假指控:“中國提供了大部分芬太尼,有些人甚至會說中國提供了所有芬太尼。”特朗普宣稱:“他們把芬太尼運到墨西哥,甚至運到我們國家。我們征收20%(關稅),所以他們為此付出了數十億美元的賠償金。我認為我們會解決這個問題,讓中國最終轉向對制造這種毒品的人判處死刑?!?/p>
報道稱,特朗普發表上述言論之際,其團隊正同中方進行高層談判,以促成中美在針鋒相對的關稅和其他貿易限制問題上作出讓步。
事實上,早在去年大選選前,特朗普就曾揚言將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征收關稅。而在勝選后,他又于去年11月25日晚間威脅,將在上任后首日,對來自中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的額外關稅。
當時在威脅對華加征關稅時,特朗普污蔑稱,中國未能兌現在芬太尼走私問題上的承諾,毒品正以前所未有的水平通過墨西哥涌入美國。
對此,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當時通過一份聲明回應指出,關于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問題,中方認為,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
劉鵬宇嚴正指出,自2023年11月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后,中方已采取措施打擊販毒活動,中方已向美方通報了涉美禁毒執法行動進展,美方指責中國為其國內芬太尼類物質的主要來源,這是罔顧事實,完全與事實不符。
而在特朗普正式就職后,他于今年3月3日又再度操弄芬太尼問題,并借此將對華加征關稅關稅提高至了20%。對此,中方僅隔一天后便立即發起一系列反制行動,這些措施不但包括對美國農產品加征關稅,還“劍指”數十家美國企業。
隨后,從今年4月起,中美兩國還爆發了激烈的關稅和貿易爭端。直到5月10日至11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雙方同意在90天內降低關稅,將稅率下調115%。至此,中美之間的激烈爭端才有所平息。
5月1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美雙方在日內瓦的經貿會談達成多項積極共識,同意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美方承諾取消91%關稅,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相應地,中方也取消91%反制關稅,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雙方各自保留10%的關稅。
林劍表示,美方以芬太尼為借口,對中國無理加征兩輪關稅,中方均第一時間采取包括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在內的反制舉措,堅定維護自身正當權益,這些反制措施仍然有效。
美國費城肯辛頓大街是著名的“喪尸街道”,沿途到處都是毒癮發作的吸毒者 視頻截圖
《南華早報》指出,多年來,美國與芬太尼相關的死亡人數一直在上升,從2018年的約29725人上升到2023年的76282人。此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并未單獨發布芬太尼致死數據,而是追蹤“美沙酮以外的合成阿片類藥物”的死亡率。
此前,美方就曾多次在芬太尼問題上污蔑指責中方,中國駐墨西哥大使館曾嚴正駁斥美方不實言論,正本清源,以正視聽。長期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制毒物品監管工作,對芬太尼類物質的管制措施是中國藥物管制常規實踐中前所未有的,是中方踐行全球毒品問題共治理念的具體體現,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認可。中方整類列管芬太尼后,未收到其他國家查獲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的通報。
去年6月14日,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會見時任美國白宮國家禁毒政策辦公室主任古普塔時強調,芬太尼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也不是中國制造的問題。但基于人道主義考慮,中方一直在力所能及地協助美方應對芬太尼問題,付出了巨大努力,展現了合作誠意。美方應該與中方相向而行,認真對待并切實解決中方有關關切,為下步合作營造良好氛圍。
觀察者網也注意到,此前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確定了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開展禁毒合作,這也是那次會晤所取得的成果之一。去年1月,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正式啟動;去年8月,中方宣布將開始對用來制造芬太尼的三種化學品的生產增加控制和管理。此外,中國是全球第一個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的國家。
當地時間5月23日,《南華早報》引述了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一份研究報告,該報告也進一步印證了中國在芬太尼治理中的關鍵作用。
報告稱,早在特朗普首屆總統任期內,中美就在芬太尼管制領域展開合作。2019年5月起,中方率先開始正式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有效防止列管化學品通過國際貿易途徑流入制毒渠道,這一舉措導致美國街頭合成阿片類藥物的價格在短期內飆升,進而有效抑制了濫用行為。
數據顯示,中國在禁毒合作中的積極行動,使美國相關過量用藥死亡人數在3至5個月內減少了20%至25%。據估算,若未實施相關管控措施,美國芬太尼過量死亡人數可能增加947例。
這份報告指出,研究結果證明,中美兩國在打擊毒品走私領域的合作,確能有效切斷供應鏈,降低過量用藥死亡人數。
3月4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其中指出,近年來,中國嚴格監管芬太尼類藥品,嚴密防范芬太尼類物質濫用,嚴厲打擊走私、制販芬太尼類物質及其前體化學品違法犯罪,取得明顯成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此表示,中方發布《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管控》白皮書,從芬太尼類藥品管控、嚴打芬太尼類物質犯罪、嚴格芬太尼類物質前體管控、科技手段研發應用、提升整體管控效能、芬太尼類物質全球共治等方面,對中國管控芬太尼類物質所做大量工作、創新經驗等進行了權威闡述,有助于各界人士和國際社會全面、深入、客觀了解中方有關立場、舉措和成效。中國始終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如既往認真履行國際禁毒義務,深度參與國際禁毒事務,全面推動毒品問題全球共治,為同世界各國攜手應對芬太尼問題新挑戰作出了不懈努力,有關成效有目共睹。
發言人強調,事實勝于雄辯。美國在芬太尼問題上散布各種謊言,對華抹黑、甩鍋、推責,執意以芬太尼為由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毫無道理、損人害己。中方立場很明確,我們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同美方開展務實合作,但堅決反對美方以芬太尼問題為借口對華施壓、威脅和訛詐。奉勸美方尊重事實,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作出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