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第一部相機大約在1992時買的,當時是在深圳,花了大概二三百塊錢,雅西卡MG-2,現在應該都沒有這個牌子了吧?成了古董了。這部相機功勞很大,九十年代家里的照片全是請它照的,女兒的絕大多數照片也都是它創造的。照片上有紅色的小字,那是拍攝日期。
現在家里差不多還有十幾本相冊,那里面的照片統統都是拜它所賜。
皮套還在,機子沒有壞,放上電池應該還可以用,看了一下,好像還有膠卷,照到了第24張,很好奇,這二十多年前的24張照片照得都是什么呢?
第二部相機是在報社時候,2003到2004年之間,一個同事再三慫恿,于是咬了咬牙就買了,花了兩千多大洋呢。尼康COOLPIX S1,卡片機,500多萬的像素在當時就差不多要頂天了。其實主要是圖它體積小,像一盒煙,出去采訪的時候方便,實際用的時候并不多。
出去旅游的時候倒是經常帶著,照片都倒在了電腦里。后來電腦不幸主板壞了一次,有一大部分照片就沒保存下來,所以,它的成果還沒有第一部相機的多。
電池沒電了,沒法啟動,包裝盒里充電器也還在,充好了應該也可以用。
第三部相機就是又過了十年以后的事了。當時來到了衛視,應該是2014年,有同事拿著佳能5D2炫耀,拍的照片也實在讓人眼饞,問了一下價格,好家伙,得三萬多,啃不動,于是退而求其次,又下了狠心,去五一路弄回來這個大家伙。
似乎一下子跨進了專業的堆里,但手藝卻是差得太遠,好多功能都學不會,畢竟年紀大了。慢慢琢磨著,也拍了一點自以為是的照片。后來又經不起同事攛掇,買了一個85的頭,號稱“人像皇”,又有美譽為“空氣切割機”,但在我手里,也沒發揮出多大的功效。現在這臺機子主要用來給我拍視頻了,配了一個“小痰盂”的頭,好用,我很喜歡。
第四部相機就是給這三部相機照相的手機了,誰能想到現在手機發展到這種地步,幾乎不給相機留飯吃了。我用的華為,萊卡鏡頭,平常拍個照片足夠用了,還有很多功能沒學會呢。
三十年,四部相機,也能說明社會的進步,這個跨度相當大,大到那個時候的我們根本無法想象。
寫完忽然覺得,原來我還是個很細心的人吶,這些物件都保存得還算完整。
還想多一句嘴,這都是日本的牌子,什么時候中國的相機也能超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