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云財財公眾號,歡迎關注收看更多財經故事
再信渣男一回
交不了了,要第三次延期了,紓困資金還不到位。
電話那頭,佳兆業城市廣場G地塊業主趙會禮明顯帶著失望的語氣。
他告訴財哥,曾有兩次讓業主們看見些許希望。第一次是大概今年五月,業主代表和佳兆業集團高級副總聶強進行了洽談,對方承諾六七月份各回500萬來續建,但:
6月只回了340萬,7月還沒有回。
第二次再去深圳,聶總辭職了,由另一位副總劉金棟接見,協調資產抵押事宜,紓困資金原來說本周三出結果的,也沒出。
據另一位業主說,紓困資金之前一直被前段時間進去踩縫紉機的副區長卡著,后者一直主張破產重整。
與A、J地塊破產重組,H地塊改名換姓不同,G地塊續建資金的主要來源還是佳兆業總部的回款。一旦這點無法如期實現,就得不到保障。趙會禮告訴我,要實現完工:
預計還要6000萬左右。
目前只能先把紓困資金的通道打通,然后要求佳兆業增加資產,以達到交房的目的。
7月31日是最近的一道時間坎,到時候會有更多的業主來接房。但小區現在還沒法住人,公區、綠化都沒做完,內部也只裝了一部分,水電氣也沒通:
連院墻都沒有。
趙會禮說,群里有些業主想強行入住,尤其是那些剛需的。他們壓力太大,背負著三重壓力——房貸、租房、收入下降。不想一直耗下去。
那些之前停貸的業主,到現在還停著,只是每個月會定期收到影響征信的短信。不過:
征信和吃飯,誰更重要?
自從2022年全國轟轟烈烈開展保交樓以來,作為爛尾樓數量排名全國前列的昆明,從政府、開發商到業主,都花了不少力氣來解決遺留問題,成效也肉眼可見。
財哥翻了翻成績單,拋開未爛尾的項目,在化解爛尾樓方面,啃下了多個老大難的硬骨頭,比如筑友接盤馬街摩爾城、奧宸財富廣場二期重生、別樣幸福城獲得好評、南亞之門重招投資人、爛尾樓之王鼓樓大廈變身,還有匯都國際三期、人民路壹號廣場、置地廣場、置信銀河廣場,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解決:
終于不再擺爛。
當然,名單上還有一長串名字,比如俊發、恒大、融創、佳兆業、綠地……它們才是大頭,旗下曾經聲勢震天的項目,也逐漸變成帶血的籌碼被瓜分,比如央國企,比如以綠城管理、藍城集團、旭輝建管、金地管理和龍湖龍智造為代表的代建企業。
就在這幾天,昆明市住建局也公布了一個數據:昆明登記入庫爛尾樓項目共112個,目前已實現交房65個項目。
不過,數量歸數量,質量歸質量。財哥最近和一些爛尾樓業主聊了聊,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承諾和現實之間的:
溫差。
房是交了,但減配降標現象大面積出現,無論你是豪宅業主,還是剛需首套住戶,終于實現了“交房公平”——最終拿到手上的,都和原先吹的牛逼大相徑庭。
李浪是環湖東路一個豪宅的保交樓承建商,這半年,他所參與的工程在走走停停、談判和趕工之間跌跌撞撞地往前走。
他用了“非常粗糙”來形容交房的品質。有多粗?材料幾乎不管你了,差不多就行了。初驗、中驗從來不管,鑰匙一丟,大門一鎖,就算驗收。裝修降標到什么程度?
起碼打個對折。
這些話是可以隨便說的嗎?
