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中國剛剛經歷了閉關鎖國、外部入侵、軍閥混戰,國力孱弱,當時民主革命的哨聲才剛剛吹響。
而孤懸東方的島國日本,自19世紀后半葉明治維新以來,國力就一直處在快速上升期。對我國的騷擾、入侵、占領也從未停止。這一切都似乎為一場大規模侵略戰爭做好了鋪墊。
而浩大、長久的抗日戰爭結束后,日軍潰敗,國力衰退,從昔日的“大日本帝國”淪落為慘烈的戰敗國,上百年累積的資本幾乎在一夜之間被揮霍殆盡。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日本臥薪嘗膽,國力復蘇,軍力躍居世界前列。在野心的催化和美國的挑唆下,當局在對外事務干涉上越來越強硬,軍國主義故態復萌。
那么在2023年的今天,日本是否有能力復刻當年的侵略計劃,中日軍力對比如何呢?
進入21世紀后,中國的軍事力量進入快速發展期,裝備水平也向著高、精、尖方向大步改革,綜合實力問鼎世界前三甲。
2016年新一輪軍改后,解放軍三軍部隊實力更加規整有序,“強軍”的標簽越發醒目。
日本自衛隊雖然兵強馬壯,但與我軍依然有明顯的差距。
陸軍:
陸軍是解放軍的老牌軍種,是起步最早、建設周期最長、發展最迅速、世界排名最高的軍種。
僅以直面日本的東部戰區為例,下轄3個集團軍,主力為重裝機械化合成旅。
單旅配備100多輛99A主戰坦克,100多輛04A裝甲步兵戰車,反坦克導彈車、遠程榴彈炮、迫擊炮、防空系統、電子戰系統若干。配置豪華、火力兇悍,屬于世界頂尖水準。
一支集團軍,通常由2支重裝旅、中/輕型合成旅各兩支,一共6支合成旅,構成主要作戰力量。
相比之下,日本陸上自衛隊13個師團,總兵力15萬,人數上僅與我國東部戰區齊平,且裝備水平、數量都落后不止一籌:新型10式、90式坦克尚未完全普及,火炮數量有限。
如果以中日兩國整體陸軍實力對比,后者更是蜉蝣撼大樹。
海軍:
與傳統海軍強國相比,中國海軍是典型的“后起之秀”,但如今,“后生可畏”四個字也不足以形容中國海軍力量建設的卓越成就。
目前,中國有兩艘現役中型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一艘即將服役的大型航母——福建艦,累計可搭載近百架殲-15艦載機。
另有3艘075型大型兩棲攻擊艦,8艘萬噸級055型導彈驅逐艦,25艘7000噸級052D型導彈驅逐艦。其余配套艦艇如護衛艦、補給艦、登陸艦等各型艦艇還有上百艘。
水下力量除了擔任核反擊任務的094戰略核潛艇外,還有16艘攻擊型核潛艇,57艘常規核潛艇。
日本海自力量是近些年的建設核心,但整體規模依然與中國海軍相去甚遠。
大致包括:兩艘直升機驅逐艦,后續可配套F-35B垂直起降戰斗機。4艘從美國引進改造的“宙斯盾”萬噸級驅逐艦,30艘排水量5000~7000噸級的中小型各級驅逐艦。其余配套艦艇包括護衛艦、導彈艇、登陸艦、掃雷艦、訓練艦在內的有數十艘。
水下力量主要為蒼龍級、親潮級潛艇,總共十余艘。
整體上看,中國海軍無論從數量、噸位、大型艦艇戰斗力、編制完整度方面,都對日本海自實現了全方位反超。
空軍:
21世紀后,是中國空軍的快速上升期。根據日本防衛省新版白皮書估算,目前中國空軍共有包括50架以上殲-20戰斗機,170多架殲-16,200多架殲-10C。僅新型四代/五代機的數量就超過了日本的300多架。
如果按整軍規模計算,中國空軍現代化戰機的數量將達到日本的4~5倍。
總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目前的日本在軍力上已經沒有資格作為中國的同等級對手。但日本從始至終都是一個侵略性十足,野心膨脹的國家,我們也要時刻提高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