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財富會
房地產長坡厚雪
置身行業發展軌跡切換的當口
企業自我應變、調整、突圍能力
越來越重要了
2023-11-17
昨天,央媽再度出手。
一出手,就是1.45萬億的操作。
15日,央行開展了1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大幅高出到期規模6000億元,操作利率則維持在2.50%,相當于全面降準25個基點。
“不漲都對不起央媽的愛”。
這讓最近叫苦連天的股民仿佛打了雞血般興奮。
幾天前,央行剛剛對外發布《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3)》,明確表示將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結合此次政策面MLF操作持續大幅加量來看,央行呵護流動性心切,所有政策端的持續用力,都希望向市場傳遞企穩信號,提振信心。
房地產行業長坡厚雪,政策加碼中,長視角下機遇與挑戰并存。。
于市場而言,貝殼是一種特殊的存在,這個聯結著萬千房企和整個居住市場的平臺型企業,某種程度上更像是行業的一個側面,尤其在當前背景下,非常值得關注。
而通過貝殼近日發布的Q3財報,我們得以置身行業前端,一窺整個行業,從而能夠看到行業變幻背后,企業自我應變、調整、突圍能力的重要性。
高出預期
調整期中韌性生長
前三季度房地產總體處于筑底弱復蘇態勢,從需求端來看,1—9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同比降幅延續擴大趨勢。其中,銷售面積同比下降7.5%,銷售額同比下降4.6%。
行業發展軌跡切換的當口,預期不被看好,但貝殼依舊逆勢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貝殼第三季度總交易額(GTV)為6,552億元,前三季度累計GTV同比增長23%。
Q3凈收入為178億元,同比增長1.2%,超出業績指引上線。
毛利率進一步上升至27.4%,凈利潤達11.7億元,同比增長63.4%,經調整后凈利潤同比提升14.4%至21.59億元,均高于去年。
不論在營收還是利潤表現上,貝殼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拆分來看,第三季度貝殼存量房業務GTV達到4390億,即使在去年同期一線城市的高基數影響下同比僅下跌2.2%,存量房前三季度GTV同比增長28%。三季度存量房業務收入取得超預期表現,達到了63億,存量房貢獻利潤率在三季度保持在48.7%的高位,同比提升了2.6個百分點,環比提升了3.1個百分點。
新房業務方面,今年以來市場面臨需求側表現分化的困境,市場預期貝殼三季度新房GTV為1773億,而貝殼交出的成績是1921億,實際表現高出預期8.4%。新房前三季度GTV同比增長13%,收入為59億元,新房貢獻利潤率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仍同比微增至25.1%。
要知道,貝殼最核心的存量房和新房業務跟整個地產周期密切相關,作為行業龍頭之一,貝殼受到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但從貝殼上述表現來看,兩大業務整體依舊穩定,核心力量依舊強健,經營韌性很高。
貝殼的超預期表現,也獲得了機構的紛紛看好。
摩根士丹利將貝殼今年全年盈利預測上調14.9%,明年及2025年則輕微上調1%,評級“增持”;富瑞則上調貝殼目標價至25美元,維持其評級為“買入”;國金證券則維持貝殼-W(02423)“買入”評級,考慮到利潤表現大超預期,上調盈利預測。
在宏觀市場不確定性仍存的背景下,貝殼韌性生長并獲評級機構看好實屬不易,也為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第二曲線”上做增量
貝殼又進化了
不同的視角,呈現不同的景象。
置身存量房和新房市場波動、競爭加劇的紅海中,貝殼的眼前,看到的卻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此次Q3貝殼業績電話會上,貝殼聯合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彭永東表示:
