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奧運會的深入,美國男籃的表現越來越好,重新成為了眾望所歸的頭號奪標大熱門,與奧運會開始之初的被廣泛看衰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不過,美國男籃的整體復蘇,并不意味著每一位美國球員的表現都能夠讓人滿意。比如大名鼎鼎的利拉德,這位在NBA賽場上視得分如草芥的大殺器,就在奧運會的舞臺上一籌莫展,壓根就沒有打出與其身價相匹配的表現,與名氣沒他那么大卻成為美國男籃中流砥柱的隊友霍勒迪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如此表現的利拉德,無疑是讓人陌生的。要知道,在NBA的賽場上,這位開拓者大當家不僅能夠在常規賽呼風喚雨,季后賽照樣能夠讓人眼前一亮。即便是輸掉了系列賽,利拉德照樣可以填滿自己的數據欄,與此同時還能貢獻出令人信服的投籃命中率,真可謂NBA賽場上的大殺器。
利拉德在NBA賽場與奧運會舞臺的表現判若兩人,自然會引發不少球迷的求知欲:NBA大殺器利拉德,為何在奧運賽場玩不轉?
首當其沖的,自然是規則的改變。眾所周知,奧運會的籃球規則,與NBA的規則相差甚遠。其中至關重要的一條,莫過于在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之中沒有防守三秒的規則。這就意味著,那些人高馬大的高中鋒,可以無所顧忌地在籃下蹲坑。這就決定了,那些在NBA賽場上以突破而見長的明星球員,在奧運會舞臺上的突破難度被憑空放大了許多倍。
尤其是利拉德這種身材遠遠談不上高大的控球后衛,就越發不適應這種規則的差異了。要知道,關于這位開拓者大當家的身高,一直都存在著不小的爭議,雖然官方數據顯示他的身高達到了1米88,可是不少媒體與球迷堅持認為,他的實際身高其實還不到1米85,這顯然不利于利拉德殺進籃下直面那些早已嚴陣以待的高中鋒。
在這種規則之下,利拉德在NBA賽場上屢試不爽的突破嚴重受阻。這除了會讓他突破得分的效率出現斷崖式的下滑之外,還屏蔽了他突破分球的關鍵技能包。然而,身為控球后衛的利拉德,他帶動球隊進攻的主要方式就是突破分球,瞬間就尷尬了……
當然,奧運會的籃球規則并不僅僅只是針對利拉德這一個人的,同樣也會影響到霍勒迪與杜蘭特。為何霍勒迪們能夠及時調整過來,利拉德一直都在掙扎呢?如此鮮明的對比,無疑從側面證明了,利拉德的問題,不僅僅只是規則的問題。換句話說,規則改變只是原因之一,還有利拉德自身的問題。
首先是利拉德的防守問題。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利拉德不能算是球隊的防守軟肋,可他絕對談不上什么防守尖兵。而在平均得分遠低于NBA賽場的奧運會舞臺,進攻難度遠高于NBA賽場的奧運會舞臺,防守的重要性無疑會被憑空放大許多。
事實上,昔日的美國夢之隊之所以可以在奧運會賽場上橫掃千軍如卷席,犀利的進攻只是原因之一,穩固的防守才是更為關鍵的原因。唯有在做好防守的基礎之上,美國男籃才能打出標志性的快攻,一舉摧毀對手的心理防線。
但是,指望利拉德像是前輩喬丹、皮蓬們一樣提供堅如磐石的防守,這無疑是有些強人所難了。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在霍勒迪,這位NBA賽場上就有口皆碑的防守悍將。一番對比之下,無疑會影響到利拉德在美國男籃的戰術地位,以及他在球迷們心中的印象。
其次,則是利拉德對于擋拆的依賴。在NBA的賽場上,利拉德身為開拓者老大,身邊的隊友們自然愿意最大限度地為他提供高質量的擋拆。哪怕就是利拉德讓對手防不勝防的超遠三分,其實也是隊友擋拆之后的產物??墒且坏┑搅巳盒窃萍拿绹谢@,利拉德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沒辦法競爭球隊老大,這就決定了隊友們幫他擋拆的次數乃至是質量都會大大下降,自然會影響到他的表現。
最后,則是利拉德的球隊地位有所不同了。身為開拓者老大的他,有的是時間尋找投籃手感,無論是隊友還是教練都會盡可能地遷就他??墒窃诿绹谢@,利拉德壓根就沒有那么多機會去尋找手感,一旦連續投籃不進,或許就直接被替換下場了,很容易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NBA大殺器利拉德,之所以在奧運賽場玩不轉,不僅僅只是規則的問題,同樣也涉及到了他的技術特點,以及球隊地位等多方面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