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初,曾有一個名字令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抖,那就是拿破侖。
從一個殖民地少年,到統治大半個歐洲的法國皇帝,拿破侖堪稱那個時代的最強“創業者”。拿破侖只活了51歲,算不得長壽,但卻足夠傳奇。
為了復刻拿破侖波瀾壯闊的一生,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華金·菲尼克斯、凡妮莎·柯比主演的史詩巨作《拿破侖》即將上映,宣布內地定檔12月1日。
菲尼克斯飾演法國第一任皇帝拿破侖·波拿巴,聚焦他的崛起和稱帝之路,從拿破侖的妻子約瑟芬的視角展開,包括拿破侖一生經歷過的著名戰役、他不竭的野心、作為軍事家那讓人震驚的戰術頭腦等。
在電影上映之前,感興趣的你不妨先來了解拿破侖的一生,且看一代歐洲戰神的輝煌與隕落!
1.戰神是怎樣煉成的?
1769年8月15日,拿破侖·波拿巴出生在兵荒馬亂的科西嘉島。當時,科西嘉人民正在民族領袖保利的帶領下,抗擊法國的入侵。拿破侖的親生父親卡洛·波拿巴,正是保利的副官。
這本來就是一場雞蛋碰石頭的戰爭,而卡洛·波拿巴,說他是識時務的俊杰也好,說他是沒骨氣的慫包也好,他竟然向法國投降了。法國也沒有虧待他,不但保留了他的貴族身份,還安排他到法院當公務員,另外再送一塊苗圃給他管理,讓他種點桑樹當副業,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拿破侖和哥哥也有機會免費讀了軍校。在軍校里,拿破侖作為外來人口,經常受到同學們的戲弄和嘲笑。從那時起,小小的拿破侖心中竟然產生了強烈的家國情懷,他夢想著有一天可以把他的家鄉——科西嘉島,從法國人手中搶回來。因為這個原因,他甚至還有點討厭父親,因為他覺得父親是個軟骨頭,沒有抗爭精神。
與此同時,拿破侖的軍事才能和小霸王氣質已經初見端倪。有一次,學校把一塊花園劃分給每個同學,拿破侖就把自己和另外兩個同學的區域,一起用籬笆圍了起來。除了那兩位同學之外,誰敢闖進來,他就拿起鋤頭把人家趕出去。拿破侖在那時,就表現出了領地意識和擴張野心啊!連他的老師都評價說:“拿破侖這個小兔崽子是花崗巖做的,里面藏著一座火山。”由此可見,在拿破侖小時候,他的才干和野心就顯露無遺,注定長大后是要干一番大事業的。
拿破侖從軍校畢業后,順理成章地當上了軍官。踏出校門不久后,法國大革命爆發,巴黎的巴士底獄被民眾攻占,法蘭西共和國誕生了。拿破侖一看,機會來了,亂世出英雄啊!于是他返回科西嘉島,三次試圖帶領科西嘉人民獨立。
前兩次,他被舊王朝的正規軍打得落花流水。第三次,法國舊王朝已經倒臺了,新上臺的法國國民公會,非常看好拿破侖的軍事才能,想任命他為國民自衛隊的將領,要求他捉拿科西嘉人民的領袖,保利。
面對法國拋來的橄欖枝,拿破侖有那么一丟丟心動。怎么說呢?在此之前,他確實一直把保利當成自己的偶像,想像他一樣帶領科西嘉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但是呢,拿破侖在科西嘉島是個千年老二,一直被保利壓著。
保利是個“親英反法”派,和拿破侖的政見并不相同。他既看不慣拿破侖的驕傲自大,還經常嘲笑拿破侖的宏圖大志。拿破侖一拍大腿,再這樣下去,在科西嘉的前途并不怎么光明啊!于是他產生了想投靠法國國民公會的念頭。
但是保利作為科西嘉的民眾領袖,實在是太受人擁戴了。拿破侖既不想得罪科西嘉人民,但又想討好法國國民公會,于是,他一邊替保利喊冤,一邊擁護國民公會的決定。說白了,拿破侖這是“墻頭草,兩邊倒”。保利一眼就看穿了這個年輕小伙的小心思,科西嘉人民也對他失去了信任,最后,直接把他轟出了科西嘉島。
好吧,既然家鄉人民不支持他,那以后就安心為法國賣命吧。
2.從初露鋒芒到發動霧月政變
法國大革命把歐洲各王室嚇壞了,于是奧地利、撒丁王國、那不勒斯王國、普魯士、西班牙和英國想組團滅掉新生的法蘭西共和國。這就是第一次反法聯盟。
1793年,英國進軍法國土倫城,企圖支持法國王室復辟。年輕的法蘭西共和國竟然派了畫家出身和醫生出身的兩個將軍來應戰。這不是明擺著的送人頭嘛!結果可想而知,這對哥們兒根本就不會打仗。在這緊要關頭,拿破侖臨危受命,三下五除二就趕走了英國佬。他一戰成名,被提拔為準將。那一年,他才24歲。
