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述工作室
執筆 ashes of time
近幾年,美國軍艦或軍機到中國東南海域或空域“溜達”似乎都已司空見慣,但美國印太戰區一把手親自去的情況并不多見。2022年3月,美國印太戰區司令阿奎利諾坐偵察機親赴南海上空,結果遭到驅離警告。他心里估計很不爽,隨后公開對媒體表達了兩點:第一,繼續使用武力威懾中國;第二,如果威懾失敗就“做好戰斗準備”。
無論是威懾還是戰備,都需要實力支撐。那么,美國印太戰區的實力到底如何?阿奎利諾手里的“牌”夠大不?
2020年開始,本工作室啟動了“美國印太戰區軍力評估報告”系列課題,并用1-2年時間完成了該戰區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陸軍4個子報告。鑒于美軍的兵力和部署在變化,重要崗位的指揮官在變化,具體對策和戰術戰法也在變化,本工作室根據新的情況,于2022年9月開始,陸續完成了上述報告的更新和完善。2022年9月13日,推出了《美國印太戰區空軍軍力評估報告(2022年版)》,今天又推出《美國印太戰區海軍軍力評估報告(2022年版)》(后續將推出該戰區海軍陸戰隊軍力報告的2022年更新版)。
去年夏天推出的《美國印太戰區海軍軍力評估報告》共11萬字,其中評估部分(原創性分析研判)約1萬字,附件部分(對美國印太戰區軍力情況的細致梳理,如所有軍艦的重要參數和相應艦長的履歷)約10萬字。據我們目力所及,這似乎是國內關于印太海軍最翔實的軍力評估報告。不過,我們深知,這只是走出了第一步,還有不少需要持續跟蹤和深入挖掘的地方,比如:
1.2022年美國印太戰區海軍的實力與2021年相比有哪些變化?
2.2022年美國印太戰區海軍幾個大單位的一把手和近百艘軍艦的艦長換了哪些人?新履職的美軍指揮官們能力素質怎樣?
3.美國印太戰區海軍基地布局是怎樣構成的,有何特點與規律?
4.印太戰區海軍的導彈實力和反導能力如何?
5.印太戰區空軍的決策指揮程序是怎樣的?
6.印太戰區海軍如何與其他軍種進行聯合作戰?
上述6個問題,是“美國印太戰區海軍軍力評估報告(2022年版)”重點關注的內容,更新和完善了相關內容共約4萬字。報告依據的素材均來源于美國海軍官網等的權威資料,其中涉及重要的信息和數據,均以腳注形式注明了出處,330頁的報告腳注共345個,平均每頁至少1個腳注,可以說很嚴謹了。隨著本工作室對美國印太戰區海軍的情況了解得越來越多,認識也越來越深,每年的更新版也會隨之不斷深入。
以下是《美國印太戰區海軍軍力評估報告(2022年版)》的目錄,更新部分用紅色字體顯示:
首頁
目錄1
目錄2
目錄3
目錄4
目錄5
目錄6
目錄7
目錄8
目錄9
目錄10
蘇聯解體之前,美國的戰略重點在歐洲,歐洲戰區是其軍事戰略部署的重心,戰略對手是蘇聯;911事件之后,美國的戰略重點在中東,中央戰區是其軍事戰略部署的重心,戰略對手是恐怖分子;現在,美國的戰略重點轉移到亞洲,印太戰區是其軍事戰略部署的重心,把中國作為長期的主要的戰略對手。經過20年反恐戰爭的打擊,恐怖分子基本消停了;現在俄烏沖突又證明,俄羅斯似乎是一個“大號的伊拉克”。因此,美國似乎更有理由把主要精力放在亞洲,集中力量對付中國。
過去,對蘇聯作戰主要由歐洲戰區負責,后來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等反恐行動主要由中央戰區實施,未來如果印太戰區發生戰事,當是印太戰區出面應對。如果未來印太戰區發生軍事沖突甚至戰爭,預計該戰區美國海軍將發揮主導作用,原因有三:第一,與中亞和中東地區不同,印太戰區海洋面積十分廣闊,海軍大有用武之地;第二,中國海軍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跨域式發展,對美國海軍在該戰區的制海權形成挑戰;第三,未來解決臺灣問題等,必然面臨爭奪制海權的問題,海軍自然是主角。實際上,印太戰區美軍一直也由海軍主導,從美國軍費在印太戰區4個軍種的分配比例看,海軍仍然分到了最大一塊蛋糕。
PS:
此前,本工作室已經完成了美國印太戰區海軍56個重要職位指揮官和軍艦艦長的畫像更新,共約 20萬字,連同今天完成的12萬字“美國印太戰區海軍軍力評估報告(2022年版)”,有這32萬字打底,對印太戰區美國海軍的底數,認識和理解就更加全面,系統和深入了。
“許述工作室”創始人簡介
許述,曾出版專著《這才是美軍》和《兵道》,現成立工作室聚焦美軍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