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佩服的不是韋小寶有寶衣、匕首、神行百變和雙兒。這是韋小寶“沖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的幾大利器。韋小寶如果敢向前沖,必有這四寶相隨,否則,韋小寶寧可用“神行百爬”,也會逃開。
但韋小寶最厲害的武器絕不是這四寶,而是一件很隱秘的、一般人看不到的武器。而要揭出這個秘密武器,這要讀《鹿鼎記》的一段文字便可恍然大明白。原來這么簡單?我怎么沒想到?但請放心,韋小寶這門神功絕技,其實也是有傳人的,一傳至今,更有強孫勝爺之勢,未來也必不會斷絕。
韋小寶因為陰奉陽違、膽大妄為、欺上瞞下、油滑抗命等等惡劣行徑,讓康熙很不高興,但又不舍得殺他。康熙就將他扔在了“通吃島”上,做什么一等通吃伯,看似加官進爵,實則以作懲罰。這是個荒島,并不大,金庸還開了個玩笑,說此島不知是否為后來之“釣魚臺島”,因為韋小寶臨走時將此島命名為“釣魚島”,韋小寶曾奉旨為康熙釣魚,效姜太公、嚴子陵之事。
這島上,還有七位美女相伴,衣食用度皆由康熙御賜,還有五百零一名將兵將伺候,按道理韋小寶過的就是神仙日子,但實則無異于軟禁。
韋小寶當然想盡一切辦法要離開此地,恰逢施瑯帶領大清水師,平臺灣之后,轉道通吃島。韋小寶便施展了他的終極秘密武器。
這武器是無形的,當然,也可傷人于千里萬里之外而無形。
有一天晚上,韋小寶宴請施瑯。
施瑯與韋小寶屬于同朝為官,何況施瑯還是韋小寶舉薦的,方才有平臺大功。這種官場上的宴席,見面自然需要客套。韋小寶又是康熙跟前的紅人,施瑯免不了要說虛偽的馬屁話。
當然,說這種話也是有技巧的,不能生硬地去說,而是得順著說。
這種話也是從閑話開始,于閑話之中,不動聲色,得到閑話背后之意,是官場對話的一大特點。
韋小寶就是先說閑話,施將軍吶,好不容易來了,總得住一兩個月吧。
施瑯怎么回答?
這種場合不能直接回答能或者不能,得迂回回答。
施瑯說,卑職本想多住些日子,好常常聽大人的教誨。但臺灣初定,事務繁多,明天就得告辭。
前半句是巴結,“但”字后面就是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
這就是官場拒絕。
施瑯自以為回答得特別完美,心里還一個勁地美呢,但韋小寶是此道高手。
怎樣才算是此道高手呢?
那就是,咱們同路的時候,客套話就是真話,你客套我客套,你好我好大家好。為難你的時候,客套話也是真話,就得你把這個客套給我坐實了。
這就像你遇見了某個同事,人家客套一下,說改天吃飯。你要是心里明白,也就回“一定一定,改天我請哈,電話聯系”。但你要想為難他,你就當真,明天下午三點,我在燒烤攤等你,不見不散,記得回家定個鬧鐘啊,明天下午三點。
我保證那人頭上汗都下來了,心里在罵,臉上在笑,嘴角在扭曲尷尬。
其實官場上也是如此。
韋小寶要為難施瑯,他就把對方的場面話當真對待。你說愿意一直跟著我,聽我教誨,不知是真是假啊?
施瑯當然只能說是真的,我跟著韋大人的日子可開心啦。
韋小寶順勢問:如果能再過那樣的日子,你開不開心。
施瑯只能答自然開心。
韋小寶再進一步,那很簡單呀,咱們明天一起去臺灣吧。
施瑯目瞪口呆,心里那個苦呀,因為康熙明令不許韋小寶離島。但韋小寶是順著他的話說下來的,又不能矢口否認。
韋小寶才不理他,笑嘻嘻地跟他東拉西扯,說自己只是去旅游,看看熱鬧,一兩個月就回來了。只要你不說,我不說,皇上也不會知道。
施瑯滿臉尷尬,只能抬出康熙的圣旨來,實錘拒絕。
韋小寶笑嘻嘻地說,沒事沒事,不說這事了。
注意,韋小寶始終是笑著的,發脾氣沒用,一直對你笑嘻嘻的人最難對付,也最可怕。
施瑯如釋重負,可是他太嫩了,韋小寶要出秘密武器了。
當然了,施瑯要安慰韋小寶,依然得恭恭敬敬地拍馬匹。解釋自己不能為之的原因。
韋小寶還是微笑,語氣平和地說,施將軍嘴里說得好像十分膽小,其實我瞧啊,你的膽子倒是很大的。聽說施將軍攻下臺灣后,做了一篇祭文去祭國姓爺,可是有的?
