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試金石,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緊緊圍繞健康灌云建設,聚焦群眾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辦好醫療惠民實事,切實當好群眾健康的守門人。2021年12月9日,灌云縣衛健委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李興月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灌云縣衛健委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緊扣“辦實事、開新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 學史力行促健康”為主題,在深入調研、廣泛征集、切實排查的基礎上,列出群眾“急難愁盼”等四大類實事項目,制定20件服務清單,壓實責任,明確時限,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力疫情防控,抓牢群眾健康保障之急灌云縣把提升疫情防控能力作為為民辦實事的當務之急,全縣共排定4項內容:一是夯實防控硬件支撐。全縣投資2757萬元,新購置38臺套pcR檢測儀、11輛120急救車、一輛移動核酸檢測車、縣定點醫院儲備146張應急床位,物資貯備可滿足30天滿負荷運轉需要。二是加快新冠疫苗接種。全縣共設立159個集中接種點,日接種能力達2萬人次。三是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全縣選調培訓1450名醫務采樣人員,核酸最大檢測能力達到每日26.5萬人次,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全縣還開展多輪全民核酸應急檢測演練,累計采樣18萬份。四是做好“四包一”服務。全縣從醫療系統抽調325名醫務人員,積極配合鎮街村落實好縣外返灌人員疫情防控舉措,并主動上門為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免費核酸檢測。人聚焦醫療診療,力破群眾健康服務之難全縣圍繞緊扣群眾反映看病難、看病貴、服務差等突出問題,共排定3項內容:一是服務醫療機構提檔升級。全縣投入8000萬元,實施縣鎮街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及病房改造工程,已完成3家衛生院改建提升,縣醫院等7家新建改造項目的推進。總投資3.5億元的三級婦幼保健院已完成主體工程量一半,縣中醫院加快三級醫院創建,縣精神病院晉升為二級醫院,四隊衛生院爭創省級區域醫療服務中心。二是開展醫療收費專項核查。推行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檢查化驗單通行通用,嚴格控制大處方,堅決杜絕濫檢和過度不合理用藥。三是強力整治行風醫風,結合電視問政反映群眾在就醫上面的突出問題,開展創建清廉醫院專項活動,打造杏林清風,回應和解決好群眾關切問題。聚焦公共衛生,化解群眾健康需求之愁全縣針對新發展階段群眾健康的煩心事,突出“老、弱、婦、幼”四大類重點人群,共排定8項服務內容:一是開展老年友善醫院創建活動,為全縣65歲以上老人免費健康體檢6.5萬人次;二是組織適齡婦女免費“兩癌篩查”2.6萬人,新增婦女免費增補葉酸1798人;三是實施“健康寶貝”工程,降低出生嬰兒缺陷發生率,免費開展幼兒園兒童視力檢查和適齡兒童牙齒窩溝封閉,指導兒童科學用眼、保護牙齒;四是創建愛嬰醫院,全縣醫療機構母嬰設施配套率達100%;五是強化慢性病綜合防控,全面高標準完成慢性病防控項目;六是落實生育支持政策,今年以來共辦理生育登記2945件,再生育審批78件;七是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成立家庭服務團隊78個,家庭醫生592名,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70.13%;八是抓好健康檔案,建立規范化的城鄉居民健康檔案732261萬份,夯實疾病預防和控制基礎。聚合資源要素,順應群眾健康生活之盼為了順應群眾享有更高品健康生活的迫切期盼,全縣共排定實施4項服務內容:一是推進省級健康促進縣建設,創建省級健康鎮6個、省級健康村(社區)22個;二是持續推進健康扶貧,對脫貧后的省定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繼續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和“八包保一減負”制度,確保不因病返貧;三是實行托底保障減負政策,低收入縣內住院通過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大病保險等一系列救助措施后,政策范圍內的個人自付費用超過10%部分,再實行減免托底保障;四是開展送醫送藥送健康下鄉義診活動180多場次,發送健宣傳資料2.8萬份,免費健咨詢1.2萬人次,捐贈醫療藥品等各類物資360多萬元。