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歐冠這賽季火力最猛的球隊,場均3球起步;另一邊是丟球最少的,12場才丟了5個。這樣的巴薩遇見這樣的國米,刻板印象多半會是嚯嚯狂攻vs死守偷襲。
但矛盾大戰之外,這場半決賽的另一個身份是兩支疲勞之師的對決。賽季打到這會兒,雙方主力陣容的疲憊肉眼可見。巴薩剛在國王杯決賽苦熬了120分鐘,國米則一鍵三連……敗。
明擺著血量半殘,那搶開局拿一血就變得更加關鍵。誰來搶呢?最適合的就是那些傷愈復出剛加滿油的人。比如,鄧弗里斯和小圖拉姆。
哨響國米就打出一波兩翼齊飛,迪馬爾科左路管推進,鄧弗里斯接棒送傳中。第一回被孔德解圍,第二回接上了小圖拉姆風騷的腳后跟。帶球入場,0-1。
夢幻開局/開幕雷擊之后,比賽就順理成章地進入了輿論預想的節奏。
巴薩陣型不斷前壓,力爭每一次進攻都大膽往前傳,傳不過去就高位原地搶。整個中前場,只留德容和佩德里中的一個拖后過一下梳理,其他人都跑到禁區前,各種小范圍2-3人連續短傳接挑身后。
國米的352收縮變成532,并且針對巴薩的進攻特點做足了拿大放小的準備。
——陣地戰唯一爆點,也是威脅主要發起源肯定是亞馬爾。二防一都不保險,直接加碼到三防一。迪馬爾科和姆希塔良誰靠著近就直接貼身,另一個人陪著巴斯托尼,分別卡住身后的內外線。
——左路防守給足了尊重,右路弱側呢?鄧弗里斯時刻準備要反擊,比塞克也跟著拉菲尼亞的跑位主動內收,重點去防肋部滲透。更寬的寬度要是顧不上了,就賭赫拉德-馬丁變不成巴爾德。
——至于中路的防身后策略,反正人多好填坑。實在被巴薩這群技術流換位來調動去,漏出了一些起腳空間,寄希望于費蘭今天不是托雷斯。
比賽的前20分鐘,國米這些針對性防守可以說執行得非常到位,略不到位的地方也都賭贏了。但反擊方面,兩大承上啟下的關鍵點恰爾漢奧盧和勞塔羅同樣被巴薩重點照顧,主要威脅暫時只剩下了定位球。
不過,定位球正是國米紙面優勢最大的地方。
先是界外球快發,帶來了一個角球。巴薩球員還在糾結就這么點身高,該怎么勻給阿切爾比和比塞克,那邊飛來一個荷蘭人。鄧弗里斯凌空側鉤,0-2。
對于主場作戰的巴薩來說,久攻不下0-2是一個巨大的壞消息。各種進攻套路拿出來秀了一圈,有效的套路有且只有……把球交給亞馬爾。
但好消息是,套路從來不看多不多,重點是夠不夠真誠,哦不對是硬實力。國米很想切斷輸送線路,但佩德里總能轉完圈,再找出一條完美送達的橫傳路線。三人協防足夠重視,但亞馬爾拿到球面對迪馬爾科,總能一步起速就直接趟過去,接著不是兜射就是兜傳。
當個人能力>團隊體系,我們一般稱之為:天才。
五個人的包圍圈,一點點稍縱即逝的起腳空間,亞馬爾左腳弧線彈柱入網,比分扳成1-2。
這還沒完。
兩分鐘之后,他又輕描淡寫突破迪馬爾科防守的外線,假動作扣過追來的鏟搶,近乎零度角兜射再次砸中橫梁,只可惜這次彈了出去。
一己之力殺穿歐戰最強防線,你跟我說,這特喵的是17歲?