施瑯也很小心,知道坑要來了,努力避坑,說大人吶,“國姓爺”三字現在不能說了,現在的國姓是愛新覺羅。咱們提到鄭成功時,客氣的話,只能說“前明賜姓”,因此卑職的祭文中只說“賜姓”二字,絕不敢大膽犯忌。
以前那官場上,最怕的就是這種,清代的文字獄又是那么發展輝煌,施瑯當然清楚,他怕韋小寶雞蛋里尋骨頭,給他挖坑。
這算是很聰明了,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韋小寶是個文盲,大字不識幾個,韋小寶三個字如果不連在一起,他都不認識。你跟他講這些做個啥。
跟文盲辯白文字的事情,那不是自掘墳墓嘛。
果然,韋小寶立即抓住了他的漏洞。韋小寶是文盲,不懂文字啊典故啊,但韋小寶懂官場呀,懂得如何才能算是“忠君愛國”呀。
韋小寶的邏輯就是,忠君愛國,要大聲贊同,不厭其煩,時時刻刻口頭喊得震天響;要時時刻刻找尋一些對立面,以襯托自己的口號。
他才不管你心里怎么想,本身如何做,只要他們給你設想好了對立面,你不是對立面,你都成了對立面。你不是敵人,都得成為敵人。
韋小寶嚴肅地說,施將軍曾受明朝爵祿,念念不忘前朝的賜姓,那也怪不得。施將軍倘若真的忠于我大清,應該稱鄭成功為“逆姓”、“偽姓”、“匪姓”、“狗姓”才是。
這話的意思就是,你忠君愛國的力度不夠,既然力度不夠,那就是曖昧,曖昧而不激烈明確地表明立場,那就是對立面。
施瑯心里十二分不以為然,但也不敢反駁。甚至連自己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錯了?
韋小寶繼續挖坑,施將軍吶,你文武全才,這篇祭文肯定做得很好,給我背背成不成?
施瑯只能背誦,韋小寶當然也聽不懂,但他知道一些故事,尤其中幾個故事他是知道的。
何況他早就讓人給他講了施瑯的祭文。
這個祭文的后面幾句是:
獨瑯起卒伍,于賜姓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瑯與賜姓,剪為仇敵,情猶臣主,廬中窮士,義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則已。
施瑯的意思是,他與鄭成功曾經是好朋友,中間因為各種陰差陽錯,最終成仇,但昔日情分尚在,如今我到臺灣,不會學伍子胥報仇那樣,把楚平王的墓掘開鞭尸,咱們過去的恩怨,到此為止。
韋小寶聽完大聲叫好拍手,問:“廬中窮士,義所不為”,是啥意思呀,我學問差,施將軍給我講講。
施瑯當然按照那個意思說了。
但文盲韋小寶可不是這樣理解的。
韋小寶的理解是,原來施將軍自比伍子胥。
施瑯打破腦袋也沒能理解韋小寶的理解,他想啊,我是自必伍子胥了,但我沒做伍子胥那樣決絕的事情。
結果韋小寶說,但愿施將軍將來的下場不跟伍子胥一樣。
施瑯一身冷汗。一股涼氣從腳底板升起來。
伍子胥是從楚國逃命去了吳國,而后借吳國之力,打敗了楚國,報了仇。但吳王夫差跟伍子胥又合不來,最后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依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
伍子胥自殺前,說把我的眼睛放在吳國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后來吳國被越王勾踐滅了。
你施瑯自比伍子胥,那么鄭成功就是你的故事邏輯里的楚平王,康熙就是吳王夫差。你敢自比伍子胥,那么是不是說,你將來也要把眼睛放在大清的國門上,看大清滅亡。
施瑯差點嚇得尿褲子了。他死都沒想到還有這個邏輯?這不是詛咒當朝嗎?這不是反動分子嗎?
