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尤其是惡性腫瘤是一種對人類健康有極大危害的疾病,其發病率與病死率逐年攀升。因此對惡性腫瘤的治療研究,在維護人類的健康,保護人類的生命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胡不群老師治惡性腫瘤,既秉家學,又承師傳。家傳治療慢性疑難性疾病,重視氣化,注重陰陽,先師劉炳凡老中醫,積數十年臨證與讀書之經驗,稟岐黃之旨,承仲景之學,繼東垣之法,于70年代中期,率先提出“治病必須治人,治人首重調理脾胃”的學術觀點,受到學界同仁的廣泛認同。并在此后的歲月中,復經劉老、劉老門人及廣大中醫臨床工作者,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實踐,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
胡不群老師的臨床實踐證明,無論是家傳注重氣化,重視陰陽還是先師劉老治病必須治人,治人必須首重調理脾胃的學術經驗,不僅在治療慢性疑難雜病中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即使在治療外感性疾病中,亦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不僅在內科臨床實踐中,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而且還在其他各科中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如腫瘤科、婦兒科等。
胡不群老師認為,健脾并非蠻補或一味地健脾益氣,要以恢復脾胃的健運為第一要則,而恢復脾胃的健運,又需從五臟相關入手,治療時又當刻刻考慮臟腑間的相生相克,所謂“必先五勝”者也。具體用藥時,除抓住病機,審因論治外,還需根據病位、病種,結合藥性選用相應的有抗腫瘤作用的中藥,并適當配合中藥外治與食療。
此外,胡不群老師又從精神、情志層面分析研究,認為腫瘤又跟情志、心態有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在當今這個高壓社會,情志的影響越趁明顯,所以僅治其形,恐怕只能緩一時之癥,當重視患者情志、心態的治療,而心態的調整又當以明心、治意為主,而明心治意,又當以正心誠意、明白事理為主,蓋心正意誠、通情達理才能達到清心寡欲、寧靜愉悅的境地,如此則能主明下安,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胡不群老師常說:“人之生命有以神機為主導的心靈生命與有以氣立為主持的肉身生命,而心靈生命以心神為主,肉身生命以元氣為主,所以治病養生者,當善養人之心神與元氣。
對于腫瘤患者而言,病人的精神狀態,強烈地影響著免疫系統的功能,是決定治療成敗關鍵之一,作為醫生治療,如果能夠運用心理療法,能調動人體的自然功能,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關于胡不群老師更多的中醫治療腫瘤的學術觀點和思路,可見其主編的《脾胃學傳承集》,轉發本文,讓更多的腫瘤患者得益中醫治療的好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