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國內人工智能龍頭科大訊飛發布2021年報。
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83.14億元,同比增長40.61%,扣非歸母凈利潤9.79億元,同比增長27.54%。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科大訊飛旗下教育領域業務實現營收62.32億元,同比大增48.85%,占總營收比達到34.04%,較2020年提升1.8個百分點。
詳細拆解來看,2021年,教育產品及服務業務營收為60.07億元,同比增長49.47%,占總營收比達到32.82%,較2020年提升1.96個百分點。
教學業務營收為2.24億元,同比增長34.01%,占總營收比為1.22%,較2020年下降0.06個百分點。
盡管科大訊飛在教育賽道實現了迅猛增長,但其業務毛利率卻出現了同比下滑的情況。
據2021年報披露的數據,科大訊飛教育業務毛利率為50.25%,較2020年同比下降2.43個百分點。其中,教育產品及服務業務的毛利率為51.66%,同比下降2.59個百分點。
對此,董事長劉慶峰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教育業務毛利率下滑其一是因為學習機、智慧窗等教育硬件產品增長較快(增速為83%),營收占比提升;其二是科大訊飛針對偏遠貧困地區,在價格體系上給予了適當優惠,其中部分產品是微利或者捐贈的情況。
同時,劉慶峰對于科大訊飛教育業務的未來發展充滿自信,他在業績說明會上給出了明確的目標與規劃:
(1) 100億來自以市縣區為主建設的區域因材施教;
(2) 50億來自以學校為主采購的應用,如個性化學習產生的持續收益;
(3) 50億來自于語言類的學習,包括學校的英語口語模擬考試等;
(4) 100億來自學習機。
據此計算,未來,科大訊飛僅教育業務的營收規模就將達到300億元,而這一數值是目前營收規模的5倍。
并且,科大訊飛似乎并不止于這一宏偉的目標。
目前,訊飛醫療及智慧城市領域,均可復制教育賽道目前已被市場驗證的GBC(政府-企業-用戶)模式。
劉慶峰表示,在G端,科大訊飛已在山西省長治市、呂梁市試水醫保業務。在B端,科大訊飛已開始向部分縣級醫院提供產品,并正與安徽省立醫院、協和、301醫院共同打磨產品。在C端家庭,科大訊飛已向用戶提供慢病管理、家庭醫生隨訪等服務。
核心在于后臺的全科醫生的診療能力遠超基層醫生,并不斷延伸專科能力。但結合財報來看,智慧醫療業務目前的商業盤子并不大,依然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參考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微醫等行業頭部公司,以及醫渡科技、鷹瞳科技等SaaS、AI類公司的業績數據來看,目前布局醫療數字化的企業很多。科大訊飛和他們比較起來,既有很多優勢,也有很多的不同。其能否“圓夢”醫療領域,再造一個十億甚至百億級業務,值得關注。
(完)
免責聲明:文章均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僅供分享財經信息和觀點,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