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多重大的改變,起初往往就是一個突然的小想法。例如我的“每天讀書兩小時”行動,就是這樣突然而起的。
去年元旦假期,我和家人在惠州南昆山泡溫泉。當時陽光明媚,碧空如洗,溫泉水滑,身暖神怡。
我躺在溫泉池里,看著湛藍的天空,突然覺得自己近期讀書太少,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早想著要改變,要多讀書,卻每每被手機誘惑,最終虛擲了光陰。
于是當時就下了一個決心,未來要多讀書,少看手機。每天至少要保證看書一個小時。
想到這,我馬上行動,當即爬出水來,換好衣服開始看書。當晚,我發了一個朋友圈,告知朋友們我的這個決定,請大家一起監督見證。
沒想到,就是這一個小舉動,讓我的整個人生,都發生了改變。
到現在,365天過去,我每一天都做到了。不管是在出差,還是在生病,還是喝醉酒,每一天,我都會雷打不動地,至少看書一個小時。
實際上,在開始實行看書計劃一個多月后,我就發現,其實我每天可以用于看書的時間,遠遠不止一個小時,所以后來我就改為了“每天看書兩小時”。
這一年來,我總共看了121本書,差不多等于每三天就看完一本。
在這些書里,有的是我很早就曾經想讀,但是卻一直沒能下定決心讀的,例如《資本論》《圣經》《物種起源》《漢書》《禮記》《詩經》等;
也有的是因為別人推薦而看的,例如《自私的基因》《從一到無窮大》《你一生的故事》等;
也有的是我在特定階段特別想讀,從而專門找出來讀的,如羅素的《幸福之路》、蔣伯潛的《四書讀本》、王陽明的《傳習錄》等。
我經常碰到朋友說,每天都在朋友圈圍觀我的讀書打卡,很佩服我的意志力和自制力。
通過一件這么容易的事情,就能夠向外界證明意志力與自制力,這可以算是讀書一年的收獲之一吧。
但對我而言,更大的收獲是其他四個方面:快樂、知識、感悟、心態。
1
快樂
人生是由無數個片段組成,我們追求的不是最后那一刻的快樂,而是整個過程中盡可能使得每一個片段都快樂。雖然要做到這樣是不可能的,但總體上而言,讓你快樂的片段越多,不快樂的片段越少,那么你的人生就越幸福。
對于喜歡讀書的人而言,讀書的那一刻是非常快樂的。我一般是午飯后看書一小時,睡前看書一小時,這兩個小時,成了每天最憧憬的時刻。
假設每天按照除了吃飯睡覺以外,還有14個小時來計算,我每天讀書的兩個小時,那就說明我的人生1/7的時間就已經很幸福了。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看書哪有刷手機好玩?其實,當你真正放下手機,拿起書本,就會發現,讀書比看手機快樂得多。只不過,讀書需要一點點意志力來啟動,而手機時時刻刻在誘惑你,你無法自拔地選擇了手機而已。只要能給自己增加一點點精神力量,你就完全可以把每天用來刷手機的時間,改為看書。
除了當下的快樂之外,讀書還有比刷手機(或其他打發時間的方式)更好的地方,那就是:讀完書之后,人會有充實感、獲得感、成就感,而不會像看完手機那樣,有空虛感、負罪感、焦慮感。
所以,雖然讀書的時間是兩個小時,但幸福的時間可能遠遠超過兩個小時。
僅憑這一點,每天看書兩小時,就是人生最劃算的投資了。
2
知識
讀書之所以使人快樂,除了有一些書籍本身就是具有休閑娛樂性質之外,還有一大類書籍,是能夠讓我們獲得新的知識的。求知會讓我們有強烈的滿足感,這是任何其他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整理去年讀書的書單,我發現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知識類的,例如相對論、量子力學、資本論、進化論、生物學、化學等等。
在所有知識里,我覺得收獲最大的是對進化論的理解,對時間和世界虛幻性的了解。關于這些,以前都只有一些模模糊糊的知識,但經過一年相對系統性的學習,感覺清晰了很多。
它們不僅僅是聊天時展現學識的談資,寫作時源源不絕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它們讓我對世界、對真理、對人性,都有了更深的認識,讓我變成了一個比去年更加淵博,更加自信的人。
3
感悟
今年由于看了很多關于心靈、關于人生、關于修行的書,所以觸發了對于人生的思考。有了這些思考之后,我又刻意地找出更多這方面的書來看,一面印證,一面獲得新的感悟,不斷積累之下,我終于經歷了一次對我人生至關重要的“頓悟”時刻。
那是2022年7月,我正好在此之前看了王陽明的傳記和《傳習錄》,重看了《四書讀本》,又重看了《壇經》《心經》《金剛經》等,加上看了《悉達多》《當下的力量》《開悟者眼中的世界》《時間的秩序》等一系列關于心靈奧秘與世界真相的書,心里總感覺有一種強烈的感受,呼之欲出,但是卻無法清晰地表達出來。
7月17日上午11點左右,我帶小孩上籃球課,他在上課,我坐在旁邊用手機看南懷瑾的《圓覺經略說》,看到“心清凈故,見塵清凈;見清凈故,眼塵清凈……香味觸法亦復如是”這一段時,突然覺得前面積攢了許久的感悟,一下子融會貫通,豁然開朗了。
我意識到:
其一,人一輩子所活的,不是經歷了什么和擁有什么,而是人心每時每刻的感受和念頭,把每一時刻的感受和念頭組合起來,就是人的一生。
其二,人心有一個大毛病,就是必須得時時刻刻有所附著,如果無所附著,人就會因為無聊而感到痛苦。如果附著的東西本身會帶來恐懼、后悔、焦慮、嫉妒等負面情緒,人也會感到痛苦;由于生物本能,我們的心也常常附著于各種欲望之上,但是欲望又不是時時能被滿足,所以也會感覺痛苦。但是,如果人心能夠離開上述種種,而附著于讓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物上面,人就會感到幸福寧靜。
