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伊始
2018年3月,華為發(fā)布P20 Pro。這是款現(xiàn)象級的手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所定義的移動影像,大底、高像素、全焦段覆蓋、暗光等復雜場景拍攝,AI攝影和計算攝影框架,至今無人突破。
P20 Pro史無前例地被西方消費者熱捧。在歐洲,開放預定一個月,其銷量相較此前的P10 Plus高出316%,華為專賣店門口排起了長龍。
在英國,德國和法國,華為迷如雨后春筍般蹭蹭往外冒。谷歌趨向顯示,華為P20系列成為西歐最搶手的搜索查詢之一。
人們第一次發(fā)現(xiàn),中國制造不再是低端低價,或者跟隨模仿的代名詞,中國制造同樣可以創(chuàng)新,可以超越。
2018年9月12日早上10點,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庫克在位于美國加州硅谷的蘋果公司總部舉行新品發(fā)布會。蘋果公司一口氣推出三款手機,宣布進入全面屏時代。其中iPhone XS Max成為蘋果史上顯示屏最大,售價最貴的一款手機。
面對蘋果公司的全面狙擊,很多人以為華為會敗下陣來,結果卻出人意料。2018年Q4,華為手機不但沒有趴下,還創(chuàng)造了季度銷售記錄。在蘋果三款手機的圍攻下,華為反客為主,與蘋果的出貨量差距首次拉到1000萬臺以下。
其中,Mate20系列正面硬剛iPhone XS Max毫不遜色。第四季度,華為賣了6050萬臺,同比暴增43.9%,蘋果賣了6840萬臺,同比下跌11.5%;與此同時,也進一步拉近了與三星的距離。
數(shù)據(jù)一出來,全世界震驚。如果按照這一發(fā)展趨勢,不出一年,華為便有可能取代三星、蘋果,成為世界高端手機新霸主。
但是,美國政府沒讓這一切成真。
2018年12月,華為財務總監(jiān)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
2019年5月,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開啟制裁之路。從此,華為不能使用美國的EDA軟件,谷歌的GMS,高通的芯片。
2020年5月,制裁升級,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不能給華為供貨和代工,不管是美國企業(yè),還是中國企業(yè)。
2020年8月,制裁華為云服務,禁止美國所有公司對其提供產品,和使用其設備與服務。
2021年3月,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不得向華為公司提供半導體、電池、天線、電阻電容等。
除了制裁華為的手機業(yè)務,美國還試圖通過打擊華為的通信服務業(yè)務從根本上掀翻華為。
02絕境
美國政府指鹿為馬,肆意“抹黑”華為,并以國家安全為由,不僅要求美本土運營商拆除華為通訊設備,還強迫“盟友”抵制華為的5G設備。
作為5G領跑者,華為是全球唯一可以提供端到端5G商用解決方案的通訊企業(yè),再加上擁有全球數(shù)量最多的5G專利,華為本可以在通信領域大展拳腳。而且當時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已經(jīng)向華為伸出橄欖枝,準備聯(lián)手打造5G網(wǎng)絡。
如果按照正常的發(fā)展趨勢,華為全方位超越蘋果,甚至超越美國所有科技公司成為科技巨無霸幾乎是板上釘釘?shù)氖隆?/p>
華為代表的不是一家企業(yè),而是一個產業(yè)鏈,如果華為順利登頂,勢必帶領更多的中國企業(yè)走向世界。但是,習慣了俯看世界的美國人顯然不可能讓一切輕易變成現(xiàn)實。
他們不顧一切打壓華為。正如任正非所說:美國并不是想讓華為感覺疼,而是想讓華為死。
華為最困難的時候,幾乎走投無路,往往一個產品做好了,臨近發(fā)布,美國一個新的禁令,然后其中幾個元器件又不能用了。于是,不得不更換元器件,重新調試,重新備貨,重新量產。作為全球5G領導者,華為在自己的手機上卻不能用5G芯片,只能賣4G手機。
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屈服于美國的淫威,中途拋棄華為。
從2019年5月開始,華為營收受到影響,2020年被迫出售榮耀,營收達到最高峰的8913.68億,此后跳水。2021年營收6368.07億,下跌幅度達28.56%,這還包括出售X86服務器業(yè)務所得,華為也由世界500強第44名下降到96名。