這背后是供貨商的心灰意冷。被整怕之后,供貨商現在的原則是,之前的材料款不付清就不拉貨,退而求其次也是找質量更低的替代品來。
在《M型社會》里,大前研一描述了日本中產階級向“下流社會”的墜落,但在這個過程中,以無印良品、優衣庫為代表的品牌迅速崛起,因為他們還給曾經的中產階級們留下了一些幻覺:只是從消費奢侈品的日子,換成了輕奢的生活。
而昆明的不少業主們沒想到的是,在夢醒之前,原來最先被消費降級和品質打折的是:
自己的房子。
1
回想過去這一年,趙會禮是在憤怒、平靜、再憤怒、再平靜中度過的,現在叫“平常心”。
在業主持續不斷的投訴和推動下,佳兆業城市廣場G地塊也有了不少進展。比如電梯已安裝調試驗收,綠化入場,公區裝修接近完成,室內裝修完成約40%,水電氣施工接近收尾。
原來支在售樓部的幾十頂帳篷雖然還沒撤,但業主已沒在里邊住了。趙會禮說,最近施工隊只有裝修公司和總包的人,大概三四十個,總包驗收還沒結束:
這一年還是很煎熬。
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是,6月30日,業主沖進工地,去看了自己的房子。不過,看了也就看了。
業主李琪的感覺也趨近麻木,感覺一直都有人在動工,但永遠都不按日期完成。雖然業主每周都會在群里收到進度表,但也不痛不癢。
到這一步,大家已對是不是精裝、能否達到1500元/平的標準不抱太多期望,能交房就謝天謝地。李琪說,覺得自己是被割了韭菜,割就割唄,好歹先拿到房子再說。
雖然自己家境不算很困難,但買的時候價格也在一萬七千多:
還貸壓力還是很大。
關凱是A地塊的業主,他們雖然有人接盤,但主動權并不在自己手里,得看J地塊的臉色。
他告訴財哥,現在A、J地塊被東方資產接手,因為東方資產想要J地塊的資產,所以一起捆綁A地塊進行破產重整。目前A地塊的施工方總包已換成東方資產推薦的奧創,并進行了部分復工準備工作,但在東方資產沒有拿到J地塊之前:
是不會出錢的。
財哥查了查,J地塊是凈地,重整投資人介入后可立即啟動開發,價值比較大,目前該地塊正在進行司法拍賣。
而A地塊的問題就比較大,不僅剩余續建工程量比較大,而且可售的貨包非常有限。據今年3月管理人招募投資人的公告,該地塊只剩1套131平米的住宅,2棟商辦共計97套,地下產權車位852個(未建成)。
關凱說,現在A地塊業主和投資人的主要沖突點在于:
精裝改毛坯。
業主買的是精裝,且要求按原合同交付,但投資人的復工計劃是要按毛坯交付,3、4棟今年底交,2棟明年6月底交,公寓應該會更晚一點。雙方就卡在這里,準備在8月份管理人二次債權人會議之后再看看。
不過關凱也明白部分業主的糾結,他們覺得能交房就行了,精不精裝也不強求,該怎么賠就怎么賠。
關凱說,其實大家都明白,破產重整后,從法律角度來說,這項目和佳兆業已沒任何關系,大家也對佳兆業不抱希望?,F在全靠政府主導:
就希望能交房。
2
7月下旬的一個上午,孫宇和有關部門的人剛開完會,房子的質量問題依舊沒解決,他們讓他去找恒大。去找了,球又踢了回來。
孫宇是恒大玖瓏灣三期地塊的業主,也是主導自救的業主代表之一。今年4月30日,三期第二批次的8棟住宅正式交付:
但結果,你懂的。
一年前,恒大玖瓏灣三期第一批次的3棟樓交付,還剩下11棟。其中第二批次的8棟,要完工還需要8900萬左右的資金,以最低代價復工,也就是精裝變簡裝的話,大概需要4600萬左右。
孫宇等業主代表開始挨家挨戶的游說,勸業主參與自救。
至于降標減配的賠償,恒大以車位折抵的形式操作。車位原價6.5萬,現在以2.5萬的價格賣給業主:
就算每家賠償了4萬。
815戶業主籌到了2000多萬,這筆款作為建設款打入受官渡區住建局及明信公證處監管的專款賬戶,同時地塊配建的幼兒園也賣了2000多萬,一并用于項目復工建設。
孫宇說,這些車位其實沒什么用,三期車位僅有百來個,更多業主購買的車位都是還沒建成的四、五期車位:
這是在變相幫恒大卸包袱。
盡管這“賠償”是業主自己花錢買的,但也不在意那么多了。自2022年10月30日到今年4月30日的半年間,業主每周都舉行一次巡視會,監督復工情況。
孫宇等工程出身的業主,甚至詳細列出了項目各項系統工程,重新設計了園林綠化,從交付倒推工期和節點排布,逼著恒大完成。
到了初次約定交付的2022年11月30日,項目還是延期交付,很多業主坐不住了。一個月后,業主代表同恒大、政府方面協商,申請把每戶2.5萬的自救款退回,恒大的態度還不錯,并承諾在2023年4月30日一定交房。業主們冷靜下來后,決定:
再信渣男一回。
同時,為照顧部分在外租房、急于入住的業主,政府提出可以自愿預接房,提前進去裝修,到正式交房前不用交物業費、維修基金及契稅,不少剛需業主便接了。
據孫宇回憶,那時候房子外立面、園林綠化都搞好了,水也通了,電雖然是施工用電,但也能免費用著。
事實證明,渣男是不能輕易相信的。
為留個憑證,業主們后來又逼恒大出了一份430公告。財哥看了看,公告寫明,對于12月31日預接房的業主,若恒大未在2023年4月30日前完成竣備手續的驗收完善工作,及項目入住所需永水、永電、燃氣、網絡等相關配套設施,將返還業主自籌交付的兩萬五,同時車位歸屬于業主用于沖抵損失。
但直到交房前兩天,永電還沒通,孫宇慌了,后來還是直接請相關領導協調,才堪堪趕在交付前實現了永電。
又過去了3個月,燃氣還沒通,孫宇列出的17個質量問題也沒解決,裝修還得把原本的砸了重新裝。
恒大玖瓏灣三期交付實景(圖由孫宇提供)
嗯,眼見為實(圖由孫宇提供)
恒大再次違約后,一百多戶業主開始向法院起訴,提出三點訴求,一是按照公告將2.5萬返還,二是精裝變簡裝的索賠,三是逾期交付的索賠。
結果,法院只支持第三項,不支持立案。
業主生氣的不止這一點,還有恒大對自救業主和非自救業主的區別對待。
三期第三批次的3棟,比第二批次晚了一個月實現交付,孫宇稱他們為“530批次”,或是非自救業主。
同樣是精裝變毛坯,“530批次”每戶業主獲賠了2~3個車位。對于孫宇這批花2.5萬買車位自救的815戶業主來說,無疑是不小的刺激。
此外,“430批次”的問題尚未解決,施工方又開始幫“530批次”進行公區裝修等工作,自救業主無法平衡,你有錢幫別人買材料搞裝修:
就沒錢來把我們這些東西收尾?
