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到開始,也要想到發展,而尤其不能不想到結局——茨威格
事情是這樣的,我收到一條私信,是位名叫“南瓜”的粉絲發給我的。
(公開問答已經過粉絲同意)
問題大意是:喜歡上了一個“學歷史的”男生,問問我這個“學歷史的”男生有何見解。
坦白講,本號是歷史號,主要探討歷史問題。該問題屬于情感問題,本不歸我管。但看到南瓜反復強調“學歷史的”這一標簽,仿佛又與本號沾點兒關系。因此破例回答,以防止南瓜女士陷入“踢皮球的窘境”。
首先,恕我直言,這個問題很奇怪。
回答的話,要把問題分成兩個部分。第一是“如何追求異性?”;第二才是“追學歷史的男生有什么特殊?”。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感覺不止南瓜,好像很多人都有一種認識誤區。那就是——認為學某種專業的人就會有極大共性,或有同一種偏好。
比如這位“南瓜”女士,就反復提到“學歷史的”這一標簽,然后認為我是“學歷史的”,就自然知道這位“學歷史的”怎么追。這實在是搞錯重點了。
事實上,不管學什么專業,他根本上還是一個人,是人就喜好各不相同。不是說學航天的就都喜歡會飛的,學歷史的就都喜歡年齡大的,學醫的就都喜歡身體不好的,這都是不可能的。
所有群體都由各種類型的人組成。拿歷史學院舉例,有喜歡NBA的,還有喜歡戲曲、動漫、歌劇的,你能說他們是一類人嗎?就這種“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的問題,您還不如問問這位“學歷史的”身邊朋友,比問我要靠譜多了。
看到這里,南瓜你也不要生氣,我不是不正面回答你,而是給了你一個最靠譜的建議。
但你要非問我,學歷史的人就沒什么共性嗎?我也不是無可奉告。
我思來想去,好像還真有這么一條。
那就是凡熱愛文史哲的人,大都有個基本立場。立場一樣就容易相互吸引,互有好感。比如史圈有名的伉儷“秦暉金雁”,政治學的“劉瑜周濂”,皆是志趣相投,而后珠聯璧合。像我近年來結交的朋友,也會在一些基本問題上保持默契。
反之,如果立場不一致,那就是三觀不一致,問題非常嚴重。別說戀人,可能連好朋友都做不成。比如我去年認識的一個女孩,剛接觸各方面都挺好,但非常喜歡暴論,最后也只能漸行漸遠。因此,南瓜可以審查一下,自己有沒有發表過特別激進的言論,是否觸碰了對方“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底線。
再說一條的話。那就是凡熱愛文史哲的人,大都喜歡讀書,至少是喜歡買書。換句話說,全國那么多社科類圖書,除了賣給圖書館,也就賣給這些愛好者了。因此,我建議南瓜可以來個“以書會友”,通過書來創造共同話題。
比如:1.請對方為你推薦一本書;2.送給對方一本書;3.就書中某個問題請教對方等等...
別看“學歷史的”不愛說話,好像都是悶葫蘆,那只是沒聊到感興趣的話題。只要碰上“好古敏求”“虛心請教”,那話匣子一打開,滔滔不絕,比任何人都能說,沒有話題都能給你找十個話題。
南瓜,我看你提到了茨威格,這就是個很好的話題啊。茨威格是歷史傳記作家,他的《斷頭王后》是寫法國大革命的;《昨日的世界》是寫一戰的;《人類群星閃耀時》寫了12個歷史片段,足夠你們聊好一陣了。
你只讀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沒關系,也不用灰心。既然你喜歡《來信》,你大概率也會喜歡茨威格的其他作品。通讀一番,除了能提高學識,還能為你們創造興趣結合點,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茨威格,奧地利作家,被譽為“傳記文學之王”
另外,你說你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找到了共鳴。這里我作為茨威格的讀者,也提醒你一下。書中的男女主可不是“沒有共同話題”,而是男主根本不認識女主。在心理學上,那個女主屬于偏執奉獻型人格,通過單方向的付出才能獲得成就感和愛的樂趣,這是一種病態的心理。如果你真是那樣,建議先調節下心理狀態,愛人先愛己。
話說回來,南瓜,還是不要用一個“標簽”把人限定得太死。人都是復雜的,是由無數“標簽”組成的。管中窺豹無法看出全貌,盲人摸象也不能認識全面。
就連我剛才說的兩條“共性”,也不絕對。有些愛好文史哲的人,就覺得“和而不同”才好,或根本不關心伴侶有什么立場。有些愛好文史哲的人,則一年到頭什么書都不看,十足“葉公好龍”。所以這第二個問題,還要全面考察,因人而異才行。
至于“如何追求異性”這個問題呢,其實就更加簡單了。人與人之間產生感情,無非是看中了對方身上的某些特點。比如,你被對方的“學識”和“人品”深深吸引。如果對方沒有這兩個優點,你很可能就不會那么喜歡他了。
換個角度思考,你自己身上有沒有可以吸引對方的優點呢?如果沒有的話,這才是你下一步努力的目標。人之優劣,無非顏值、身形、學識、人品、性格、才華、家境、運勢八個方面。其中有些是投胎決定,有些則可以通過后天努力提升。
南瓜,與其輾轉反側,不如在可以努力的方面提升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哪怕最后與這位“學歷史的”沒有緣分,也不會后悔。
從大環境來說,我們正處于一個急速變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可能從他原有的軌跡中撕裂出來,成為另一個“自己”。你想想自己10年前情竇初開喜歡的那個人,現在還對他有感覺嗎?你現在喜歡某人,不代表你會一直喜歡某人。茨威格說:“只想到開始,還要想到發展和結局”。我希望你能記住這句話,無論生活、感情、學習都要目光長遠,不再陷入躊躇、沉溺與迷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