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3全球金融動蕩與經濟展望”為主題的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于5月6日隆重召開。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博士就美聯儲持續加息影響與中國應對進行發言,對美國持續加息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及其長久影響進行了分析,并針對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提出政策建議。
以“2023全球金融動蕩與經濟展望”為主題的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于5月6日隆重召開。以下為京東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博士在會議上的發言。
今天早上,我聆聽了關于美國經濟的演講,其中包括了美國金融市場的現狀。在演講中,管濤博士和早晨會議中的美國羅奇先生和朱教授的觀點高度一致。他們認為,美國未來的金融動蕩將會持續,并對全球金融市場或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對此觀點非常認同。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對美國經濟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主要關注美國通脹問題。我曾指出,兩年前的通脹不是暫時的,而將持續很長時間。我在此提供幾張形象的圖表以突顯美國面臨的問題,美國這次實驗了新貨幣理論,其造成的后果是非常深遠的。
通過下方的圖表可以觀察到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表現。在2008年和2009年期間,美聯儲的資產負債翻了一倍,這是由于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所導致的。與此相比,這次速度擴張資產負債表印錢的速度規模超過 07、08 年,現在大規模印錢,印的錢通過財政法給老百姓,這是這輪美國為什么造成目前這么多問題的根源。
同時,我們可以觀察到美國政府在應對當前疫情所采取的財政刺激措施規模,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相比,基本用了 5 倍的財政刺激力度。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美國政府投入了相當規模的財政刺激,相當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5%。然而,這種刺激措施導致美國財政赤字高企。為了應對這一問題,美國政府不得不依賴于中央銀行發行貨幣,向政府提供所需資金。我認為,這是導致通貨膨脹的最核心原因之一。
新貨幣理論中的致命缺陷即為通貨膨脹。與上世紀七十年代水平相似,當前美國通貨膨脹已經達到了極高水平。盡管表面上看起來比七十年代低,但實際上是因為計算方法中的權重發生了變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曾經研究過,按照原有的計算方法,當前的通貨膨脹水平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我記得周小川行長一直都說,美國的做法叫天上掉餡餅,你印了錢給老百姓好像經濟就復蘇了,但實際上有后遺癥,后遺癥就是通脹。通脹造成什么結果?就是大幅加息,我們看到美聯儲大幅加息,是歷史上同樣時間內加息次數最多、最快的,造成結果很明顯,最后銀行承受不了了,銀行定價都會按照利率不會大幅上升的情況下,沒有人對美國銀行業比摩根大通銀行董事長更了解,他說接下來銀行業危機還會繼續爆發,它的影響也遠遠沒有結束。
一方面,銀行破產現象不斷出現,另一方面,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動蕩局面也顯著突出。當前,美國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量已經呈現明顯的斷崖式下降,這兩個問題的疊加效應對整個金融市場的動蕩程度造成了深刻的影響,預計未來的發展仍將充滿不確定性。此次金融危機救助資產規模已超過2008年的規模,然而其影響力相對較小。因為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相關部門未予救助,導致雷曼兄弟公司的破產。而在本次危機中,政府及其他大型銀行的財政支持,以及摩根大通公司的背后支持,均為穩定金融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這次金融危機不僅僅對美國國內造成了重大影響,對國際市場也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舉例來說,瑞典政府養老基金Alecta的總裁被解職,就是因為瑞典養老金大幅加倉了美國問題銀行。可見美國銀行業危機對瑞典退休人員的資產都造成了影響。此外,美國最大的地產基金之一以及芬蘭的房地產市場也遇到了問題。這些事件交織在一起,給今年和明年的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帶來了持續的負面沖擊。
對于中國來說,最近我參加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香港關于亞洲經濟展望的會議,IMF預測今年亞洲對全球增長的貢獻將達到約70%,主要得益于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事實上,只有這兩個大型經濟體的增長被上調,而歐美的增長則被下調。當然,中國今年第一季度4.5%的經濟增長也好于市場預期,這主要得益于第三產業的大幅反彈,這與疫情后的經濟恢復密切相關。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數據具有客觀性和主觀性,其中好的數據主要指GDP和出口數據。例如,在3月份出口同比增長14.8%,但需要注意的是,該數據可能受到海關公布的出口交貨值數據的影響,因為出口數據中存在大量的庫存積壓和訂單釋放等具體因素。因此,不能掉以輕心對待出口數據。鑒于此,我認為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現階段定下的穩定外貿、穩定外資措施是非常及時的。
今天上午我們進行了廣泛的消費討論。我認為消費是中國經濟今年的一個關鍵因素。雖然表面上看,一季度的零售銷售出現了大幅反彈,但主要的增長動力來自于餐飲和出行等消費領域。這種反彈顯然是一種恢復性的反彈。但是,耐用消費品如汽車、通訊器材、家電、零售等仍然呈現負增長。所以,耐用消費品的復蘇表現并不明顯。這里邊當然有失業的情況,我們看到調查失業率統計局公布的總體在好轉,但是年輕人的失業率反而在增加,居民儲蓄大幅上揚,說明儲蓄意愿還是大幅上升。
這是因為去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了10.8%,因此今年企業投資才成為關鍵因素。然而,當前的問題在于企業投資,特別是在一季度宏觀經濟指標中,工業企業利潤表現相對較差,負增長達20%。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難以擴大再生產和進行投資。因此,工業企業利潤數據表明投資仍然相對困難。
因此,我的政策建議涉及促進消費的多個方面,其中上午討論了許多相關問題,包括稻葵教授所談的消費關鍵因素,以及可在短期內促進消費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向低收入人群發放現金補助和消費券、推出家電下鄉和采購券計劃,以及通過進一步降低社保和公積金費率來鼓勵企業增加員工。特別是在香港明顯可以看到這種效果,盡管在疫情期間發放消費券并未發揮作用,但在疫情結束后,消費券可以刺激消費需求。事實上,香港政府連續三年發放消費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表明刺激消費的手段是可行的,并且其效果是可以顯現出來的。
往期報告回顧:
(轉載原創請注明出處。如需長期轉載請后臺留言,注明申請加入白名單,并留下微信公眾號等相關信息。)
關注更多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