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草原游玩避暑是很多人的出行選擇,作為我國四大草原之一的錫林郭勒盟自然是這個季節最火爆的時候,但是到了草原應該怎么玩才不穿辜負這次出行呢?下面我就來告訴你玩耍攻略。
到達錫林郭勒盟首府錫林浩特市之后,當然是選擇一家飯店滿足下你對牛羊肉的垂涎,作為肉食動物,這里的牛羊肉似乎沒有誰能夠拒絕。當傍晚草原的清風從四面八方吹來,這座草原都城也便開始彌散煙火氣息,街頭巷尾飄散著羊肉串的味道、涮火鍋的清香以及烤全羊的氣息,每一種都會讓你忍不住饑腸轆轆直咽口水。
街頭的任何一家餐廳都不會讓你失望,你所要做的就是敞開大嘴,一邊吃著烤肉,一邊唱著“酒喝干,再斟滿,今夜不醉不還”。
篝火是草原人民歡迎來客的一種方式,如果你愿意,當然可以融入一場篝火狂歡,為你的旅程增添一抹歡樂。
當人群散去,你可以在酒店枕著草原的清風入眠,四野靜寂,星空漫天,如果運氣好,還有看到又大又圓的明月,這樣的月亮如洗過一般,潔凈、通透,與城市的完全不一樣。
第二天去錫林浩特市區的貝子廟看看,這是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不算太大,但頗有名氣,據說建造于清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當地流傳著一句話:先有貝子廟,后有錫林浩特。可見,這座廟宇對于這座城的意義。
貝子廟前是一個大廣場,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建筑面積達2萬平方米,廟宇整個建筑群有八座大殿,坐北朝南呈“一”字型排列,是一座凝聚著蒙、漢、藏多民族文化藝術的古建筑瑰寶。據說在極盛時期,寺廟有喇嘛1200余人,歷史上為著名的佛教學府和內蒙古藏傳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在貝子廟建筑群的后方,還有一處額爾敦敖包公園,這里有十三座敖包,又叫“額爾敦十三敖包”。“額爾敦”是蒙古語,意思是“寶地”,“敖包”意思是“堆子”,額爾敦敖包可理解為“寶山”或“寶地”。作為錫林浩特市的地標性建筑,額爾敦敖包也是來到這里的游客必到之地。
游覽完貝子廟和額爾敦敖包公園,就可以出發去草原深處,領略天蒼蒼野茫茫的遼闊,當然不能盲目的出發,可以前往草原平頂山,公路蜿蜒自碧綠的毯子中間,沿途山丘連綿,碧草蒼翠,偶爾會有一兩個蒙古包矗立在路旁的草地上,遠處牛羊成群在悠閑吃草,你可以隨時停車,跑到草原深處,做出各種姿勢拍一張到此一游照。
草原平頂山
草原平頂山在錫林浩特市區南側錫張公路20余公里處,位于貝力克牧場,是綿延近千公里的內蒙古火山帶中阿巴嘎火山群的一部分。10余座山峰之上布滿了火山噴發時留下的凝灰巖塊,山頂無一例外都像桌面一般平整,遠遠望去仿佛是被刀齊齊地削出來的一樣,規模宏大景觀奇特。
傳說當年成吉思汗與金朝決戰野狐嶺行至此地群山攔路,大汗一怒之下拔劍削平山頂,大軍縱馬而過……今天平頂山上一座花崗巖石碑還銘記記錄著這段傳奇。當然,這樣的傳說也只是傳說,無從考究。
這里有一處上山的棧道,棧道入口處有一塊字牌,上面寫著“科考棧道”,或許是早年有地質學家在這里進行過科學考察。資料顯示,這里在地質學上稱為“貝力克多階熔巖臺地”,在二百萬年前是一處湖泊,由于湖底平坦,周邊火山噴發后,熔巖流向湖底,平鋪在上面形成玄武巖層。
登上平頂山,上面基巖裸露,鮮花遍野,牧草在石縫中頑強生長,這是與其他草原不同的美,這些平頂奇山,不僅烙印著地球密碼,也收藏著火山記憶。傍晚的時候,可以站在山頂看草原的夕陽,據說這里的夕陽很美,那天我沒有等到日落,如果你時間充足,完全可以欣賞一場難得的草原夕陽。
自駕游其實不必那么辛苦,把時間安排的的松散一些,更能讓旅途留下長久的印記,游歷完平頂山,也差不多夜幕降臨了。找一處牧場民宿或者酒店,再次感受下草原的美食,與草原人民的熱情,然后去馬文化藝術廳看一場室內情景劇《蒙古馬》。
《蒙古馬》
《蒙古馬》劇情展現了豐富的草原游牧文化,劇情以雄壯鐵騎為保衛家園出征、激戰、凱旋的情節與男、女主人翁烏良哈臺、阿倫真浪漫悲愴的愛情故事縱橫交織,展演了草原上永恒的英氣和人馬共用一命、生死相依的宏大史詩。
夜幕中,馬震南山,熱血沸騰的畫卷就此展開,現場近距離高科技聲電光影技術營造出草原上波瀾壯闊的場景,將大家的記憶帶回古代戰爭、唯美愛情、人馬情感的歷史長河之中。
第二天,可以去探尋草原的古都遺址——元上都。
元上都
歷史上,元上都開啟了元朝文明在世界格局里的滲透與擴張。彼時,它與元大都(北京)共同構成元朝兩大首都,是當時世界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被稱為“世界的心臟”。
史料記載,元上都是公元13世紀中葉元世祖忽必烈在這片草原上建立的都城,以元上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驛路,打破了歐亞大陸的壁壘,實現了相互了解,互相交流。
元上都遺址如今僅剩下城墻基石,宮城的正門城墻是一條長長的夯土堆,中間是一條進城的道路。宮城正門又稱“御天門”,是元上都當年舉行“新聞發布會”的地方,也就是元朝皇帝有重大決策詔諭時,在這里舉行隆重儀式宣讀詔書,然后送往大都以及各地。
青草沒膝的原野上,一段又一段殘墻斷基講述著上都宮城曾經的人聲鼎沸,在一塊寫有“大安閣”的牌匾上,顯示出眼前荒蕪空地早年是一處大殿。史料記載,“故宋熙春閣材于汴,稍損益之,以為此閣,名曰大安。”大安閣興建于1256年,彼時,忽必烈還未登上汗位,原本叫“開平府”,忽必烈稱汗后,命人重建,材料取自北宋都城汴梁(今開封)的熙春閣,也就是說,他將汴梁城的熙春閣拆除,材料用來重修“開平府”,修建好后命名為“大安閣”,此后數十年,元代11任皇帝在這里舉行登基大典、接見外國使者等。
站在一處高地俯瞰整座城池,目力所及,房屋地基的走向、城中道路與墓葬群清晰可辨。有考古專家直言,“城是一片廢墟,但這是擁抱著巨大文明的廢墟。”
元上都遺址周圍盛放的金蓮花,四野一馬平川,平坦如履,人們也稱這片草原叫金蓮川,游歷完此地后,兩天的行程基本就完成了,倘若你覺得還沒有玩夠,當然可以在這片草原上繼續逗留,去其他牧場看看,尋一間草原庭院,品一壺奶茶奶酒,坐擁清風滿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