斷臂求生可以用來形容2020年、2021年的華為。
正常情況下,很難有企業(yè)能承受得起一個超級大國舉國之力的絞殺,蘋果也不行。如果蘋果突然不能用最先進的制程工藝了,A系列芯片斷供了,高通的基帶、索尼的CMOS、三星的屏幕都不讓用了,恐怕也撐不了多久。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也許蘋果也能撐住,但那是假設,而華為撐住了,那是事實。
華為并沒有坐以待斃。
在遭到一輪又一輪的制裁后,華為開始自研EDA軟件,加快HMS的建設,推出鴻蒙系統(tǒng),支持國產芯片企業(yè)發(fā)展,加快開拓其他業(yè)務。
為此,華為在2021年成立了煤礦軍團、智慧公路軍團、智能光伏軍團、港口與海關軍團,以及數(shù)據(jù)中心能源軍團。又在2021年底簽發(fā)文件成立十大預備軍團,包括互動媒體(音樂)、運動健康、顯示芯核、園區(qū)網(wǎng)絡、數(shù)據(jù)中心網(wǎng)絡、數(shù)據(jù)中心底座、站點及模塊電源、機場軌道、電力數(shù)字化服務以及政務一網(wǎng)通。
唯一的目的就是“活下去”。不僅要活下去,還要爭取有質量地活著。
華為通過打造自己的生態(tài)圈,避免了過度依賴芯片。根據(jù)華為官方2022年11月份的數(shù)據(jù),搭載HarmonyOS的華為設備已超3.2億,較2021年同期飆升113%;此外內置鴻蒙系統(tǒng)的智聯(lián)產品的發(fā)貨量也超過2.5億,較去年同期更是增長了212%。兩者合計,搭載鴻蒙系統(tǒng)的設備數(shù)量,累計已經(jīng)超過了5.7億。
天量的裝機量,意味著巨大的商業(yè)前景。例如,在華為商城的官網(wǎng)上,有專門的鴻蒙智聯(lián)專區(qū),從小家電、智能門鎖到電單車,這些第三方廠家的設備支持鴻蒙,華為都是可以從中收錢,因為不是所有的廠家都有能力和意愿搭建自己的軟件團隊。
這是個美國無法插手的領域。
03鎖鑰
除此之外,華為芯片也沒有停滯不前。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華為2022年的研發(fā)投入高達1409.8億元人民幣,占全年營收的22.4%,而近十年累計投入超過了8450億元。這樣的投入力度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哪怕蘋果、三星等科技巨頭也難以爭鋒。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在高研發(fā)投入的加持下,華為變得更加強大。在高端芯片方面,這幾年,華為申請了芯片疊加、超導量子芯片等多項專利,而華為哈勃也參與了國內半導體產業(yè)鏈的建設;在5G通訊領域,華為已經(jīng)累計申請了約21萬件專利,僅2021年華為就通過專利創(chuàng)收12億美元,包括蘋果在內,都要向華為上繳專利使用費。
最新的消息,華為已經(jīng)為極紫外光(EUV )光刻系統(tǒng)中使用的一種組件申請了專利。這個領域長期被荷蘭公司阿斯麥(ASML)所壟斷,被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售。
如今,華為在絕境中突圍,一舉打破西方封鎖,宣布成為這一領域的超級玩家。
消息傳來,ASML股價大跌。
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華為已經(jīng)解決了芯片制造最關鍵的問題。有人說專利只不過是一份法律文件,離造出極紫外光(EUV )光刻系統(tǒng)還很遠,但資本不這么看。
這幾年,華為從未停止過重塑芯片供應鏈的步伐。為了加快芯片生產,華為與同樣被美國政府列入黑名單的本土芯片制造商合作,不斷突破芯片制造禁區(qū)。
最新的消息是,華為即將推出屬于自己的12nm和14nm芯片。
這些芯片將由繞開美國供應鏈的中國大陸晶圓廠制造,這才是讓資本市場恐懼的根源所在。
因為這意味著,中國生產極紫外光(EUV )光刻系統(tǒng)將不再是癡人說夢,極有可能在幾年內變成現(xiàn)實。
屆時,美國在芯片領域圍堵中國的計劃將成為本世紀最大的笑話。
2022年12月30日中午,華為官網(wǎng)發(fā)布了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題為《奮勇前進,沖破險阻,有質量地活下來》的新年致辭。
徐直軍表示,2022年是華為逐步轉危為安的一年,預計全年實現(xiàn)銷售收入6369億元人民幣,相比于2021年還有所增長。很顯然,華為已經(jīng)適應美國的常態(tài)化制裁,它不僅沒有倒下,反而變得更加強大!
