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金茂曾因為嘉定西郊金茂府和虹橋金茂悅項目的交房問題登上微博熱搜。據新聞晨報報道,近期,多名西郊金茂府的業主反映,交房時發現的漏水問題不僅沒維修好,樣板樓修了一半,工程還停工了。
維修后仍有110戶漏水
公開報道顯示,西郊金茂府位于嘉定永盛路封周路交匯處。項目于2020年12月交房,2019年最后一次開盤均價為4.64萬/平方米,比一期開盤貴出2500元/平方米,售價可排進板塊前三。
作為金茂高端“府”系作品,項目在宣傳時以綠色、科技為亮點。據宣傳內容,項目擁有的毛細管網輻射系統、循環地熱泵系統等“黑科技”,能使室內始終保持恒溫,冬天20-22℃,夏天24-26℃,冬暖夏涼,真正意義上做到四季如春。
但這樣的黑科技也給業主帶來了煩惱。交房以來,小區個別頂樓漏水,而到了5月科技系統制冷模式投入使用,大部分頂樓用戶開始漏水。
雖然開發商提供了室內注漿解決方案,但解決了原有位置的漏水后,房屋其他位置開始漏水。且注漿產生的灰塵與膠水味道導致無法住人和家具損毀,開發商也并沒有進行賠償。
圖片來源:網絡
最新報道顯示,小區1-3期27棟樓中共有25棟樓漏水,比例超過90%,其中105戶頂樓業主在交房當年即出現不同程度的屋頂滲漏,經過開發商維修后,依然有110戶業主家漏水。
圖片來源:網絡
至于滲漏的原因,經西郊金茂府的開發商上海兆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兆承”),與設計、施工各方經現場踏勘與分析后確定為以下幾點:一是屋面層結構板下敷設科技系統毛細管網,(在)夏季模式,上海兆承毛細管水溫約 18 ℃,導致結構樓板溫度約22℃,形成冷源結構層,夏季尤其是黃梅季,高濕空氣通過屋面排氣孔進入屋面構造層,遇冷源樓板層,產生冷凝水;二是原屋面構造層內存在的水汽和水,在夏季高溫作用下蒸發,但由于屋面構造層內外溫差較大且屋面相對是封閉的,水蒸氣無法全部排出屋面而是下壓至冷源樓板,形成了液態水;三是女兒墻等出屋面附屬結構的防水卷材細部節點收頭存在不規范現象,導致雨水流入防水層和保溫層之間所共同導致的。
開發商在咨詢各方專家后,由建筑設計院出具屋面防水、保溫及剛性保護層翻新構造設計方案,和業主達成一致。即把結構樓板以上全部鏟掉,對屋面防水層、保溫層及剛性保護層進行重做維修。小區31-33單元和61-63單元作為樣板樓,5層樓的業主都搬走,先行維修,做蓄水實驗,成功后再向整個小區推廣。
不過,業主們卻發現61-63單元樣板樓今年10月開始施工,計劃完成時間是11月16日,但31-33單元至今未開工。且61-63單元樣板樓在維修2個月后,樣板樓工程出現了停止。
有業主還表示,開發商還想做注漿,小修小補式地進行維修,但業主們不同意,因為之前用注漿的方案維修已經失敗了。
“黑科技”到底靠不靠譜?
無獨有偶,近日位于北京大興亦莊金茂逸墅的業主發視頻爆料稱,自己買的價值2000多萬的新房,因為樓上毛細管網漏水,樓下居然塌了。
圖片來源:網絡
據了解,項目于2018年8月交付,產品類型為疊墅。業主介紹稱,此次房屋的漏水點位于四層次臥門口,水沒有流向最低點、衛生間或積壓屋內,漏水屋對應的三層室內也沒有發生漏水,反而是三層客廳區域吊頂塌陷。
圖片來源:網絡
業主在視頻中還表示,房子的原始吊頂以及毛細管的恒溫恒濕系統全部都是開發商交付,二次裝修過程中完全沒有動過,金茂客戶關系部的相關人員已經過核實。至于二次裝修的圖紙都曾報給過金茂物業及金茂綠建審核通過,二次裝修的全程也都是在金茂物業工程管家的監督指導下完成的。因為這次塌房,該業主發現,金茂的層板屬于非水泥澆筑,對此金茂物業、金茂綠建以及裝修負責人均表示肯定。
但關于目前房屋出現的問題,金茂方給出的答復是不是自己的責任,毛細管網也已經超過質保期,他們沒辦法負責。業主因此質疑金茂毛細管網黑科技到底靠不靠譜?
事實上,對金茂“黑科技”的質疑聲音從未停止過。
資料顯示,三恒新風系統用水做冷熱媒,通過輻射末端(結構盤管、輻射板、毛細管網)的塑料管道內的流體循環,來調節機體自身的溫度與周圍環境的平衡,達到恒溫恒濕的效果,讓人體更加舒適健康。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毛細管網雖然能使墻的溫度降低,但夏天濕度大,空氣中的氣態水遇到低溫的墻面會凝結成液態,即空調冷凝水。常規的風機盤管系統或者分體空調的室內機會有管道收集排放,但毛細管網只能用新風系統來去除室內的濕負荷。
由于新風系統除濕能力有限,住戶如果開窗,墻上必然會掛水珠,墻面、家具就會很快生霉;如果不開窗,不利于屋內通風,尤其在當前疫情環境下。
此外,由于三恒系統是針對整幢樓系統運行的,單戶不能自行調節,只能選擇開或者關。也就是說,所有人都只能住在系統設定的固定溫度環境中。
而除了毛細管網,金茂的新風系統也被爆出存在健康隱患。2022年10月,蘇州科技城金茂府業主反映住了一年后多名孩子不明原因大量流鼻血,220名業主查出肺結節。業主進入小區空調機房后才發現,引入室外新風的管道被拆除、空調主機過濾網不清洗,業主們長期呼吸到的都是廢氣。
信任危機發生后,同在蘇州的姑蘇金茂城業主也對項目新風系統的運營維護產生了質疑。不僅許多科技住宅項目的業主要求去新風機房參觀,事件發生后,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立即組織了科技住宅相關企業開會,關注運維安全問題。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報道,新風系統維護極為耗費人力和成本。一位從事三恒系統運營維護十幾年的人士介紹稱,初效濾網間隔7至10天必須進行清洗,同時,在清洗時需要用備用濾網,保持新風系統不停機,濾網的使用壽命也有相關規定:初效濾網通常3個月左右需要淘汰,中效濾網的更換周期則在4~6個月。
按照項目體量大小,一個小區內少則有7~8臺新風機組,多的有30幾臺。一臺機組里面初效、中效濾網在4~6片左右。靜電除塵裝置也需要定期用藥劑浸泡,泡完之后進行洗刷,對企業來說,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并不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