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廣東省根據國家要求,開始了對省內水果的科屬及品種資源進行調查和匯總,廣東省內的農科院研究所專家開始在省內各大山林、市場、鄉間進行走訪調查,讓專家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調查到云浮市郁南縣時,一個叫黃皮果的水果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老鄉,怎么這個黃皮賣那么貴呀?”走訪到郁南縣水果菜市場的調查員詢問著一個攤主。
“小伙子,我先不說吃了黃皮對身體的好處,我看你這幾天都在市場里轉,應該是個行家,你猜猜我這個為什么賣得比別人高?”一看攤主就是個愛談吐的人,幾句話就把詢問的調查員的興趣勾了出來。
要說調查員對水果的熟悉程度,那絕對不是一個水果攤販能比的,但怪也怪在這里,調查員拿起的黃皮果大小居然遠遠大于其他黃皮果,整個黃皮果呈雞心形狀,輕輕按壓下去后明顯能感覺到黃皮的韌性和果子內部的多汁。
如此獨具差異化的數據,足以說明這個攤販手中黃皮果的不尋常。
“算了,不難為你了年輕人,你看是看不出來的,你一吃便知?!?/strong>看著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為避免調查員的尷尬,攤主笑著勸他吃下去。
這一吃可不得了,調查員的神情直接呆住了,以往吃黃皮果為避免吃到核,咬下去時都需要小心翼翼。
可調查員咬下去這顆與眾不同的黃皮果時,驚奇地發現居然這是一個沒核的黃皮果。負責進行水果普查的年輕人,在攤主口中得知了這個無核黃皮果背后的故事。
“干園”種樹,無心插柳
要說無核黃皮果,就必須先說一說黃皮果的歷史。黃皮果學名叫做黃皮,早在距今一千五百年前就出現在了我國南方地區,華南和西南地區對黃皮樹進行了廣泛栽培培育,其中廣東省的黃皮最為出名。
黃皮樹最高可長高至十二米,橢圓形的葉片在枝椏上開得極為繁密,在天氣寒冷的冬季遠觀黃皮樹,樹上密密麻麻的葉片,就如同給樹干穿上了厚厚的綠色羽絨服,陽光絲毫穿不透茂密的黃皮樹葉。
但等天氣逐漸回暖,五月份的黃皮樹也開始了和周圍野花的比美,盛開起黃白相間的花蕾。
到了八月份,樹上結出的黃皮果形狀就如同葡萄一樣,顆顆飽滿地掛在樹上,在黃皮樹樹葉的掩映下,黃皮果就如同頑皮的小孩一般俏皮的躲在媽媽身后。
南方盛產黃皮果,南方人也愛吃黃皮果,畢竟黃皮果的果肉和果皮都能作為藥材入藥,若家里大人小孩腸胃不適,咳喘痰多,家里的老人都會到鎮上的水果攤買些黃皮果,直接吃或者泡水都能極快的緩解癥狀。
若是家里人沒有不適,家里的老人也會讓孩子大人在換季的時候多吃一些,用于預防感冒和熱毒。
黃皮果伴隨著南方孩子的成長,肩負著土地醫生的責任,而對于在民國期間擔任廣東是樂昌縣縣長曾乃楨而言,黃皮果是他對家庭的理解,是他留給當地百姓的福音。
曾乃楨退休前是樂昌縣的縣長,在那個時局動蕩的年代,曾乃楨一直的心愿就是守護好自己的家鄉和人民。
民國時期的廣東省一直是納稅大省,繁華地區一直都是燈紅酒綠,無數外地人前往廣東謀生,但所謂歌聲高處哭聲高,燈紅酒綠的背后往往都充斥著勞苦大眾的心酸血與淚。
作為樂昌縣縣長的曾乃楨積極走訪民生,作為當時的知識分子,他致力于地方經濟,為地方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人極其重視自己的身前身后名,曾乃楨也不例外,退休前的他,無愧于樂昌縣人民,退休后的他選擇衣錦還鄉,回到了自己位于廣東郁南縣的老家修葺祖宅。
曾乃楨用上了自己一輩子的積蓄,在老家開始修建“干園”別墅,而在修葺的過程中,郁南縣的老人們也來看望鄉里走出的清官,在看望時,老人們的一句話讓曾乃楨做出了一個決定。
