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 he goes to Limbo, or 'unconstructed dream space.'
——《Inception》
克里斯托弗·諾蘭,當代最偉大的導演之一,再次拍出了一部大爛片,那就是《奧本海默》。
早在他拍出《敦刻爾克》時,筆者就該失去對他的信任,但偏偏他是諾蘭,是那個拍出《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天才。所以在他瘋狂自夸《奧本海默》多么好時,筆者再一次選擇相信了他。結(jié)果可想而知,那就是再一次失望。
《奧本海默》有多爛?爛到全片沒有一個超過20秒的長鏡頭,3個小時都在不停地“閃”。在電影中,演員往往說一句臺詞就要cut,切得比《盜夢空間》還要頻繁。在黑暗的電影院中,巨大熒幕上的《奧本海默》宛如一個直射你的頻閃遠光燈,我有朋友看完后出現(xiàn)了眼睛酸澀、頭疼的不良反應。如果你不喜歡遠光燈,那么你一定不會喜歡諾蘭的新片。
《奧本海默》為什么這么閃?因為諾蘭在片中瘋狂地濫用蒙太奇(即鏡頭組接),制造了大量混亂的單元。
筆者不否認諾蘭是運用蒙太奇的大師,貢獻過《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中教科書般的技法。但傳記片不同于科幻片,傳記片非常依賴于線性敘事的代入感和長鏡頭提供的真實感。
諾蘭想另辟蹊徑,所以他拍出了一部非線性敘事+無長鏡頭的傳記片實驗,但事實證明這是一場視聽災難。
為什么傳記片中《辛德勒的名單》《斯巴達克斯》《末代皇帝》是經(jīng)典,而《奧本海默》是災難。因為前者是在穩(wěn)定的節(jié)奏中,用多個長鏡頭充分交代了時代、環(huán)境和人物,讓觀眾充分代入,再將情緒引向高潮。
而《奧本海默》的問題在于,它在插敘、倒敘、非線性敘事的基礎(chǔ)上,又像多動癥一樣高速切換鏡頭,以致亂上加亂,完全割裂了因果關(guān)系和人物聯(lián)系。使觀眾完全無法理解主角的行為,更談不上共情。
在電影語言中,主角奧本海默博士就像曼哈頓博士一樣不停穿梭在多重時空。他上一秒在接受調(diào)查,下一秒就跑過去和愛因斯坦談話。在觀眾還沒反應過來時,他就又捧著鮮花和愛人約會、或進入庫布里克式的“物理學宇宙”——塌縮、星河,能量弦。眼花繚亂間,奧本海默又悄悄回到了室內(nèi),坐在椅子上得手足無措,仿佛掩蓋自己超級英雄的真實身份。
這樣一個主角,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因為觀眾根本“跟不上他”。
蒙太奇不打亂了電影節(jié)奏,還嚴重地影響了人物塑造。舊人物還沒交代清楚,新人物就迫不及待地加入,以致每個人物都既單薄又臉譜化。
除去龍?zhí)?,《奧本海默》有超過10個主要人物,30個次要人物。在觀影前,筆者認真閱讀了多部奧本海默傳記??杉幢闳绱硕疾荒芨想娪翱耧j般的節(jié)奏,更不能把每個人物都對上號,試想一位普通觀眾前去觀影,那么他怎么可能不懵圈?不發(fā)出“他是誰?他們在哪?他們在干嘛?”的靈魂之問?
就連片中的主角奧本海默,在曼哈頓計劃中都像包工頭一樣可有可無,更不要說費米、玻爾、費曼、馮諾依曼等大科學家的具體作用。如果你想看天才攻堅克難、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的緊迫情節(jié)?那么很抱歉電影中并沒有呈現(xiàn),原子彈就像定時鬧鐘一樣,到點自動就響了。人物雖然多,但是缺乏聯(lián)系和記憶點,往往說兩句話就跟場景一起“閃”走了。
《奧本海默》的問題還不止于此,除了蒙太奇造成的“閃”,還有一個嚴重問題是過度聚焦造成的“悶”。
電影有三重敘事——奧本海默的過去線、奧本海默的現(xiàn)在線和“反派”施特勞斯線。其中最占用時間的是奧本海默的現(xiàn)在線,事實證明,這個敘事被處理得異常沉悶和無聊。它被安排在一個狹小的房間里,一群人不停地詰問主角,伴隨讓人神情不安的音樂,繁瑣的舉證過程真能讓人感到抓狂。
沒有《十二怒漢》那樣嚴謹?shù)耐评磉^程和激烈的語言碰撞,只有配角對主角壓倒連珠炮式的語言攻勢,各色人物機械地輪流進場搶奪主角的戲份。以至于大部分時間里,主角都坐在沙發(fā)上一動不動、百無聊賴、手足無措。主角如此,電影怎么可能不無聊?
為了把時間讓給無聊的聽證會,諾蘭舍棄了所有激烈碰撞的情節(jié)——歐洲戰(zhàn)事、原子彈研發(fā)競賽、盟國勾心斗角、原子彈實爆。上述情節(jié)全都通過側(cè)面刻畫(角色談話、報紙旁白)敷衍了事,就連最重要的曼哈頓計劃也被簡化,表現(xiàn)得像社區(qū)活動一樣小氣。
一言以蔽之,《奧本海默》雖然有華麗的敘事結(jié)構(gòu),卻撐不起平淡沉悶的內(nèi)核。2個小時的對話仿佛大型英語聽力考試,除了“三一實驗”外幾乎沒有興奮點。
那《奧本海默》是一無是處嗎?不是,客觀來講,演員們都貢獻了出色的演技,問題主要出在導演。那諾蘭是不懂電影嗎?顯然也不是,他只是不想真誠地對待觀眾罷了。諾蘭早已功成名就,他大可像某些書法家寫丑書一樣,胡搞一通也有人買賬?!秺W本海默》這部披著傳記皮的商業(yè)爛片,目前被各大平臺奉為神作,就說明了粉絲的無腦。
諾蘭和片方很聰明,他們準確地拿捏了目標人群的扭捏與造作。動用“宇宙””量子物理“”普羅米修斯“等高大上詞匯連環(huán)轟炸,使小知識分子人群的戀詞癖得到了極大滿足。不過,在他們合伙表演個人崇拜的群像時,筆者也看清了諾蘭新片的本質(zhì)——諾蘭皇帝的新衣。/
作者:自由的海豹,歷史學博士在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