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老齡化時代來臨,帶病體人群的保障缺口日益凸顯,當前帶病投保的市場狀況如何?怎樣通過商業健康保險創新增加對帶病體保險市場的補位?多層次醫療保障的創新發展趨勢又導向何方?
3月16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主辦的2023年全國“兩會”特別策劃“兩會?健康策”開啟直播,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朱同玉教授、鎂信健康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小棟先生蒞臨欄目直播間,圍繞“帶病投保迎來發展新機遇”的話題展開討論,并為帶病體保障的創新突破建言獻策。
4億市場缺口,數據割裂成帶病體保險創新難題
在欄目對話中,朱同玉教授再次強調當前帶病體患者在中國已經超過4億人,然而當前惠民保等產品雖然有了一定可及性,但深度不夠,不能滿足“健康中國”戰略下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因此呼吁帶病體保險創新來惠及更多的患者。
張小棟指出,帶病體投保對于老百姓、保險行業乃至整個醫藥產業影響都至為深遠。首先要解決老百姓在醫療、醫藥方面的需求和支付方面的困難,而對保險行業來說,開發出更加創新的帶病體保險能夠把更多的人群納入進來則是重要的挑戰和機遇。同時,帶病體保險有助于將高價值醫藥、醫療產品納入醫保中,對產業將產生促進作用。
帶病體保險創新將有力承接起國家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但它的發展仍然在艱難探索中。朱同玉認為,一是設計創新型保險的數據在醫院、衛健、醫保等系統中各自割裂,保險公司難以開發設計具有可持續發展價值的產品;二是挑戰了保險行業傳統運營邏輯;第三則是帶病體保險和現有醫療醫藥之間的連接不足。
行業連接者促進多方協作,共同推進帶病體保險創新
針對朱同玉教授提出的數據缺失問題,張小棟深表認同,為此,他提出了“兩專一管”的思路:第一個“專”指的是專區,鎂信健康將在全國找到一兩個試點城市和地區,與各級醫保機構、醫院、醫療機構等多方主體協同推進惠民保發展,以惠民保為載體,實現醫保、醫藥、醫院以及保險公司的數據共享和暢通;第二個“專”指的是“專病”,醫保機構及醫療機構的數據龐大且紛繁復雜,因此鎂信健康將選取一到兩個當地高發的疾病,會同醫學專家及有關部門和保險機構等共同把數據歸納出來,在小范圍試點后推廣至全國。
數據的收集難以一日功成,“管的好”則是一條細水長流的解決方案,張小棟提到,在做專病險時可以通過患者管理、長期慢病管理等舉措將參保人群系統性管理起來,關注他們的長期用藥、運動、飲食等健康狀況,通過后期管理服務彌補前期因為數據缺失而導致保險產品在定價及產品設計方面的不完美,形成“主動式的健康管理”,不斷沉淀數據以更好應用,希望未來通過這樣的思路設計針對某一個類型疾病的更科學、更有價值的保險解決方案。
在數據不全的情況下,張小棟認為保險公司更應該加強與醫學專家的深度合作,他說,“我相信一個醫學專家要遠遠比一個保險的精算更加理解不同疾病進展過程中各種情況的發生概率”,為此,在鎂信健康的實踐中,數據不全時,更依賴于醫學專家的專業判斷來彌補保險設計中的缺失。
以家庭為單位創新健康保障及服務,以數智科技助力提升醫療可及性
帶病體保險市場的創新探索發展,張小棟重申了朱同玉提出的“早投保”問題重要性,并創設性提出了家庭化的解決方案。他認為,中國人的家庭觀念非常重要,如果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組合式投保,就可以將家里的老人、年輕人、小孩等人群納入,形成健康體+帶病體的組合,吸引年輕人、中年人主動投保,擴大保險產品的受惠面,降低投保人壓力。
伴隨這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技術革新不斷深入到醫療健康領域中,張小棟認為未來的健康險一定會取得一個長足的進步和改變。首先從數字化角度而言,可以將存儲在醫療、醫保、醫院等各方面的數據進一步整合,轉化為對整個健康險設計包括未來監控更有意義的數據基礎;第二,希望通過多方企業、多方機構的共同努力建設起一個共享的公共數據平臺和系統平臺,讓患者的治療、用藥,保險公司的保險設計等都能受益其中。
談及未來中國健康保險市場的走向,朱同玉教授和張小棟都不約而同的展現出了對未來的憧憬,朱同玉說,“隨著我們數據確權和數據脫敏這個過程的快速推進,我們在健康保險創新上一定是前景光明、未來可期”。鎂信健康作為推動保險與醫療健康產業融合的先導者,未來也會積極聯動醫療機構、藥企、保險公司和患者,形成行業支付方、產品及服務供給方與用戶需求方三方的良性循環,并不斷促進優質醫療健康資源和健康保險的深度融合,切實減輕百姓就醫用藥負擔,如張小棟所言,實現“人人有保障,全家享健康”的普惠健康愿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