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7月17日,下午四點左右,黃埝橋(現常州市武進區漕橋鎮下莊村黃埝橋)據點的日偽軍像往常一樣,在天黑之前,出來巡視一番據點周邊的情況。
當這群人晃晃悠悠地經過公路橋附近的時候,跟在隊尾的一名名叫王涂平的偽軍,突然冷不丁地“咦”了聲。
眾人聞聲扭過頭,只見王涂平一臉驚恐地用手指著,不遠處的水棚車方向,向著一旁的偽軍頭目急喊道:
“班長,你快看,那里面好像藏著一個人。”
眾人聞聲趕緊看去,這一看,看得眾人頓時不由吃了一驚。
只見那破舊的水車棚里,還真藏了一名男子!
對方身穿灰色衣裳,正蜷縮著躲在水車棚中,一處不起眼的角落里。倘若不是王涂平剛才不經意間發現異樣,還真是不容易察覺得出此人的存在。
一時間,眾人紛紛翹首望向水車棚處,而躲在里面的那名男子此刻也正向外張望著,雙方就這樣隔空對視,彼此的目光一下子碰撞在了一起。
“呼啦!”
下一刻,里面的男子突然猛地扒開身旁的柴草,直接翻身跑了出去,眨眼間,其身形便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這突然的變故,讓一眾偽軍一時間,不由愣住了,回過神的眾人們,隨即大呼小叫起來:
“快站住!”
“別跑!”
聽著身后嘈雜的叫罵聲,前面的那名男子,隨后疾行了幾步,來到了北面的土路之上。他快速地環顧了一圈周邊情況,心下不由一沉。
只見四下田野之間,莊稼隨風起伏,四下空蕩,竟沒一處可以藏身的地方,而那些原本在田間勞作的村民們,此刻也正陸陸續續地向著路邊走來,準備收拾一下擱置在路邊的農具,然后回家。
他們一走,這附近可就更空蕩了,而此刻,身后敵人們的追喊聲,卻越來越近了!
從水車棚里跑出的這名男子,名叫王金榮,是武南縣南宅區區大隊的偵察員。
當天,王金榮奉命前往黃埝橋附近偵察敵人活動情況,當他看到據點內的偽軍出來巡邏之后,便趕緊閃身躲進了一旁的水車棚內。
王金榮原本以為,自己藏身的地方十分隱蔽,必然不會被敵人發現,卻沒料到,陰差陽錯之間,藏身處竟會被對面的人,無意間瞧了出來。
前無藏身之處,后有疾行追兵,此時的王金榮,一時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他的腦海里不斷地閃現著各種脫身的辦法,然而,這些辦法卻最終無一例外地被他一一排除了,都不行,該怎么辦呢?
一時間,王金榮也沒了主意。
沒奈何,眼看敵人即將追趕上來,王金榮隨后脫下衣裳,將衣服塞進一旁的草窩中,赤著膀子扮作干活的村民模樣,隨后快走兩步,走進了收拾完農具準備回村的那群村民當中。
旁邊幾名村民看著一個陌生人,冷不防地跟了上來,正準備張口詢問,然而,下一刻,這幾個人便齊齊地閉上了嘴。
因為,他們看到,不遠處一群偽軍正火急火燎地向著這邊趕來,邊跑邊大呼小叫地喊著,別跑,別跑!
一時間,眾人都明白了,眼前這個年輕人的處境和身份,所有人都很有默契地扭過頭,繼續向北走去。
然而,此時,危險依然沒有躲過去,身后的那群日偽軍很快便會追上,一旦這些人對這群村民起了疑心的話,繼續搜查下去,王金榮再想要蒙混過關,可就難了。
王金榮心里直發愁,而與他一樣發愁的,還有此刻正站在黃埝橋環攏橋上的陳梅大。
陳梅大認得王金榮,眼看對方被一群偽軍追捕,陳梅大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不多時,就見一眾偽軍已經追上了村民,開始挨個盤查眾人,陳梅大心里知道,自己再不賭一把,今天,王金榮恐怕是難以脫身了。
“金榮!金榮!”陳梅大隨即一咬牙,站在橋上搖著手,乍著膽子大聲吆喝了起來。
王金榮一聽有人叫自己,心里“咯噔”一聲,一時間有些忍不住直埋怨,這個陳梅大,早不喊,晚不喊,你這個時候喊我,不是讓我一下子暴露出來,被這幫敵人們注意到了嘛!
一眾偽軍扭頭看去,只見橋上的陳梅大正氣沖沖地跑了過來,他走到王金榮的面前,揚手就是一耳光,大聲斥責道:
“整天也不及時回家,干個活兒也不見你出力,還不趕緊回去吃點心,你娘都做好飯了。”
王金榮捂著左臉,下一刻心里跟明鏡一般——對方這是在冒險救我呀!他隨即就勢哼哼道,“這就回,這不就正準備回家嘛!”
隨即,陳梅大便領著王金榮走出了村民的人群當中,身旁幾名正盤查著的偽軍一看,陳梅大是從橋那邊過來找兒子的,下意識便沒有攔阻,直接放兩人離開了。
就這樣,王金榮在敵人眼皮子底下,險之又險地脫了身。
陳梅大領著王金榮回到家中,順著門縫向外張望了片刻,隨即告訴對方,“你得趕緊走,這里還是不穩妥。”
隨后,陳梅大打開了自家院子后門,王金榮隨即悄然離去。當天,王金榮連過三條河,最終回到了無錫陸區橋。
多年后,王金榮再次回憶起這段驚險過往,依然心有余悸地感慨道:
“那次,要不是陳梅大冒死認親,我很有可能就被他們給查出來了。”
在那烽火狼煙的歲月里,有無數草根英雄,他們在晦暗之際奮起,卻最終消隱于歷史的長河之中。這些隱匿在歷史長河之中的故事,雖然鮮為人知,卻依然是當年那幅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畫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謝閱讀,我是青史如煙,聊小眾歷史,不一樣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聞錄——第335篇,歡迎大家關注,翻閱下面合集內的往期精彩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共同弘揚正能量,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武進文史資料》,王金榮回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