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養老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采取強制手段對于勞動者收入進行調整并建立保障基金,在勞動者年老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喪失收入來源時,由社保機構給付基本生活費用或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無論年輕時如何風光,每個人都會逐漸老去并面臨喪失收入,生活無以為繼的風險,因此,通過年輕時的積累,解決年老后的生存問題,從理論上講,養老保險是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參與的保險。
但現實的情況是,對于多數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而言,由于經濟原因,認知問題以及對未來的養老的擔憂,部分靈活就業人員開始斷交購買社會養老保險。
經濟原因:
近些年國際環境的復雜多變,導致經濟下行趨勢明顯,競爭加劇,各個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很多靈活就業人員收入都是大幅下降甚至出現嚴重的虧損。特別是年輕的靈活就業人員群體在本身自有資金就不寬裕的情況下,承受著收入下降的同時還要負擔著償還房貸車貸,子女撫養教育的責任,有的獨生子女還要負擔父母的贍養義務。
重負下再去承擔需要全額自付的社會養老保險,確實是顯得力不從心,現實的生活問題都無法解決的情況下,也就無力考慮未來的養老問題了。
認知原因:
對于養老金替代率下行認知不足,很多人因為還年輕,對于年老后會出現的風險沒有直觀的認識,簡單地把現在退休老人的生活狀態挪移到自己退休后的場景中,卻不知現在的老人養老金的替代率不是未來的養老金替代率。現在職工退休后的養老金多數都是在45%-60%之間,但隨著老齡化的加深,養老金替代率是逐漸走低,現在已經下降到43%左右了。按照世界勞工組織頒布的信息,養老金替代率低于45%就會影響基本的生活保障。所以國家一直在推進養老三支柱的政策,希望通過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共同努力,去降低養老金替代率下行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影響。
對于靈活就業參保人員,由于繳費不具有強制性,所以繳費時間短,繳費金額低是多數人真實的狀態,也就導致退休后養老金的替代率更低。
對于退休后養老費用的認知不足,很多年輕人覺得退休后自己的消費降低了,養老金低點只要夠吃飯就可以了,卻沒有意識到在身體機能下降后,年老的身體調理保養,疾病治療所產生的費用遠遠高于基本的生活費用,特別是高齡失能以后,長期高額的護理費用更是一筆天文數字,我們現在常見的例子象腦中風導致的臥床,帕金森導致的生活無法自理等,都是讓家庭陷入經濟危機的常見案例。
對未來長壽缺乏信心,擔心命短不劃算
單位職工參加社會養老保險費用是由單位和職工共同支付的,個人承擔的費用部分相對較少,而靈活就業人員在參加社保養老是需要個人支付全部費用,相對而言是比較高的。由于靈活就業,工作不穩定導致很多人的收入無法得到保障,因此對于養老保險的費用投入很敏感,如果不能得到較好的回報不愿意參保。特別是男性。按照我國退休年齡的規定,男性的退休年齡是60歲,如果在75歲前死亡,自己能夠領取到的養老金還沒有自己繳納的社保養老費用多。而根據2022年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男性平均壽命在73.64歲,擔心自己命短經濟上還吃虧,也就讓一些靈活就業人員不愿意再參保。
當然,讓靈活就業人員不參保或斷保的原因不止上面幾條,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有一個真相大家要明白,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都會老去并逐漸喪失勞動能力,在失勞動能力沒有收入后,養老金不會憑空而降。需要在年輕時積累,老去后才有養老的基礎保障。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或輕易斷保,年老以后不但自己生活窘迫痛苦,也會成為子女的負擔。因此對于斷保的行為,理解但不支持,還是要堅持參保才是對自己和家庭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