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3日,上證指數在挑戰(zhàn)前高無果之后,開始連續(xù)下跌,最大跌幅超過了20%。其實,下跌之前A股的估值也不算特別高,所以這次下跌的幅度和慘烈程度應該是超出了不少人預期的。
直到今年4月26日,上證指數見到調整以來的最低點,然后開始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反彈,上漲幅度之大,賺錢效應之好,也是超過了很多人預期的。
今天以4月26日為界,復盤一下前后這兩段行情的數據,希望對我們后面的投資有所幫助。
首先從寬基指數上來看,前段調整最多的是科創(chuàng)50指數,最高跌幅接近40%。而這一次反彈表現最好的是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漲幅超過30%
從4月26日反彈至今,漲幅超過100%的股票有40只,漲幅超過50%的有418只,漲幅大于等于0的有3928只。所以,如果這個階段你還虧錢的話,實在是要反思一下自己。
另外從板塊來看的話,我們這兩年一直最看好的煤炭和有色表現非常突出。尤其是煤炭,在前面一輪大盤調整時并沒有下跌,但是這一輪反彈中,漲幅又排名第一。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自這兩年看好煤炭、有色這些大宗商品的邏輯。
很早之前的文章里,我給大家分享過一張名為《國際產業(yè)分工下的共生模式》的圖。過去幾十年,世界經濟的中心其實是圍繞美國(終端、消費核心國)展開的,他們用自己印的美元就能在全世界購買商品,而中國、日本、德國這些制造核心國從中東、巴西、澳大利亞這些資源核心國購買原材料,加工成產品后賣給美國。
但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導致資源國幾乎停擺,甚至數次停擺,但是消費國卻在強大的醫(yī)學實力支持下迅速恢復正常生活。結果就是下游的消費數量沒有減少,但是上游產品生產供應不上了。而在疫情的沖擊下,資本對原油跌到負數這種奇觀記憶猶新,并不愿意在上游投入,所以這一輪供給短缺持續(xù)時間之長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另外,就是碳中和政策對周期板塊的影響。2020年中國能耗約占世界26%,而GDP約占世界17%,中國單位GDP能耗與碳排放量遠超世界平均水平,同時給中國環(huán)境造成壓力,這是中國提出能耗雙控與“碳達峰”的主要背景。行動的方向主要在于降低煤炭發(fā)電與工業(yè)冶煉用電,控制能耗。而很多有色產品耗能極高。中國執(zhí)行碳中和政策,最快的辦法其實就是關停相關的產能,這樣也加劇了相關產品的供應不足的問題。
在今年年初,我們看到新冠病毒毒性出現了明顯地下降,資源國也幾乎恢復到了疫情前的生產水平。但是,俄烏沖突之后,西方把俄羅斯從供應名單上剔除。但是俄羅斯恰好又是一個資源大國,很多產品的供應在世界前列。于是,大宗商品又供不應求了。而且很多產品的上漲,遠遠超過了市場的預期。
但是,現在這些跡象又有了逆轉的潛力。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寫到,世界各國已經在全力想辦法應對通脹了。美歐正在全力尋找新的原油供應商取代俄羅斯,甚至為了緩解原油短缺的問題,放開了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制裁。而且,其它諸如加息、縮表等一系列政策,一個也沒有落下。
有些人懷疑這些政策能起到的作用。但我想強調一下我之前反復說過的一個觀點:“政策調節(jié)”的特點就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只要制定的政策是不違背經濟規(guī)律的,如果第一次作用不明顯,后續(xù)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一系列政策出臺,直到達成目標為止。所以我相信,這一次不會進入類似1970年代那種長達10年滯脹。如果西方各國能找到俄羅斯的替代者(伊朗、委內瑞拉),快的話今年冬天之前原油、天然氣價格就會出現回落。
如果預言成言,那么大宗商品(主要是能源類)的價格可能出現明顯的回落,這些漲了兩三年股票現在可能進入了兌現的時刻——這也是我自2020年以來首次覺得我們應該考慮賣出相關股票了。
不過,大宗商品股票回落并不代表股市沒有機會,通脹下跌時意味著中游一大批企業(yè)(比如家電、機械等等)的成本壓力出現顯著下滑,到時候股市行情可能從上游的資源板塊,遷移到中游板塊。具體有哪些板塊呢?想起任澤平之前的一個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最后再補充一句,這次俄烏事件讓歐洲(以及能源受制于人的其它國家)對能源自主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所以,我覺得光伏、風電、包括核電的行情還遠遠沒有結束,而核電比太陽能和風電更具有穩(wěn)定性,漲幅又小,未來幾年應該還有大行情(注:核電的缺點是上項目比較慢,論證要一年裝載,修建又要大概4-5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