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葡萄產業遍布整個村莊。/大公報記者喬輝攝
在遼闊的北疆大地,這片被母親河滋養了上千年的幾字彎上,托克托縣河口管委會郝家窰村依靠黃河發展各種產業致富,實現鄉村振興。村民依托當地特產“托縣葡萄”,設采摘園、開農家樂、辦美食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村民們錢袋鼓了,心勁兒足了,日子越過越紅火。/大公報實習記者 朱琳、魏竟媛、楊艷津
郝家窰村種植葡萄已有200多年歷史,家家戶戶都會種葡萄。托克托縣葡萄皮薄、汁多、含糖高,近些年更是遠近聞名。以前受氣候、交通等因素限制,村內經濟薄弱?,F今,托縣不僅全力抓好沿黃生態保護治理,實行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同時還搞起了林下經濟,持續加快旅游觀光經濟帶建設,實現農旅融合,帶動當地村民增產增收。
本土化發展 助農民增收
隨著龍頭景區的發展和游客日益增多,葡萄、辣椒等特色產品的銷量越來越好,有效帶動了種植規模的不斷壯大。目前,郝家窰村及周邊村莊的葡萄種植面積已增至一萬畝,品種由過去單一的托縣葡萄發展到現在的陽光玫瑰、美國紅提、美人指、藍寶石等30余個品種。目前興起的鄉村旅游業促使游客購買當地葡萄作為伴手禮,但主要銷售方式仍以訂單為主,受制于保鮮因素影響多銷往呼倫貝爾、包頭和鄂爾多斯。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農民。目前,每戶農民可以獲得三萬元的年收入,種植園的收入占70%,除了日常銷售,還有游客采摘,生態旅游,本土化特色發展的綠色經濟,共同協助農民實現增收。
葡萄酒莊園 全流程觀光
托克托縣郝家窰村黨支部書記秦建說,緊臨黃河的郝家窰村每戶村民都種植葡萄,部分村民開設了農家樂。目前全村農家樂餐飲店已發展到33家,被國家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政府除了幫助種植戶找銷路,也會定期安排農研專家到園內推廣新的技術,幫助農戶增收增產。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香港的朋友有朝一日也能嘗到新鮮的托縣葡萄。
黃河濕地管護中心副主任關青山說,托克托縣大力發展文旅融合,并加快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我們與瑞沃葡萄酒莊園合作建設項目,讓葡萄加工升值,創造更多財富?!贝蛟灬劸迫鞒逃^光過程,實現了釀酒葡萄種植+葡萄酒加工+?休閑觀光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當前主要生產經典乾紅和乾白葡萄酒6個產品,主要銷往呼和浩特周邊地區。
嘗到了葡萄產業的甜頭,村黨支部還投資建設了“黃河濕地民俗館”,將村民用過的石磨、碾子、犁頭等搬了進去,供游客前來參觀。秦書記說,“未來,我們將持續深耕黃河文化,盤活現有資源,為美麗鄉村聚人氣,為廣大游客謀福利?!蹦赣H河邊治理有效,特色旅游也為新時代鄉村建設賦予新一層的經濟和精神內涵。
鳴謝: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團委、呼和浩特市委宣傳部、呼和浩特市外事辦、托克托縣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青年聯合會、內蒙古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內蒙古藝術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