從內部看,貝殼今年一直在對長期的未來進行思考和布局,內部稱之為“翻越第二座山”,翻山的本質原因是人們從關注“買到房子”的時代,回歸到了關注“住”這件事本身上,貝殼也要從以“交易”為核心進化到“怎么讓大家住的更好”上,而后者是一片藍海。
這次Q3財報,也讓市場對貝殼眼中的藍海和從藍海中延伸的“第二曲線”多了一份想象。
在家裝和新業務上,貝殼展現了非常好的成長性,這是其能夠突破行業瓶頸對抗周期的關鍵。
三季度貝殼家裝業務凈收入32億,同比增長72.1%,家居業務貢獻利潤率保持在29.1%;財報口徑中的新業務及其他凈收入24億,實現了202.7%的同比增長。
聚焦到城市層面,在第三季度,上海有兩個月收入超過1億元,成為繼北京、杭州之后,第三個單月收入破億的城市,武漢、成都、廣州等城市的第三季度營收環比增速也達到50%以上。北京、上海、杭州等10城連續二、三季度城市層面經營利潤盈利,合同額規模前十城市中經營利潤為正的有7個。穩定增長的家裝業務具備極強的自發生長勢能,貝殼也開始擁有服務更多消費者的能力。
此外,租房業務方面,截至三季度末,貝殼租房業務中“省心租”的在管房源量從去年同期的5萬套提升至16萬套,入住率達到95.9%。新業務的發展,進一步拓寬了貝殼的成長空間。
既然核心業務不可避免地受影響,那就嘗試從新業務上彌補突破,現在看來,貝殼的這項能力又進化了。
2021年Q3,貝殼存量房+新房收入占季度總收入的比重是96.1%,而如今短短兩年,這一比重已經下降到了68.5%,家裝和新業務的占比已經提升到了近三分之一。
這說明,在市場波動最劇烈的階段,貝殼沒有選擇躺平,沒有主動接受市場暴擊,而是適時調整,主動進化,不斷利用自身優勢在新的業務板塊上和新的藍海領域做增量。
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是貝殼重要的性格底色——可以看到,家裝和新業務本質上體現的是貝殼靈活應變、積極調整、堅決突圍的能力,把這件難而正確的事繼續往前推進,是貝殼不斷破題解題、迎來新發展的關鍵。
時機成熟
吹響新號角進入下一個十年
早在今年7月,貝殼宣布啟動“一體三翼”戰略升級并進行相應的組織架構調整,組建經紀、家裝、惠居、貝好家四條事業線,由此吹響了邁向一站式新居住服務平臺的號角。
基于在行業深耕所積累的稟賦,貝殼期待站在新的節點吹響號角,與行業內更多的伙伴做連接,與行業所有參與者建立持久的和諧生態。
從各個層面來看,貝殼吹響新號角的時機確實是成熟了。
一方面,貝殼核心能力不斷強化,核心業務整體穩健韌性十足。
過去兩年,在一體業務上,貝殼經歷了防范風險、降本增效的階段,業務更加敏捷、高效,同時,得益于ACN(經紀人合作網絡)的賦能,貝殼有能力持續鏈接行業優質產能,推動業務敏捷高效發展。三季度末,貝殼活躍門店數量為40903家,同比增長3.0%,活躍經紀人數量為399048人,同比增長7.1%。
4萬多家活躍門店和40多萬從業經紀人的超級體量,實際上是貝殼深入市場的端口和觸角,能夠更好地幫助貝殼去推動人、物、服務的更高標準落地,進而邁向一站式新居住服務的新階段,推動下一個十年行業的進步。
另一方面,現階段政策加碼、行業逐漸進入筑底慢回暖的新周期,這其實也是貝殼鏈接行業里的更多伙伴、服務者,構筑行業新生態的一個窗口期。
從合作伙伴維度來看,在把控風險底線的前提下,貝殼采取積極的渠道合作戰略,利用敏銳的市場嗅覺、對行業的深度理解、在基礎設施搭建、科學管理等方面的深厚經驗獲得了眾多開發商的認可,希望與開發商建立非零和博弈關系,實現雙向賦能。
值得關注的是,三季度,在貝殼自身新房業務中,國央企開發商傭金收入占比穩定在46%,開發商預付傭的“快傭”項目占比也保持在54%的高位,客戶風險度可控。三季度新房現金收入則比進一步上升至1.21,回款連續9個季度超過新房收入。
數據背后,其實體現了貝殼與開發商之間良性的關系生態閉環。
這也是為什么盡管今年新房市場總量收縮,但貝殼新房市場渠道滲透率依舊在持續提升,貝殼的價值被開發商更多的看到。
所以,你會發現如今貝殼的底層邏輯可能不僅僅是做一個平臺,而是懷揣長期主義,延伸居住價值鏈,滿足一站式新居住服務需求。
正因為如此,我們有理由期待居住服務行業和貝殼的下一個十年。
更多地產財富會干貨,請點擊以下鏈接
在這里,一群有意思的人,喂飽了一群愛生活的人
成就偉大的地方
地產內卷至極致的當下,豪宅紅盤都在卷什么?
從華為到中建智地,好品牌如何贏得時代人心
長沙、廣州,一二線扎堆放開限購!
北京國慶節前要出政策?
“樓市新政落地后的一線城市,這個周末過成什么樣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