亞馬爾的超絕表現立刻帶來了更多連鎖效應。不僅是士氣全面提升,還有德容的推進變得更加從容也更敢往前直塞、拉菲尼亞開始嘗試禁區外重炮、費蘭大范圍游走做樁再反跑、奧爾莫混戰鉆營差點破門……除了馬丁依然站著如嘍啰,全面開花進行中。
直到佩德里送出一腳精準的斜傳,比塞克既沒找到落點也沒找到拉菲尼亞。當球頂回中間時,37歲的阿切爾比已經跟不上費蘭的前插了。跌宕起伏的上半場,比分變成了2-2。
雙方回到同一起跑線,接著又遭遇了類似打擊。
巴薩折損了孔德,只能換上加西亞。倒不是說加西亞近期狀態不好,而是兩個主力邊衛都不在,從縱向配合到橫向轉移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國米沒了勞塔羅,堅持到半場還是被塔雷米換下。雖然勞塔羅上半場的表現也不咋地,但塔雷米確實撐不起高端局。
除了被動調整,兩位主帥的微操也沒停下。
弗里克下半場開球就用阿勞霍換下了馬丁,伊尼戈換到左路。四大中衛一字排開這種事情,對于協調性要求極高的造越位肯定有嚴重影響,只能依賴什琴斯尼經常出擊來解圍。但是吧,總比馬丁面對鄧弗里斯防守回追吃灰、進攻碰面就回傳要強。
小因扎吉的調整則分為兩層。戰術方面,下半場再來一波兩翼齊飛搶開局,比塞克都跑上去和鄧弗里斯套邊雙飛,然而弱側包抄的迪馬爾科一腳爆射上看臺。
人員方面,浪費了絕佳機會也壓根防不住亞馬爾的迪馬爾科隨即被換下,左翼衛換成防守和身體更強的奧古斯托。原本就占優勢的對抗繼續加碼,巴薩后衛在爭高空球時的痛苦超級加倍。
又是角球,又是鄧弗里斯砸進頭槌,比分再度超出變成2-3。
還有巴薩球迷眼皮打架沒熬住的嗎?醒醒,你被泥頭車撞了,這里是蒙特惠奇,又名“魔法之山”。
萬萬沒想到,還真有魔法。巴薩同樣憑借角球迅速扳平了比分,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你起弧線高球,我走地面直傳。你有雷霆頭槌,我有暴力遠射。拉菲尼亞的射門先砸橫梁再碰后腦勺,最終算成了索默的烏龍。
酣暢淋漓的進球大戰,打成3-3。巴薩球迷在歡呼,國米球迷在遺憾,每一個喜歡足球的觀眾都在感慨這才是值得熬夜的理由。
要說還有什么美中不足的話,可能就是剩下半小時沒有再把比分牌往上堆。
沒辦法,真的燃盡了。
這是一場精彩集錦主要來自高光表現,而非無謂失誤的比賽。本就疲勞累積的兩支球隊,又在極快的攻防轉換里血拼了一個多小時。巴薩這邊最重要的兩大強點佩德里和亞馬爾逐漸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對多人包夾沒辦法像上半場一樣閑庭信步。國米眾所周知是輛老爺車,中后場爆缸之后很難再第一時間打出流暢反擊,護球強如巴雷拉也開始更多回傳。
即便如此,雙方的戰術執行和技術動作仍然保持住了應有的水準,也都有差點打進第4球的瞬間。巧的是,仍然來自本場比賽最閃耀的兩尊右路大神。
鄧弗里斯右路大弧線傳中,繞開整條防線找到后點。可惜進球的姆希塔良僅僅越位了一個腳尖。
亞馬爾在連過兩人馬賽回旋之后,就連踢呲的傳中都變成了吊門。可惜橫梁再一次說不,否則我這時候一定在編理由,說什么他提前觀察了門將位置,臨時從傳改射才顯得這么別扭。
等到80分鐘之后,國米換下了復出沒多久的鄧弗里斯和小圖拉姆,巴薩換下了年輕就當驢的佩德里和庫巴西。看到這樣的選擇,你就知道這場比賽球員真的拼到了最后一顆子彈,球迷也不需要留下任何遺憾。
因為,這確實是一場美妙的、史詩級別、又完全屬于足球的經典比賽。
國米防守足夠強硬,做動作卻完全只沖著球去,連戰術犯規都幾乎沒有。巴薩著急拿下主場,亞馬爾卻在勞塔羅受傷的第一時間把球踢出場外,費蘭鏟球發現碰不到就努力收腳、后來還和對方球員分享水瓶。
6個精彩的進球,還有夢幻個人秀。1球2柱的無敵17歲,2球1助的飛翔泥頭車,這年頭難得一見的邊路巔峰對決。
更妙的是,誰都沒有贏,誰也沒有輸。次回合去往梅阿查,這場缺席的萊萬、巴爾德,半場受傷的勞塔羅、孔德都有機會回來,雙方教練也有一周時間總結和思考對策。
阿勞霍下半場頂住小圖拉姆,防線對抗能力肉眼可見的有提升;迪馬爾科明顯盯不住亞馬爾,要不要干脆像打拜仁一樣,直接首發奧古斯托?
懸念已經拉滿,只恨足球沒有背靠背。
這話對球員太地獄了?那不管,我只想說這樣的比賽還請越多越好,這樣的夜晚熬得才叫一個痛痛快快。
這樣的精彩,才是我們想看的歐冠半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