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無視警告
朝鮮戰爭爆發時,美國相信蘇聯是戰爭背后的推手,目的是在亞太推行擴張戰略。美國同時堅信中國不會出兵朝鮮,因此對中國的警告置若罔聞。
美國對于蘇聯的判斷是基于冷戰思維慣性,而對中國的輕視,則更多出于傲慢。
1950年9月下旬,美軍在仁川登陸,切斷了朝鮮人民軍的補給線,戰事急轉直下,北朝鮮迅速潰敗,美軍不斷向北推進,直逼三八線附近。
對此,中國反應強烈。9月22日,外交部發表聲明,中國人民將永遠站在朝鮮人民一邊。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理總參謀長聶榮臻約見印度大使。
當時中美沒有建交,沒有對話渠道,只能通過關系尚可的印度捎話。
聶帥很明確地向工具人表示,中國人民不打算袖手旁觀。
工具人很快把話帶給了印度政府,隨后又傳到英國,英國再把話遞給美國。好不容易傳出去的話卻沒有引起美國的重視,美國國務院表示,這只是中國搞出來的宣傳戰而已。
于是,美軍繼續北上。
9月30日,中國政府面對持續惡化的形勢再次表態。周總理公開發出警告:“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也不會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居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3日,剛剛過完國慶的周總理再次召見印度大使,明確表示,如果美國越過三八線,中國將被迫進行干預。
與此同時,中國境內的野戰部隊大范圍進行調動。
但是,中國的警告以及軍事行動仍未引起美國政府的重視。美國總統杜魯門認為中國出兵的“可能性很小”,“不足為慮”,這場戰爭已經“贏定了”。
作為這次軍事行動的總司令,麥克阿瑟更是狂妄至極。
9月27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通知麥克阿瑟要搞清楚中國是否打算參戰。第二天,麥克阿瑟不顧案頭上中國人民解放軍兵力集結的情報,一再向參謀長們保證,中國的軍隊不會進入北朝鮮。
麥克阿瑟還狂妄地表示,要在感恩節前結束戰爭。
美國軍政界之所以如此堅定地認為中國不會參戰,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02自以為是
一是,他們認為中國已經錯過了出兵的最好事機。
按照美國的邏輯,中國在局勢扭轉前介入朝鮮戰爭是最有利的,因為那樣可以主導戰爭。而在美軍完成仁川登陸后,朝鮮戰場局勢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
歷史上很少有戰爭是反轉后再反轉的,一旦反轉,幾乎不可能再挽回。
就朝鮮戰場而言,潰敗的北朝鮮無再戰之力,朝鮮半島被破壞殆盡。中國在此時介入,將面臨著盟軍士氣低落,己方補給短缺的困難。再加上,中國沒有空軍,沒有海軍,而美國在朝鮮已經擁有空軍基地,海軍也兵臨城下。
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一個軍事家都不可能冒這樣的風險參與進來。
二是,蘇聯不可能參戰。戰爭一開始,美國以為這是場直接與蘇聯的對話,控制不好可能會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上至總統、上將,下至普通士兵、盟軍土狗,注意力全部在蘇聯身上。對于中國,他們壓根沒放在眼里。
戰爭進行三個月后,他們發現,蘇聯沒有任何要出兵干涉朝鮮半島局勢的跡象。
在美國人看來,只要蘇聯不干預,美國穩操勝券。
這種思想在麥克阿瑟身上體現尤為明顯。當確定了蘇聯不會直接參與到朝鮮戰場之后,麥克阿瑟已經毫無顧忌。
三八線只存在于地圖上,麥克阿瑟并不認為這條線在軍事上有什么現實意義。
別說三八線,鴨綠江在他眼里都不是事。打朝鮮是打,那打中國不同樣是打?只要蘇聯不直接參與,就算打到中國東北又能怎樣?
丹東被炸
10月25日,麥克阿瑟下令,直接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附近。如果不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發起反擊,美軍會毫不猶豫越過鴨綠江。事實上,美軍空軍已經把戰火燒到了中國境內。他們顯然沒把中國的邊境線當回事,因為在他們眼里,中國實在太弱,理應沒有能力反擊。
三是,中國不具備參戰的能力。麥克阿瑟對參聯會的參謀長們強調,就中國的內政和軍力準備而言,中國不可能出兵。參謀長們點了點大腦袋,表示贊同。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內部問題很多,中國的大佬們一邊指揮剿匪,一邊還要應付國民黨殘余勢力的滲透破壞。更何況,百業待興,僅一個經濟停滯問題就夠大佬們喝一壺了,哪還有精力對外用兵?
而且,1950年的美國,挾二戰余威,妥妥的世界頭號強國,而中國呢?