原來,和曾乃楨同族的老人們得知他要開始修葺祖宅后,大家的內心極為開心,因為祖宅的重建預示著家族興旺,同時也是一個對后輩的告誡,讓他們保持清廉,保持對家鄉建設的熱愛。
當老人們看到曾乃楨重建的祖宅是那么的恢弘大氣,但“干園”的院落里卻顯得較為空曠時,他們提議曾乃楨種幾棵樹,曾乃楨一聽到種樹就有了興趣,但在選擇樹種的時候卻犯了難。
“所謂人一生要正氣,乃楨,你從政期間造福鄉里,我建議你種黃皮果樹。”郁南縣的老人給出了答案,要知道在當地,黃皮果樹有著正氣一說,不僅標榜著曾家正氣清廉,還能靠正氣安宅定家。
曾乃楨立刻敲定了樹種,安排人手在“干園”別墅里種下了兩棵黃皮果樹。正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曾乃楨怎么也想不到,他和鄉里老人定下的兩顆黃皮果樹,居然為幾十年后郁南縣果樹經濟的人崛起起到了重大作用。
時過境遷,后人栽培
曾乃楨建成“干園”后不久,中國的動蕩局勢加劇,作為曾任地方官員的曾乃楨,并沒有等到兒孫繞膝,也未等到在黃皮果樹下納涼休養的那一天,曾家子孫在動亂中分散各地,曾家也不復往日榮光。
“干園”沒有了往日的人間煙火氣,以往白亮的墻皮在風雨侵蝕下變得斑駁,一些墻皮的脫落更是暴露出了墻體的本色,野草藤曼更是火上澆油,肆無忌憚的順著墻體爬上了“干園”別墅的二樓,把往日工匠精心雕刻的花紋全部遮蓋住了,“干園”等待著人來喚醒,等待著曾家人的回歸。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的一聲吶喊,中國人民徹底站起來了!和平的歌聲在中華大地傳唱,昔日的戰火不再在中華大地紛飛。
顛沛流離的曾乃楨女兒帶著丈夫回到了廣東省郁南縣,滿載著對亡父和故土的思念回到了曾家的祖宅,推開塵封多年的大門那一刻,“干園”的殘缺和破敗讓曾乃楨的女兒失聲痛哭。
告慰父親曾乃楨在天之靈時,曾乃楨的女兒和丈夫立下誓言,一定要將“干園”再次修葺,這是對于家庭的承諾,也是對于父親在天之靈的最好的告慰。
殘磚敗瓦被曾氏夫婦清理了出來,臺階上的青苔被一一鏟除,爬到二樓的藤曼也被連根拔起,曾氏夫婦二人給“干園”帶來了人間煙火氣,整理宅院的同時,二人也看著家中遺留的老物件睹物思人。
“這個要清理嗎?”曾家女婿劉伯指著角落里兩棵干枯瘦小的樹木問到。
“該清理就清理了,看著都死了很久了?!痹藰E的女兒晃了一眼說道。
正當劉伯準備一鏟子把樹根頂起來時,女兒急忙叫停了丈夫,曾乃楨的女兒看著兩棵枯樹,一下子眼淚就奔涌而出。
“父親,這是你最愛的黃皮果樹,我們家分散之后沒人去照顧它們,風吹雨打幾十年也沒人去心疼它們?!?/strong>曾乃楨的女兒跪坐在了黃皮果樹旁,丈夫劉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清楚地知道曾家的不易,知道自己的妻子一家在時代洪流里是多么的無辜且無奈。
“我們把它們照顧好,相信我,他們一定能救的活!”劉伯蹲下來拍打著妻子的肩膀,二人在那一刻決定重新讓曾乃楨種下的兩棵黃皮果樹煥發新生,就如同曾家老宅一樣,掃去遲暮,迎接新生命。
天氣漸漸回暖,曾氏夫婦悉心照顧下的“干園”黃皮果樹,果然煥發了新枝椏,可縣里山上的黃皮果樹都爭相開滿了花蕾,但曾乃楨種下的黃皮果樹居然還沒動靜。
“這樹怎么沒動靜?”劉伯二人肥料也給了,枝椏也勤修剪了,鎮上的黃皮果都開始陸續售賣了,自己家的黃皮果樹居然僅有幾多瘦小的花蕾。
看著站在黃皮果樹旁的丈夫,曾乃楨女兒笑了笑,看到丈夫對父親種下的黃皮果樹那么上心,她又想起了幼年時期父親照顧黃皮果樹的情景,二人如出一轍對待黃皮果樹的樣子,就像是在等待著出成績的孩童一般。
“別急,今年沒有,不能說明明年也沒有,再悉心照料一年,我們一定會在明年夏天吃到黃皮果的?!?/strong>在妻子的安慰下,二人緩緩攜手走進了房間。