但恒大方面的態度始終是沒錢,也沒法找四、五期的代管代建方綠星智慧要到錢。
矛盾一再激化,業主內部也出現分化,開始有人后悔:
當初為什么要提自救?
孫宇已經有些心力交瘁,在網上投訴,很多無法顯示,在征集大家意見發起報名時:
都只能打著“水果團購”的旗號。
他覺得,現在的問題不應該是自救這8棟的問題,而是全體三期,不應該只有他們天天去盯著。
背著千斤重擔的恒大也的確在收拾爛攤子,財哥掃了一眼昆明的恒大項目復工交房情況,大體是全面復工、逐步交付。相對于主城區來說,恒大的主糧倉則在郊縣文旅盤,交付質量也是惱火。
恒大文旅城部分交付實景(圖由李文提供)
恒大文旅城業主李文的洋房,在去年4月交付,施工質量讓他需要“自備降壓藥”:開裂空鼓只是毛毛雨,半成品的精裝還不如不裝,反正都得敲了重新弄。收樓通知上還說,要預繳一年的物業費:
一平方3塊錢。
他不想接房,但其他業主勸他,能交就偷著樂吧,別嫌棄了。樂園?你在想啥。
現在他也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這套房子,不可能去住,也基本租不出去,周邊什么都沒有:
爛在手里了。
3
豪宅業主也沒有“特權”。
李云天擔心綠地成為下一個恒大,變成恒二。
三年前,他成了綠地428公館的業主,當時買的理由很多,比如428米地標、巫家壩的未來、大平層、城市塔尖人群聚集地。從現在來看,除了掏的三四百萬是真金白銀外:
其他都看不見。
他買的是二期,原本約定今年6月30日交房,結果現在只是封頂,交了一棟。窗戶也才剛開始做,工地每天十多個人。7月初,他和其他業主去找了相關部門和綠地。得到的回復是:延遲的原因不在于綠地,預計在12月底前全面交房。
不過李云天并不相信,因為按照現在的進度,他覺得不可能交,因為都是精裝房,還有很多工序,現在又只有那么點人在弄。現在業主與官渡區住建、綠地的約定是:
每個月去趟現場進行溝通。
在李云天看來,因為428公館的業主幾乎都是高凈值人群,大家相對已經非??酥坪屠潇o,還沒有到被逼急那一步。但在看了已交付那棟的裝修后,大家有點忍不住了。
按照之前的承諾,每平米裝標是4500元/平,一套房子裝修總價應在60~90萬之間,但交付的裝修完全不達標:
你弄個兩三千的也行啊。
428公館的交付也是漏洞百出(圖片由李云天提供)
李浪覺得環湖東路某豪宅樓盤,是他承建的所有樓盤里交房交得最亂的一個。
承建商們得指著政府劃撥的資金干活。最早說好3月30日交,結果3月25日還沒給錢,然后就停工兩個月。后面錢來了,又喊加班加點地干。
業主們也不太在意細節了,兩年的等待,所有的要求都被磨掉了。他們就想要個房子和一張房產證,很多人每個月都背著一兩萬的房貸:
這可是套均500萬左右的房子。
李浪他們也沒有辦法,這個項目,他們今年也只收到三成的工程款,剩余的七成傳說在這個月底付,但誰知道呢?
錢拿到手之后,材料款和人工費一付,手里也基本沒啥錢了,還得繼續其他項目的建設。幾年前,某項目給了他幾套公寓做工抵房,20萬一套,前幾天有人跟他開價12萬。他跟我說:
我的那個心啊。
這一年,他的同行們都在做一道很簡單的選擇題:保交樓的項目就做,否則就躺平。
或許是被虐慣了,他前不久接手一個地州項目,甲方給他的價格和利潤都超級高,只要收款50%就回本,但這反而讓他心越來越虛:
真有這么好的事?
這兩年,大家多少都有點不自信了。
(以上所涉業主均為化名)
云財財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