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藏在古詩詞中的新年祝詞,諸位立刻就會想到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除了這首,其實古人吟詠春節的詩詞佳句還有很多,值此歲除新春之際,且來鑒賞一番那些小眾卻驚艷的詩詞佳作。
誰家刻燭待春風。——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
這句是說在除夕守歲之時,在蠟燭上刻出痕跡,等待新春的到來。納蘭性德的詞中,總透著一股淡淡的憂傷。
笙歌間錯華筵啟。喜新春新歲。菜傳纖手青絲細。和氣入、東風里。
幡兒勝兒都姑媂(dì)。戴得更忔(yì)戲。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趙長卿《探春令·笙歌間錯華筵啟》
這首詞來自宋代的趙長卿,講的是笙歌高奏,筵席大擺,大家都歡歡喜喜在新春時節迎接新的一年。姑娘們纖纖素手端來各色菜肴。祥和之氣融入東風。幡兒勝兒等裝飾品都很漂亮精致,姑娘們戴著越發顯得嬌俏可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吉吉利利、百事如意。
這首詩把一大家子和和美美、酒宴歡歌迎新春的情景展示得淋漓盡致。
繞燈嬉不寐,兒女候分錢。——魏燮(xiè)均《除夕》
清代魏燮均的這句詞,真的是討喜可愛:小兒女們都繞著燈籠嬉笑玩耍,誰也不睡覺等著他們的壓歲錢。
這就是我們小時候除夕夜守歲的樣子啊。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陸游《除夜雪》
這首詩描寫了四更天初,北風帶來一場大雪,這是上天賜予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來。盛了半盞屠蘇酒的杯子還沒來得及舉起慶賀,我正忙著在燈下用草體趕寫著新春的桃符。
除夕夜飄著雪,似乎更符合我們想象中冬日的過年情景。
除了歌頌除歲迎新之喜,在除夕夜慨嘆不能與家人團圓守歲共度良宵的也有很多。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唐代崔涂的這首除夕思鄉詩,講述詩人真的難以忍受在漂泊中度過除夕之夜,到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讀這首詩就會想到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巴山之地,真的是愁緒之地啊。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此句作者是唐代詩人戴叔倫,說的是這一年中的最后時刻——除夕,詩人卻遠在萬里之外,夜宿驛站。讀此一句,凄涼悲切感油然而生,哪有半點兒除夕之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蘇軾《守歲》
大文豪蘇東坡,守歲之夜,卻惆悵滿懷,擔心這一年年的時光逝去,還有那么多的事未曾了結。
這不正是我們現代人的焦慮感嗎?
再看下面幾句詩詞,都帶一個“椒”字,“椒”字祝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戴復古《除夜》
宋代戴復古這首詩里提到的“頌椒”,是指古代農歷正月初一,人們用椒柏酒祭祖或獻之于長輩以示拜賀。《荊楚歲時記》:“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芳,故采花以貢樽”。椒柏酒是古代用花椒和柏樹葉浸的酒,據說可以祛病長壽以及辟邪。
這句詩是說火盆里的火燃得正旺,夾雜著不絕于耳的鞭炮聲。年夜飯開席了,大家紛紛用椒柏酒向長輩們拜年。
好一派其樂融融、紅紅火火的過年之景!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杜甫《杜位宅守歲》
椒花頌,典故出自《晉書》,晉人劉臻的妻子陳氏,聰穎善寫文章,在正月初一獻《椒花頌》以賀新年。泛指新年祝詞。杜甫描寫在除夕之夜來到兄弟家守歲,大家喝著椒酒,互相祝賀新年。
椒盤又頌一年初,多拜猶欣未要扶。——楊萬里《丙申歲朝》
這句詩里提到的“椒盤”,是指盛有椒的盤子,古時正月初一日用盤進椒,飲酒時則取椒泡入酒中,便是椒酒。也有指“五辛盤”,古代將大蒜、小蒜、韭菜、云臺、胡荽這五樣在新年時裝盤食用,有祛病之意。此句是楊萬里描述在新年伊始,子孫們紛紛椒盤進酒祝其長壽,詩人雖然年事已高,卻也并不需要攙扶。
柏葉為銘椒花作頌,龍躔肇歲鳳紀書元。——對聯
椒花獻頌,柏酒浮春。——對聯
以上是兩副古代的春聯,也是以椒柏酒拜賀新年,祈福安康。
古人以極其浪漫的情懷,為我們帶來優美又詩意的新年感受。祝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如意,平安順遂,大展宏“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