努力的汗水終將綻放出花朵,結出豐盛的果實。從曾氏夫婦回到老宅的第二年夏天起,黃皮果樹就開始綻放起了花蕾,還不到八月份,一串串肥碩的果實就掛滿了枝椏,站在樹下的曾氏夫婦笑得合不攏嘴,他們終于等來了父親親手種下的樹木開出的果實。
作為“干園”黃皮果樹精心護理者的劉伯,品嘗了自己養護樹木結出的第一個果實,而當他咬下去的一刻,劉伯夫妻二人的表情都變得極為精彩。
無核黃皮,造福鄉里
劉伯夫婦二人呆住了,作為普通水果的黃皮他們沒少吃,但當他們吃自己家的黃皮時,居然發現黃皮果里沒有核。
這一發現可不得了,要知道一個果子沒有核只能算是概率問題,但當二人將兩棵黃皮果樹的果子都摘下來品嘗時,竟發現所有果子居然都沒有核。
而當時廣東省郁南縣周圍的幾個縣正在舉辦黃皮果評鑒大會,一旦自己種植的黃皮果在評鑒大會上獲得名次,那種植的農戶就能把自家的果子賣出超過市場的價格,而且還不愁銷路,那可是采購商爭相競價的香餑餑。
劉伯夫婦二人將自家的黃皮果挑選了幾個賣相好的,裝在果籃里拿到了黃皮果品鑒會上。
不出所料,無核黃皮果的出現直接點燃了采購商和種植戶的興趣,人們爭先恐后地觀看劉伯夫婦二人種植的黃皮果,再三確認無核后,人們都爭相出價收購。
劉伯夫婦也因為無核黃皮果在當地成為了響當當的種植戶,”干園“里的無核黃皮果一成熟便被商販爭相采購,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負責廣東省水果調研的調研員也被無核黃皮果深深吸引,并于1960年,將無核黃皮果認定為廣東省稀缺水果。
廣東省農科院也在實地考察后認定,“干園”別墅里的兩株黃皮果樹是唯一的無核黃皮果母樹。
在當時廣東省農業廳廳長司徒紹的精心研究下,對“干園”別墅的無核黃皮果樹做出了調查報告,報告中判定,“干園”黃皮果樹為基因突變樹種,這也是黃皮果樹能長出無核果實的科學依據。
看到父親種下的黃皮果樹居然如此特殊,劉伯夫婦第一時間就對廣東省農科院大開方便之門,允許農科院科研人員對無核黃皮果樹進行取樣及調查。
當夫妻二人了解到農科院需要進行嫁接培育后,二人更是從郁南縣農業發展角度出發,直接將“干園”里的兩株黃皮果樹捐贈給了廣東省農科院,為地方農業廣泛培育無核黃皮果樹做出了突出貢獻。
1990年,成功培育出的無核黃皮果樹出圃超5萬株,廣東省郁南縣更是獲得了“無核黃皮果故鄉”的美稱,在地方政府及當地種植戶的共同努力下,無核黃皮果樹種植基地在郁南縣建成,初期占地超一千畝。
隨著無核黃皮果的經濟效益顯現,郁南縣附近縣市也開始了對無核黃皮果的培育種植。
據相關數據統計,到2017年,廣東省郁南縣的無核黃皮果種植從最開始的1000畝發展到了7.3萬畝,產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1萬噸,大量出口海外。
看似一顆顆不起眼的黃皮果,卻為郁南縣創造了成千上萬個就業崗位,正是因為種植黃皮果,郁南縣的人均收入更是增加了上萬元,而黃皮果的出售更是為郁南縣帶來了每年近30億元的產值。
結語
郁南無核黃皮果獲得了“中華名果”的稱號,無核黃皮果背后的故事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曾乃楨在民國時期種下的兩株黃皮果樹,為地方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當地百姓帶來了新的可能。
無心插柳柳成蔭,如今曾乃楨的孫輩生活在和平年代,他們實現了爺爺曾乃楨的心愿,一家人不再分離,無論夏日多么炎熱,曾家子孫們都能在“干園”的黃皮果樹下收獲涼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