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夏天悄悄的降臨,帶來小蚊子。
咬死你,咬死你,還不告訴你。
蚊子叮過瘙癢我心底我又想起你。
多可氣多可氣怎能忘記。
——改編自《粉紅的回憶》
在每一個悶熱的夏季夜晚,當一群蚊子在你頭頂嗡嗡不停的時候,不知你有沒有想過,蚊子這種生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義是什么?或者說,它能給生物圈帶來什么幫助?如果將它們全部消滅,真的會給生態圈帶來滅頂之災嗎?
蚊子這種生物,在整個生物圈中,絕對是一個貨真價實的殺手,它們汲取動物的血液,傳播致命的疾病。據統計,每年因它們而死的人數多達幾十萬,排在年度殺人榜榜首。
所以為了將它們趕盡殺絕,人們發明了蚊香、電蚊板,甚至是培育出攜帶無法生育基因的雄性蚊子。而在盡力抹殺它們的同時,我們又不禁好奇,如果蚊子滅絕了,對地球是好是壞呢?
首先,我們先來詳細的了解下這個物種。據目前的統計,蚊子大概有3600多個品種,遍布于世界各地。在這其中,只有不到200種蚊子,是靠汲取動物血液茍且生存的,所以并不是全部的蚊子都是討厭的。
吸血的蚊子總共被歸為三類,分別為伊蚊、按蚊以及庫蚊。其中,庫蚊是病毒性腦腦炎的媒介;伊蚊傳播的是登革熱、腦炎,而我們俗稱的毒蚊子和花蚊子,就是伊蚊屬的。
而在這部分蚊子中,真正吸血的只是那些處在孕期,需要補充蛋白質的雌性蚊子,雄性以及沒有懷孕的雌性蚊子不吸血。
其實,蚊子也是一個很古老的物種,它們在2億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在2億年的進化過程中,它們已經在生態圈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成為了諸多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
站在人類的角度上看,蚊子的確是一個討厭又骯臟的殺手;但是在青蛙、食蚊魚等動物的眼里,蚊子就是一道美食。所以如果一個地區的蚊子減少,那么以捕食蚊子為生的生物在短時間內也可能銳減,進而導致食物鏈被破壞。
值得一提的是,像巨蚊這類體型較大的蚊子,還是當之無愧的益蟲。成熟期的巨蚊主要以花蜜為食,并不吸食動物的血液,而且它們的幼蟲還會捕食蚊子以及蒼蠅幼蟲。
其次,蚊子的繁衍能力極強,在適宜的環境中,蚊子每年能夠繁育7至9代,一只雌性蚊子每次的產卵數最多可達3千枚。而根據研究人員的估算指出,地球上的蚊子總數大概維持在110萬億左右,人均可獲得1.5萬只。
可以想象一下,假若人類將蚊子盡數消滅,那么必然會導致食物鏈出現一個龐大的漏洞,而在短時間內,并不會立即出現一個能夠取代它的物種。接著,那些以蚊子為食的動物就會受到致命的影響,最后這個影響可能會擴充至整個生態圈。
另一方面,這些攜帶病菌的蚊子,在殺死動物的過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物種群的數量,維持了生物之間的平衡。
當然了,我們也沒必要過多地擔心它們會被團滅,因為人類科技還未發展到那一步。不過,將一部分會吸血的蚊子給剔除掉,還是可以轉化為現實的。
為了減少蚊子對人類的威脅,科學家想出了一個“以蚊攻蚊”的妙招,培養了一種具有基因缺陷的雄蚊,在成熟之后就將它們放歸自然,讓它們與正常的雌蚊交配,最終產下不能孵化的卵,從根源上遏制了蚊子的泛濫。
想要培育出這種雄蚊,目前主要有兩種手段。一種是讓雄蚊接觸像沃爾巴克氏菌這樣的細菌,或者讓雄蚊短時間地照射伽馬射線,以此來破壞雄蚊的繁衍能力,讓雌蚊產下壞卵。
另一種就是進行基因技術,修改雄蚊的基因,和雌蚊交配之后,產下的后代中,只有雄性蚊子才能正常孵化,這樣就會導致無雌蚊供交配,最后孤獨至死。
目前,這些技術正在實驗階段,而且已經取得了許多進展,可能在不久之后,人類就可以從根源上擺脫蚊子盯人的煩惱,讓每一個夜晚都能更好地入眠。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相關研究人員就提出過抗寒蚊子一說,并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以此來填補冬季沒有蚊子這一缺口。這老小子最好別被人逮到了,逮到了必然少不了一頓揍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