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跨越5000公里的醫療救援
—記江蘇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援疆醫療隊
罕見20余塊的肱骨、橈骨粉碎骨折碎塊
6月6日,在新疆霍爾果斯市人民醫院的手術室里,江蘇省連云港第一人民醫院的援疆專家、骨外科副主任厲雷明,正帶領醫護人員進行一臺“微創肱骨、橈骨遠端粉碎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
躺在手術床上的是今年50多歲的老雷(化名),因深夜時不慎從3樓高處摔下,當場右肘、左腕嚴重畸形被緊急送往醫院,通過X光片檢查發現,老雷肘部、腕部多處粉碎性骨折,電腦三維立體畫面顯示,老雷肘部和腕部骨折的碎塊高達20余塊,致殘率很高,需進行手術介入。但因病人病情復雜,手術難度極大,且霍爾果斯醫院從未開展過此項手術,當地醫院醫生隨即撥打援疆醫生厲雷明主任電話尋求幫助,正在休息的厲主任接到電話后,在深夜又立刻奔赴醫院。
看到檢查結果時,厲主任心中不免有了一絲擔憂,老雷的病情十分棘手,因重度粉碎性骨折導致骨頭碎成了20多塊,而這些碎塊都需要逐一進行重建復位固定,可腕部、肘部周圍血管神經非常多,術中稍有不慎就會影響老雷以后生活。
老雷今年已50多歲,身體狀態也不是很好,術前的準備,術中的風險,術后的康復護理等各項問題都需要考慮,單是碎塊復位這一項問題,就無疑是等同要將被摔壞碎成一地的花瓶,再重新拼接復原繼續裝滿水正常使用,更別說其他需要進行處理解決的問題。但如果不進行手術,致殘率高不說患者也會極為痛苦。
為了讓老雷減少骨折帶來的痛苦,恢復正常的生活,江蘇省連云港第一人民醫院的援疆專家、骨外科副主任厲雷明醫生決定克服一切困難為老雷進行手術,并和霍爾果斯醫院骨外科主任霍建軍、外科主任肖紅兵、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援疆全體醫療隊成員,術前在一起反復多次進行討論。
通過連云港第一人民醫院援疆醫療隊多科室聯合會診并對老雷進行全面檢查來評估臟器功能和手術耐受性,制定手術方案,為老雷進行微創肱骨遠端粉碎骨折復位、內外側雙柱內固定、微創橈骨遠端粉碎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
手術由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援疆專家厲雷明親自主刀,在霍建軍、肖紅兵、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師張乾的共同配合下,經過歷時3個半小時的艱難手術,終于順利完成骨折的20多塊碎塊一一復位。
術后,看到前來查房的厲雷明醫生和連云港第一人民醫院援疆醫療隊隊員,50多歲的老雷,激動得眼中含淚,十分感謝連一醫援疆醫療隊的多科室全力救治,讓他的手腕和手肘復原。
霍爾果斯市人民醫院醫務科陳治鑫說:這是霍爾果斯醫院首例創新性微創骨折手術并獲得成功。此次手術極為復雜、技術難度大,手術的成功讓霍爾果斯醫院在骨科手術的發展上,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為廣大骨關節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仁心寫大愛,仁術暖邊疆
江蘇連云港市援疆醫療隊到達霍爾果斯的第一天,在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援疆醫療隊隊長、霍爾果斯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錢衛衛的帶領下,醫療隊全體成員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各項臨床工作中。各自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與當地醫務工作者協同合作,以患者為中心,扎實做好本職工作。
就在第二天,病房一位71歲的劉大爺,糖尿病病史10余年,血糖控制不達標,一直口服藥物+皮下注射胰島,7年前進行了胃癌行“胃大部切除術”,此次因納差、口干伴咳嗽咳痰入院。
針對這一患者情況,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援疆醫療隊隊長錢衛衛,迅速組織援疆醫療隊的內分泌科、消化科、心內科及胃腸外科等專業人員進行多科室會診討論。最終擬定個體化服藥方案、生活指導及后續復診注意事項,得到了劉大爺和家屬的衷心感謝和當地同行的贊賞。(陳青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