韋小寶卻不依不饒,說,聽說后來伍子胥立了大功,卻驕傲起來,對吳王很不恭敬,常出抹黑之言,常行不軌之事。你的祭文,肯定早都傳到了京城,你想皇上早已看見了,要是沒人為你分辨分辨,恐怕……嘿嘿……
你說施瑯心涼不心涼?
肯定涼透了,雖然康熙英明,但要是如韋小寶這種人,加油添醋,煽風點火,聚集粉絲們,硬說他自必伍子胥,詛咒亡國,那可不得了。換誰誰都怕呀。
因為這種事,不需要實證,只需要子虛烏有的給你說一通,哪怕就說你心里這樣想了,都跑不了。
施瑯那個悔恨呀,害怕呀,直接嚇呆了。
韋小寶卻不說這事兒了,他問,施將軍,皇上親政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
誅殺奸臣鰲拜!
是啊,鰲拜是奸臣,但也曾是顧命大臣,功勞大大的。皇上說,我雖然殺了鰲拜,但肯定有人說我不體恤功臣,說什么鳥、什么弓的,咦,鳥什么弓來著,我給忘了。
施瑯迷迷糊糊之中,隨口回答:鳥盡弓藏!
韋小寶:對,連你都這么說皇上……
施瑯:我不是說皇上,我只是說了一個成語。大人問我話,我不敢不答,卑職可萬萬不敢誹謗皇上。
韋小寶不說話了。只瞧著施瑯。
施瑯心里發毛。一會兒想到自己的罪名是“心存怨望”,一會兒想到自己說了“鳥盡弓藏”,雖然自己不是那個意思,可是韋小寶這一堆人造謠起來,那也擋不住呀,一會兒又想到自必伍子胥,這幫人要說自己“詛咒亡國”,那……
越想越怕,突然惡念頓起,要殺掉韋小寶。
韋小寶可比他聰明多了,立馬說,施將軍,你有兩條路,第一條,把我們這些人都殺了,然后發兵臺灣,自立為王,但你能成功嗎,你帶的可是清兵。臺灣那邊服你嗎?
施瑯最終只能選擇第二條路,帶著韋小寶去臺灣。韋小寶說,唉,我記得剛才施將軍說皇上什么來著,是說了個“鳥”字,但好像是恭頌皇上鳥生魚湯(堯舜禹湯),施將軍真是忠字當頭啊,我一定會對皇上說的。
這是一捧,施瑯非常開心。
但你記著,用這個秘密武器,要恩威并用,捧、打連環。這樣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韋小寶又說:外邊的流言說,施將軍已經自封什么“大明臺灣靖海王”。
施瑯嚇了個半死,只能答應韋小寶的一切條件,還與韋小寶結盟。
這就是韋小寶的終極秘密武器。
其實韋小寶的目標倒是很小,無非是離開荒島,但他為了這個目標,用到了終極秘密武器。這武器無形無質,無非一條舌頭,一張嘴巴,就可以讓統率千軍萬馬的施瑯害怕。這武器,比韋小寶擁有的一切寶物都厲害。實際上,韋小寶之所以處處混得開,尤其在皇宮和天地會混得好,主要是有這個武器。
他不需要任何事實,只需要按照自己臆想的內容去引發贊同、置敵于死地即可。
引發贊同也很有意思,比如韋小寶隨施瑯到臺灣后,一通貪污,不斷搜刮,但沒人說他。因為他的口號和理由是正義的,是忠君愛國的。誰能反對他?反對他就是反對他的口號,就是正義的對立面,就是不忠君愛國。他打著鄭成功的名義,他打著為民請命的旗子,他一邊辦人們需要的好事,一邊高喊口號,一邊中飽私囊。
而眾多老百姓竟然覺得他太好了,雖然要錢狠了一些,但還是有眾多人感激不盡,竟然給他送萬民傘、護民旗,還行脫靴之禮。
而韋小寶,笑意洋洋之中,兩袖金風,帶著無限光芒玩自己的去了。
覺得這很荒誕?不,一點也不荒誕。這世界的事實是,越荒誕的東西,似乎越真實,越荒誕的,越有人深信不疑,比如上帝。
只要有人不斷地深信不疑,韋小寶的絕技就不會失傳,一代一代傳之不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