我知道有些人并不喜歡華為,但你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家有骨氣的企業(yè)。
當然,華為能活下來,不全是靠自己。如果不是在中國,它想不跪都難。這幾年,國家給了華為大量的支持,不僅在國內大量購買華為通信服務,在國際上也不遺余力地推銷。可以說,國家戰(zhàn)略到哪,華為就到哪。
另外,華為的芯片工廠也是在政府支持下做大的,為了支持華為,各大高校幾乎是敞開大門向華為輸送人才。
還有,中國完整的工業(yè)鏈也給了華為堅持下去的資本。如果換成韓國三星,恐怕第一集就要領盒飯,因為韓國根本沒有能無視美國制裁的供應商。
更重要的是,國人對華為的力挺。盡管有不少人對華為無感,但不可否認有更多人愿意用真金白銀力挺華為。我自己就只用華為手機。中國有14億人,這個龐大的市場足以幫助華為挺過最難的一關。
04逆襲
今天這篇文章并不是要給華為打廣告,華為也不會給我錢。我只是覺得這家企業(yè)作為中國產業(yè)崛起的代表和標桿,在經(jīng)過各種狂轟亂炸后仍能昂首向前,足以讓我從內心敬重。
更重要的是,我從華為身上看到了這個國家的影子。
中國就是在各種圍追堵截中變得皮糙肉厚的,所有不曾打敗中國的勾當,最終都讓中國變得更加強大。
1949年,美國聯(lián)合17個發(fā)達國家成立巴黎統(tǒng)籌委員會(瓦森納協(xié)定前身),限制西方技術向社會主義國家流通。1952年,中國被列入瓦森納協(xié)定的管制名單,這一封鎖就是70年。從此,中國想從西方獲得技術變得千難萬難。
但中國人不曾認輸。
1960年成功發(fā)射了第一枚導彈;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上天,徹底打破西方對中國國防尖端技術的封鎖。
1966年,中國耗資4噸黃金,克服無數(shù)困難,從荷蘭買到一艘技術過時的挖泥船。
2010年1月1日,國產挖泥船“天鯨號”亮相,200天,吹填1000萬立方米,迅雷不及掩耳地在中國南海中造出了幾座島,震驚世界。
1996年,西安至安康的西康鐵路開始修建,國家以每臺3.5億元的價格從德國采購了兩臺盾構機。產品組裝、檢修保養(yǎng)時,外國技術人員拉起警戒線,不讓中國人靠近。出現(xiàn)故障,還得支付高昂的維修費。2008年,中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合式土壓平衡盾構——中國中鐵1號成功下線。
又過了11年,2019年,中國盾構機出口丹麥,實現(xiàn)中國盾構首次進入北歐。如今全球70%以上的盾構機,都是中國制造。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用盡外交資源,引進了電壓等級為500千伏的輸變電技術。2017年底,滇西北直流工程全線貫通,成為世界上海拔和電壓等級最高的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至此,中國掌握特高壓全部頂級核心專利,中國標準即世界唯一標準。
除此之外,航母、高鐵、導航、核工業(yè)、兵工業(yè)、航天等等,中國無不是打破西方封鎖,成為世界標準引領者。
中國人用鐵一樣的事實證明,任何試圖通過封鎖阻止中國發(fā)展的行為都是螳臂當車。
華為的經(jīng)歷,恰是中國科技篳路藍縷逆襲發(fā)展的縮影。
05尾聲
今天為什么要談這個?因為當下的市場氛圍并不好。輿論戰(zhàn)線一片混亂,昨天所有人還在擁護這個觀點,今天又一窩蜂沖上去擁護另一個觀點。
經(jīng)濟發(fā)展前景未知,放開后,西方國家有意利用疫情抹黑中國,限制中國,對經(jīng)濟的影響充滿未知。還有周邊安全形勢也不樂觀,印度在西南方向搞事,阿富汗發(fā)生針對中國公民的恐襲事件,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抗議示威指向中國投資,等等。
一些人又開始懷疑中國的未來,網(wǎng)絡上各種潤學復蘇,悲觀情緒蔓延。
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也不知道如何鼓勵。但我大概明白,歷史總能給我們以啟示,身邊的例子總能讓我們看到希望。
我知道人類的悲歡并不相同,但人類的悲歡至少相通。過去的一年,每個人的生活都被深度重構,卻也令一些堅守在打破中愈發(fā)牢固。
我們理應對這個國家充滿信心,當前的處境并不比十年、二十年、四十年、七十年前困難多少,這片土地總有一些東西不可被擊敗、無法被戰(zhàn)勝、不能被征服。
我們全程見證著, 也同樣參與著這種倔強所贏得的逆襲。
多年之后,當我們回望這一年,回憶那三年,我們肯定會感嘆,所有不能打敗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加強大。
全文完,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