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周星馳欠債,把他折騰得身心俱疲。
最近有網友發現,一向熱衷于慈善的星爺,在河南紅十字會公布的捐款名單上,沒有他的名字。
網友便猜測,星爺還欠著債呢。畢竟汶川地震時,就已經捐過3000萬。
被人民日報點名表揚做慈善的他,應該不至于缺席此次賑災。
或許是他比較低調,以某種方式捐了,大家不知道而已。
不過說來也怪,最近的吳亦凡丑聞事件中,都美竹曝出吳亦凡8年賺了二三十個億。而周星馳作為國內公認的喜劇之王,為何欠下8億,就讓他無法翻身呢?
有媒體曾經爆料,表示周星馳在對賭協議中,輸的概率非常大,但對賭另一方,要讓他真正償還8億,可能性不大。
因為根據他名下的資產估算,他可能還不起這8億。
換句話說,就是星爺傾家蕩產,也還不清債務。
這就真的奇怪了,先不說上個世紀90年代賺取的票房,就單論美人魚來看,周星馳就賺了不少錢。
美人魚40億的票房,周星馳能拿多少錢呢?
按照電影行業的規矩算,一部電影的票房收入,先要扣除8%的稅,剩下的部分,院線拿57%,發行費用占3%~7%,若是保底發行,費用會達到10%。
然后出品方再拿走30%,剩下就用來補齊制作成本,制作成本包括演員片酬,導演片酬,設備成本,特效成本等等。
剩下就是一些雜費,比如食宿,場地,維護等等。
《美人魚》中,出品方有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星輝海外有限公司,和和影業有限公司,發行方有中影、和和影業、光線影業等。
星輝海外是周星馳的公司,1996年拍攝《食神》創立的。
《食神》片頭的星輝
至于導演、編劇、制片人,都是周星馳,演員片酬主要花費在鄧超身上。
鄧超片酬500萬,其他人不會太多,演員總片酬估計在1000多萬。
華商報曾采訪業內相關資深人士,對方表示,目前與周星馳合作的電影,有兩種模式:
一是保底外,周星馳及聯合出品方無權分紅,那么出品方只能拿18億的30%,也就是6億;
二是周星馳及聯合出品方,除了保底,能拿全部分紅,也就是40億的30%,總共13億;
那剩下的錢還有不少,就看周星馳和關鍵出品方的合同了。這種屬于商業機密,不能外泄,只能猜個大概。
一部電影,拍攝之前需要成本投入,但又無法確定會不會撲街,所以就拉攏一些出品方來投資,降低單一出品方的賠錢風險。
如果電影賠了,賠的錢,就會分攤到幾個出品人身上。
不過,周星馳比較有號召力,在商業談判中處于優勢地位,那么這類合同,多半是有利于他的。
因此可以推斷,如果18億的保底,額外的票房部分,按照成龍《尖峰2》情況來看,周星馳可能會拿10%的分紅。
美人魚總票房40億,減去18億就是22億,22億的10%就是2億。
40億的總票房,所有出品方共分13億。
美人魚有三大主要出品方,中影,星輝,和和影業,如果平均來算,那么周星馳能從13億中拿30%,就是4億。
星輝公司內部,給員工發發工資,除去開支,整部電影下來,周星馳怎么說也得拿6億。
這只是美人魚一部的電影收入,還不算他多年以來拍電影積攢的家資。
而且,自從周星馳與于文鳳拍拖后,于文鳳幫周星馳炒房,也賺了不少錢。
于文鳳作為房地產大佬的女兒,在商業投資方面有超乎常人的戰略眼光。
和周星馳在一起后,就負責打理周星馳的財產,拿他的錢去投資。據說,投出去的錢,基本不會賠,剩下的都是賺。
當時周星馳和于文鳳說情話,一張口就給她7000萬的承諾,事后于文鳳還抓住這點跟周星馳打官司。
一個人,有多少錢的身價,才會拿7000萬當情話逗女朋友開心呢?
就更別提《西游降魔篇》12億票房,《功夫》全球票房1億美金了。
同時對比一下其他老牌香港明星的家產:
成龍,超過100億;
劉德華,過100億;
李連杰,60億;
張學友,50億;
周潤發,56億;
范冰冰,30億。
連范冰冰都有30億家產,周星馳卻還不起8億的對賭協議,甚至被曝變賣家產也還不起債務,這就讓人非常迷惑了。
周星馳到底有沒有錢?
網上還有一種猜測:周星馳并不是沒有錢,只是可能拿錢去做信托了。
很多老板都是這么玩的,一些大老板,看起來財力雄厚,動不動就開幾千萬的豪車,但等到公司破產清算,他只能拿出幾百萬。
這不是那些老板打腫臉充胖子,而是把錢都給了信托。
信托其實就是財產管理機構,通常設立在政策開放的國家,例如開曼群島等等。
把錢給信托后,受益人填自己,錢還是自己的,但所有人卻是信托機構的。
等到清算財產時,只能清算他名下的財產,信托出去的錢,名義歸屬信托機構,不屬于本人名下,因此還債時,不能連帶到信托名下的財產。
通俗講,就是只有錢的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錢不屬于自己的,當然也不能用來還債。
這是一種財產規避風險的方式,馬云、劉強東都這樣干過。
不過,以上只是猜測,星爺可能是以某種方式,把自己的錢,名義上變更為不屬于他,但實際還是他的。
否則,說周星馳名下資產連8億都不夠,真的很難讓人相信。
不過,對于周星馳來講,如果有錢,他肯定會還,目前不還,可能是出于某種考慮。
周星馳的表現,讓我想起了1995年與朱茵分手時,當時香港媒體有一句話:難道又是炒作?
香港媒體為何會這么講,肯定這不是第一次了。
事實上,朱茵之后,周星馳與莫文蔚、張柏芝、趙薇、黃圣依、張雨綺等都鬧過緋聞。
媒體有一句這樣的評價,不知是否恰當:周星馳似乎不介意用緋聞來炒作。
當然,這并非周星馳刻意安排的局,很可能是事情出現后,他沒有進行公關,放任事態擴大化,由此為自己的電影造勢。
星爺固然是個喜劇天才,同時也是個商業天才,深諳觀眾的心理。
他能火這么多年,不止在于表演天賦,更因為他懂觀眾,懂人心,懂市場。
其實觀眾根本不管周星馳本人如何,只關心有沒有好的作品,只要有好的作品,觀眾就仍舊會喜歡他。
所以,周星馳很可能是放任事態擴張,任憑媒體去炒作,來為他造勢。
他也不是故意輸8億,只是輸了8億之后,這樣去處理罷了。
周星馳一直在拍商業片,從未說自己拍藝術片,只是從未料到自己的電影會這樣受歡迎而已。
即使是王家衛,也不敢說自己拍的是文藝片,只是帶有文藝氣息的商業片而已。
殘酷的市場競爭,沒人能夠絕對的理想主義。
他的片子是有炒作,卻不只有炒作;他的片子是有套路,但絕不僅僅是套路。
觀眾真正愛的,是他的作品,只要他繼續做出好的作品,那么觀眾會一直愛下去。
可惜,他已經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