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有一句話:
“無論對誰太過熱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
年少時,我們總以為,人與人之間,用真心就能換來真心,明媚赤誠,滿懷熱情。
但人到中年,涉世已深后才會明白:
過分熱情,只會成為自己和別人的負擔(dān)。
中年以后,太過熱情是一場災(zāi)難
有句話說得好: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zāi)。”
當(dāng)你對一個人掏心掏肺,過度熱情時,換來的可能不是溫柔以待,而是對方的不以為然,甚至是冷漠傷害。
電視劇《人世間》中的周秉昆就是如此。
他善良憨厚,淳樸熱心,對朋友的難處總是不遺余力,傾心以待。
發(fā)現(xiàn)肖國慶最落魄的時候,周秉昆沒有看輕嘲諷他,而是熱情相助。
不僅沒要一分錢房租,就把老屋借給他們一家居住,還盡己所能給肖國慶的妻子吳倩安排一份工作,讓她來書店上班。
多年以后,周秉昆的房子出了問題,一家老小沒有落腳的地方。
萬般無奈之下,他想到了肖國慶。
沒想到,當(dāng)他拎著禮品去找肖國慶兩口子時,對方非但沒有感恩之心,反而大吵大鬧,埋怨指責(zé),吳倩還理直氣壯地提出條件:
“讓我們搬也可以,你給他(國慶)找個工作。”
最后周秉昆只能幫肖國慶找了份工作,這才如愿以償要回了自己的房子。
后來,當(dāng)發(fā)小喬春燕因為房子問題來找他幫忙時,周秉昆選擇了拒絕:
“誰家過日子沒個事啊,那事跟事不一樣,你說你沒飯吃了,大家伙湊一湊,總能讓你有口飯吃。
但你說你沒肉吃了,讓朋友給你肉吃,那朋友有多余的肉了給你也行,朋友也沒有,叫人家怎么幫你?”
結(jié)果喬春燕不去想周秉昆這么多年對她大大小小的照顧,反而覺得是他看人下菜碟。
對一個人熱情久了,對方就會覺得是理所當(dāng)然。
與人交往,要看清對象,把握尺度,否則就會變成災(zāi)難。
你的熱情,要有價值,更要有原則。
真正長久的關(guān)系,都有點“冷淡”
前段時間,在網(wǎng)上刷到一條暖心的視頻。
公公打算給兒子家送蔬菜,碰巧兒子不在家,他就給兒媳孫女士發(fā)了信息。
結(jié)果孫女士在哄孩子睡覺,手機調(diào)成靜音沒聽見。
等孫女士睡醒以后,才看到手機上的消息,這時已經(jīng)過去了3個小時。
她急忙打開大門,發(fā)現(xiàn)公公就坐在門口,旁邊還有一大堆新鮮的蔬菜水果。
于是,她問公公為啥不直接按開密碼鎖進房間,公公回答說:
“你不是上的夜班嘛,我怕進去發(fā)出什么大的聲音,會打擾到你的休息。
所以就在門口等了一會,想等你出來再把菜給你。”
一句話,讓孫女士瞬間淚目。
據(jù)孫女士說,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發(fā)生了,她之前也跟公公說過,一家人用不著那么拘謹,這樣關(guān)系會顯得冷淡。
可公公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會考慮得特別周全,很講禮數(shù)。
其實,想要關(guān)系長久,就要設(shè)定合理的界限,才能熟不逾矩,親疏有度。
很多時候,太熱情的殷勤背后,往往摻雜著讓人不舒服的目的。
綜藝《婚前21天》中,奧運冠軍何雯娜因為懷孕胃口不佳,吃不了油膩的食物。
盡管她對婆婆半是撒嬌半是拒絕:“媽,我現(xiàn)在吃不了肉,我求求你。”
但婆婆還是一個勁兒往她碗里夾紅燒肉,一邊夾還一邊說:
“不是你吃,現(xiàn)在是孩子需要營養(yǎng),你不愛吃也得吃。”
何雯娜實在招架不住婆婆的“熱情”,只能勉強自己大口吞。
結(jié)果她實在吃不下去,直接跑到洗手間吐了。
好的關(guān)系,是為了讓彼此感到舒服,不至于太冷漠感到尷尬,也不至于太熱情感到負擔(dān)。