(陳青瑜 龍昊)人口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試金石,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緊緊圍繞健康灌云建設,聚焦群眾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辦好醫療惠民實事,切實當好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2021年12月9日,灌云縣衛健委黨委委員、辦公室主任李興月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灌云縣衛健委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緊扣“辦實事、開新局”,以“我為群眾辦實事 學史力行促健康”為主題,在深入調研、廣泛征集、切實排查的基礎上,列出群眾“急難愁盼”等四大類實事項目,制定20件服務清單,壓實責任,明確時限,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力疫情防控,抓牢群眾健康保障之急
灌云縣把提升疫情防控能力作為為民辦實事的當務之急,全縣共排定4項內容:一是夯實防控硬件支撐。全縣投資2757萬元,新購置38臺套pcR檢測儀、11輛120急救車、一輛移動核酸檢測車、縣定點醫院儲備146張應急床位,物資貯備可滿足30天滿負荷運轉需要。二是加快新冠疫苗接種。全縣共設立159個集中接種點,日接種能力達2萬人次。三是提升核酸檢測能力。全縣選調培訓1450名醫務采樣人員,核酸最大檢測能力達到每日26.5萬人次,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全縣還開展多輪全民核酸應急檢測演練,累計采樣18萬份。四是做好“四包一”服務。全縣從醫療系統抽調325名醫務人員,積極配合鎮街村落實好縣外返灌人員疫情防控舉措,并主動上門為居家隔離人員進行免費核酸檢測。
人
聚焦醫療診療,力破群眾健康服務之難
全縣圍繞緊扣群眾反映看病難、看病貴、服務差等突出問題,共排定3項內容:一是服務醫療機構提檔升級。全縣投入8000萬元,實施縣鎮街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及病房改造工程,已完成3家衛生院改建提升,縣醫院等7家新建改造項目的推進。總投資3.5億元的三級婦幼保健院已完成主體工程量一半,縣中醫院加快三級醫院創建,縣精神病院晉升為二級醫院,四隊衛生院爭創省級區域醫療服務中心。二是開展醫療收費專項核查。推行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檢查化驗單通行通用,嚴格控制大處方,堅決杜絕濫檢和過度不合理用藥。三是強力整治行風醫風,結合電視問政反映群眾在就醫上面的突出問題,開展創建清廉醫院專項活動,打造杏林清風,回應和解決好群眾關切問題。
聚焦公共衛生,化解群眾健康需求之愁
全縣針對新發展階段群眾健康的煩心事,突出“老、弱、婦、幼”四大類重點人群,共排定8項服務內容:一是開展老年友善醫院創建活動,為全縣65歲以上老人免費健康體檢6.5萬人次;二是組織適齡婦女免費“兩癌篩查”2.6萬人,新增婦女免費增補葉酸1798人;三是實施“健康寶貝”工程,降低出生嬰兒缺陷發生率,免費開展幼兒園兒童視力檢查和適齡兒童牙齒窩溝封閉,指導兒童科學用眼、保護牙齒;四是創建愛嬰醫院,全縣醫療機構母嬰設施配套率達100%;五是強化慢性病綜合防控,全面高標準完成慢性病防控項目;六是落實生育支持政策,今年以來共辦理生育登記2945件,再生育審批78件;七是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成立家庭服務團隊78個,家庭醫生592名,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70.13%;八是抓好健康檔案,建立規范化的城鄉居民健康檔案732261萬份,夯實疾病預防和控制基礎。
聚合資源要素,順應群眾健康生活之盼
為了順應群眾享有更高品健康生活的迫切期盼,全縣共排定實施4項服務內容:一是推進省級健康促進縣建設,創建省級健康鎮6個、省級健康村(社區)22個;二是持續推進健康扶貧,對脫貧后的省定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繼續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和“八包保一減負”制度,確保不因病返貧;三是實行托底保障減負政策,低收入縣內住院通過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大病保險等一系列救助措施后,政策范圍內的個人自付費用超過10%部分,再實行減免托底保障;四是開展送醫送藥送健康下鄉義診活動180多場次,發送健宣傳資料2.8萬份,免費健咨詢1.2萬人次,捐贈醫療藥品等各類物資360多萬元。(陳青瑜 龍昊)
人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