其三,人可以控制內心的感受與念頭,讓它時刻附著于讓我們幸福安寧的事物,但是需要經過一些練習才能做到,這個練習,就叫做“修行”。儒釋道耶各門各派,其實就是解決如何控制內心的感受和念頭的問題,它們各自的法門看似各異,其實都是殊途而同歸——就是讓心離開種種讓人痛苦的事情,而附著于更能帶來成長與幸福的事情上面。
這三點感悟,讓我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和以前完全不同,讓我每天關注的問題,以及我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和以前不同了。可以說我的整個一生,必定因此而改變。
如果不是系統性地讀書,憑我自己,是不可能想到這些的。畢竟,我并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而是必須依靠學習,才能獲得某些智慧。
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讀書而獲得某些智慧,只不過是有深有淺,有多有少的區別。
4
心態
讀書是需要靜下心來,老老實實坐著,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書上的。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挺大的挑戰。我剛開始也會覺得很難做到,尤其是所讀的書比較晦澀的時候,總忍不住想要丟開書本去干別的,后來慢慢習慣就好了。
要做到每天讀書,必須得具備兩種心態:摒棄誘惑和放下焦慮。
當剛吃完午飯,散了一會兒步,回到辦公室的時候,人的本能動作就是掏出手機來刷上一會兒;晚上睡覺之前,也會有強烈的沖動要看會兒手機再睡。與之相比,要拿起《資本論》《物種起源》這樣的書來讀,是需要一定的意志力的。
即便是能夠拋開手機,拿起書來,讀的時候,也難免會心猿意馬,時不時想著要拿起手機來看一看。
如果能連續365天都克服這種誘惑,老老實實看書,對心境會是極大的磨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每天有所空閑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起的都是看書,而不是看手機了。
我現在坐地鐵、坐火車,甚至上廁所,腦海里優先想要做的事情,都是看書,而不是看手機。
另外一點就是,有時候工作忙起來,我們不免擔心看書會影響工作。但其實,世間絕大多數的工作,根本就沒有你想象的那么急,那么忙。你會發現,放寬心態,先拿出一兩個小時來讀書,根本就不會影響你完成工作。
因為人能夠集中精神持續干一件事情的時間,其實是很有限的。大部分看似忙碌的時間,其實是無效的,不如拿來看書。還有很多事情,其實晚個一天兩天再做,都不會有任何影響,那就更不用著急了。
當有了這個底氣之后,我們就可以從容地安排那些對人生十分重要,但又并不那么緊急的事情,把它固定化。
例如讀書、鍛煉身體、學習某些技能,都可以每天固定出一段時間,不管任何事情都不能打亂它。否則的話,如果不這樣安排,絕大部分人會直接放棄掉這些事情,永遠都沒有時間做。
在讀書的時候,我們難免會掛念某些事情,例如有哪個工作沒有做好,哪句話要交代誰,哪個微信沒有回復等等。我的經驗是,這個時候可以先放棄其他的一切事情,放棄其他的一切選擇,先專心地把手頭的書讀好。等你讀書時間結束了再來處理這些,并不會耽誤事。
這種從容心態,是過一個幸福人生所必需的,卻是很多人所缺乏的。
我經歷了一年的讀書時光,尤其是讀那些晦澀的大部頭書,學會了不急不躁,耐心從容,不為外界一切信息所擾動,專心致志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與天地精神獨相往來。
這份耐心從容,我認為是這一年最大的收獲。
現在,一年多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我很感謝去年1月1日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突然一念之下,作出了這個小小的決定。
其實人生就是如此,很多對一輩子影響巨大的事情,就是在某一個不起眼的瞬間,由一個不經意的念頭而決定。
此時此刻,你也可以有這樣的一個決定,來定義后半輩子的人生。你,會選擇做什么呢?
---end---
手猶香酒全國合伙人,已經開拓15城,現繼續招募中。歡迎全國各大城市喜歡喝酒、平時酒局比較多、人脈資源比較廣的朋友,加入手猶香合伙人隊伍。詳情可通過以下兩篇文章了解:
酒,是抵御不確定性的極佳的生意。因為:1.酒是人類社會永不過時的需求;2.酒是一個可以無限復購的產品;3.酒具有超高的消費頻次;4.酒會隨著時間而增值。
這些都意味著,酒具有強大的抵御風險的能力,是不確定時代特別好的一個創業選擇。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加入我們。
加入方式:
微信一:Matong-Aric0502
微信二:sishzg ;
或者直接掃碼加好友:
手猶香坤沙醬香酒,產自貴州茅臺鎮中國醬香酒傳統核心產區,真正純糧釀造,真正坤沙工藝,真正世家傳承,真正陳年窖藏,不口干,不上頭,真好喝。歡迎各方君子品鑒(點擊小程序進入購買頁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