1950年,美國的鋼產量是8700萬噸,中國是61萬噸。美軍機械化程度極高,一個師有959門火炮、140多輛坦克、3800多輛各種車輛。而解放軍,一個軍才522門火炮,外加100輛左右散裝汽車,沒有坦克。
美軍還擁有絕對的制海權、制空權。更致命的是,美國是剛剛在日本投下“胖子”的核大國,而中國連根毛都沒有。
在這樣的力量對比下,美國人飄了,他們從實力地位出發理解中國發出的警告。
結果杯具了。
03利劍出鞘
經警告無效后,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
10月25日,第一次戰役打響。志愿軍在云山和溫井一帶對美軍第八集團軍發起阻擊。
毫無防備的美軍和南朝鮮軍隊遭到痛擊,被殲1.5萬人。
11月6日,第一次戰役結束,美軍第八集團軍有些懵。
這場戰役后,麥克阿瑟感恩節前結束戰爭的豪言壯語成了辱美段子。
但是,到此時,美軍仍不相信解放軍會全面介入朝鮮戰場,且隨著志愿軍在第一次戰役后的主動后撤,美軍判斷中國先前的阻擊是礙于面子的奮力一搏。
于是,仍然不改繼續往中國邊境進犯的指令。
只不過把“感恩節攻勢”改成了“圣誕攻勢”。
但沒想到,中國軍隊的主動后撤,只是為了更有力地出擊,是誘敵深入的中式謀略。
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完成部署,美軍第八集團軍一頭扎進口袋,第二次戰役打響。
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用行動告訴美國人,什么叫“不會坐視不管”。
11月25日黃昏和27日黃昏,志愿軍相繼在西線、東線發起反擊,重創敵軍。在志愿軍如潮水般的進攻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兵敗如山倒,紛紛南撤。
到12月底,中國人民志愿軍一舉收復“三八線”以北,并解放了三八線以南的甕津半島和延安半島,第二次戰役結束。此戰,共殲滅“聯合國軍”3.6萬人(其中美軍2.4萬人),迫使“聯合國軍”轉入防御。人類戰爭史上罕見地出現了二次反轉!
第二次戰役粉碎了美軍的“圣誕節攻勢”,造成“珍珠港事件后美國最慘重的軍事敗績”。
其實,整個朝鮮戰爭因為中國軍隊的參與都成了美國的噩夢。
美國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說,朝鮮戰爭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
繼任“聯合國軍”統帥克拉克在回憶錄中寫道:“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
杜魯門承認:“我唯一感到后悔的是沒有在幾個月前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
他把一切責任推給了麥克阿瑟。其實,還是在掩飾自己的傲慢。
美軍之所以被痛擊,根本原因是他們的指揮官不了解中國。當然,或許此前他們也不屑于了解。
04出兵邏輯
“中國是否出兵”在沙盤上得不出結論,因為中國是否出兵,壓根不是一個軍事問題,而是個政治問題。
應朝鮮求援出兵,不符合實力對比的常識,但附和道義,也符合中國的國家安全觀。“鄰家失火,不救自危”是中國人寫入基因的認知。
中國救朝鮮不是第一次,明朝萬歷年間,救朝鮮于危難之中的明朝內部并不比新中國好多少,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同樣義無反顧。
朝鮮對中國太重要了,歷史上僅丟了一次,就差點亡國滅種。
說起歷史來,美國人自然是不理解的,因為他們壓根也沒幾百年歷史。
他們不理解毛主席那句“中國人民站起來來”的莊嚴聲明意味著什么?對中國過去200年來努力追求的大國尊嚴和大國地位缺少了解。美國人難以理解,甚至壓根想象不到,那艱難的歷史給中國人帶來多么強大的戰斗意志和精神力量。
中國人連蘇聯那種在協議上的染指都不能容忍,又怎能容忍美國人再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中國土地上?
美國低估了中國對于周邊安全尤其是戰略區域周邊安全的敏感程度!低估了中國以弱抗強的決心和意志!低估了中國人守護家園的決心和意志!
而決心和意志,恰恰是中國取勝的法寶。
更何況,對中國而言,物質實力只是決策的一方面,中國人相信,決定戰場勝負的因素還包括精神層面的,包括人心向背、正義與否?而這些因素是美國所沒有考慮到或沒有充分意識到的。
二戰后,通過戰爭撈足政治資本的美國又通過一些列復興計劃撈足了經濟資本。在冷戰最激烈的時候,它號令一方,揮斥方遒,對新中國這個二戰后的對手完全不了解,也不屑于了解。
它把中華民國拉進聯合國,只是為了找一個聽話的跟班。按理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靠小米加步槍打敗了被美國武裝到牙齒的跟班,理應給美國精英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事實并非如此。或許在那些精英眼里,國軍是垃圾,打贏了垃圾的軍隊頂多也是好一點的垃圾,但垃圾終究是垃圾。這種蔑視思維最終把美軍帶向深淵。
思維是有慣性的。時至今日,已沒有多少美國人還記得朝鮮戰爭帶來的痛苦。對待中國,他們又一如既往地變得傲慢。
今天,在臺灣問題上,美國不顧中國的一再反對要強行介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剛結束訪華,美國政客就在臺灣問題上搞小動作。
板門店協定已經簽署70年了,美國人仍不了解中國。
對于中國人執著堅守的東西,他們總認為可以隨意討價還價。
說實話,中國人要的并不多,都是退無可退的核心利益,如果他們認為這些東西都可以拿來商量,我想70年前的一幕還會出現。
05尾聲
這幾天媒體都在報道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被授予“時代楷模”的事。
轟6k編隊長距離奔襲,超低空突破美軍艦隊,貼海飛行(距海面只有10米),躲過雷達偵察,直接從里更號臉上掠過,并開火控雷達照射,宣布里更號社死。
如果是戰時,這意味著里更號已經被送走了。
轟6并非隱形戰機,也不具備超音速能力,之所以能做這樣的極限操作,就是因為飛行員戰斗意志和取勝決心。
正如中隊長穆特發·艾利所說:“我的夢想你肯定知道,什么時候能實現,這個不能說。但是請放心,一定會實現的!”
新疆小伙的夢想說明了美國對中國的無知,當他們以為新疆小伙在摘棉花的時候,這些年輕人正駕駛著戰機在祖國的上空翱翔。
當他們以為自己是來拯救這里的人們的時候,年輕人已經駕著戰機騎到了他們的臉上。
無視中國的警告,一如既往地傲慢,只會再次鎩羽而歸。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全文完,謝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