恰到好處,保持距離,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合適的狀態(tài)。
人到中年,請收起你的熱情
美國人類學(xué)家愛德華·霍爾博士,曾經(jīng)提出人際距離理論。
他把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分成了四種距離:
公共距離、社交距離、個人距離和親密距離。
一個人只有明確自己的界限,能分清自己的世界和他人的世界,才能做出得體的處理。
他們的關(guān)系,不遠不近,不過分熱情,也不過于疏離。
人到中年,只有學(xué)會收起自己的熱情,才能把有限的時間花在值得的人和事上。
- 不越界
后臺曾收到過一條私信。
她說當(dāng)年和老公結(jié)婚的時候,婆婆刁難,妯娌難纏。
最后鬧了矛盾,一家子都被人從老宅趕了出去。
后來夫妻倆好不容易在外辛苦打拼,日子過好了,那些親人又換了副面孔。
每隔幾個月就要“哭窮”開口問他們要錢,還讓她老公幫襯自家兄弟。
結(jié)果她老公居然不計前嫌,熱情幫忙,還背著她和孩子,偷偷借了不少錢出去,可人家借了壓根沒打算還。
當(dāng)她質(zhì)問老公時,老公卻振振有詞地說:
“我總不能不管他們吧?
都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互幫互助是應(yīng)該的。”
在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慈愛,兄弟和睦,在對方遇到困難時自然可以伸出援手。
但如果對方只是過分索取,不知感恩,那就需要劃出界線。
否則,不光你的一腔熱情會被耗盡,你的家庭也會被拖進深淵。
- 不妄言
你身邊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人?
他們總是喜歡“熱情”地給自己提出建議,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說辭在一旁指手畫腳。
比如:
“養(yǎng)孩子光靠講道理行不通,你怎么就不聽我的?”
“你老公雖然喜歡在外面應(yīng)酬,老不回家,但工資卡還是給你的,說明他心里還是有你的。”
“只有沒出息的人才會干你這行,聽我的,趕緊辭了吧!”
西方一位哲人說過:“想獲得福祉,必須走出自我,走進他人的人生。”
很多時候,喜歡評價插手別人生活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待問題。
只有歷經(jīng)世事的人才知道,好的關(guān)系是即便有分歧,也會彼此尊重,相互捧場。
不隨意評判,不過度插手,才是長久之道。
- 不強求
知乎上有個問題:
“你是怎么和最好的朋友漸行漸遠的?”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引人深思。
她說自己是一個很熱情的人,尤其喜歡跟身邊的人分享,比如美食、電影、音樂……
但有些東西,朋友并不喜歡。
一開始,只是礙于面子沒有說破,后來實在不堪其擾才直接跟她挑明了。
可她那時候不懂,覺得很委屈,認為這么好的東西,你怎么能不喜歡呢?
兩個人就這樣漸行漸遠。
直到她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栽過跟頭,才明白當(dāng)初的自己有多幼稚。
的確,一個成熟的人,懂得包容不同,即使再親密也不能強迫對方。
好的關(guān)系,不需要費力討好,強求一致。
做好自己,不打擾別人,是成年人心照不宣的默契。
畢淑敏在《教養(yǎng)的關(guān)系花園》一書里,說過這樣一段話:
“要學(xué)會和我們的父母親密無間,傾聽而不惟命是從;
和我們所愛的人唇齒相依,緊密而不混淆;
和我們的朋友,相知而不逾界。”
的確,與人交往,即使關(guān)系再親近,界限不能亂,分寸不能丟。
人到中年,半生已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