眼看拿破侖接下來就該前途無量了,可惜當時法國的政局亂得像一盤散沙。1794年,熱月政變爆發,熱月黨人把當政的雅各賓派轟下臺,成立了督政府。拿破侖也受到了牽連,被捕入獄。幸好,僅僅一周之后,拿破侖就被無罪釋放了。
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憑借出色的軍事才能,拿破侖被督政府拉進了軍務部。后來,他還被任命為國民自衛軍的將軍,去鎮壓巴黎街頭的激進分子。他是怎么做的呢?可一點兒都沒手下留情,鐵血的拿破侖下令軍隊向暴民開火。兩個小時后,馬路上血流成河,大街上空無一人。這也顯示出拿破侖心狠手辣的一面。
事業有所起色的時候,拿破侖的愛情也迎來了春天。他看上了一個比他大六歲的漂亮寡婦——約瑟芬,并跟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不久,拿破侖便被派去意大利前線,抗擊反法聯盟中的奧地利和撒丁王國。拿破侖帶著一支比丐幫還窮的軍隊,繞過了阿爾卑斯山脈,直奔前線。一路上憑借著自身出色的軍事才能,他帶領將士們打贏了六場戰斗,最終到達皮埃蒙特平原,迫使撒丁國王簽訂了停戰協議。
前線的捷報頻頻傳回巴黎,人們歡欣鼓舞,拿破侖成了人民心中的大英雄。督政府有個這么會打仗的將軍,本來是件高興的事。但這時候,督政府已經覺察到拿破侖的野心了,這位戰無不勝的將軍,讓督政府又喜愛又忌憚。拿破侖可不傻,自然也明白督政府已經對自身有所防備,于是他一邊穩住督政府,一邊秘密壯大自己的勢力。可怕的是,他的野心并不只是巴黎或者法國,他想要的,是整個歐洲。
拿破侖收拾完撒丁王國、奧地利、普魯士、梵蒂岡之后,他還想收拾英國。但英國實在太強大了,沒那么好打。拿破侖決定步步為營,先切斷英國和東方國家,也就是埃及的貿易。這下督政府的那幫人高興了,他們當然希望拿破侖走得越遠越好,要是他戰死在沙場,才正中他們下懷。于是他們派拿破侖立刻進軍埃及。
在東方的大地上,拿破侖狠狠揍了埃及馬穆魯克人和土耳其奧斯曼人一頓。但是他雖是陸地猛虎,卻并非海上蛟龍。法國的艦隊在尼羅河被匆匆趕來的英國海軍摧毀。另一邊呢,歐洲幾個國家趁機騷擾巴黎,國內的保王黨也蠢蠢欲動。年輕的法蘭西共和國眼看就快完蛋了。
拿破侖坐不住了,他使出一招瞞天過海,從英軍的眼皮底下溜回巴黎。這時的法國人民看到拿破侖,就像看到了救世主一樣。1799年11月,深得民心的拿破侖成功發動了霧月政變,他成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第一執政官,平定了自法國大革命一直動蕩不安的法國局勢。
3.四次挫敗反法聯盟,法蘭西第一帝國稱霸
執政期間,拿破侖主持了多項改革,內容涉及軍隊、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經濟等方面。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頒布了對后世影響深遠的《拿破侖法典》。可以看出,拿破侖不光會打打殺殺,管理國家也有一套。
他曾經說過:“你知道我在這世界上最欣賞什么嗎?在建功立業方面,武力沒有什么作用。世界上只有兩種力量:智慧和劍。從長遠看,劍總是被智慧所戰勝。”
登上權力的巔峰之后,戰場上的硝煙卻還沒消散。第一次反法聯盟由于內部利益紛爭解散后,英、俄、土、奧和那不勒斯又組成了第二次反法聯盟。拿破侖要想坐穩江山,還得把這伙人收拾了。
于是,他再次領著三萬兩千人的軍隊,扛了大炮,直接翻越阿爾卑斯山,沖向意大利北部,把屯守在這的奧地利軍打得滿地找牙,贏下了著名的馬倫哥之戰。在他執政兩年后,法國與多個歐洲國家,包括強大的英國,都簽訂了和平共處的條約。第二次反法聯盟就這么無疾而終了。
只掛著個第一執政的頭銜,野心勃勃的拿破侖會滿足嗎?當然不會。1802年,他通過修改憲法,把自己的任期改為終身制。后來,他干脆恢復帝制。1804年11月,全民公決通過了新的憲法,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侖正式稱帝。
前面說過,拿破侖的野心是征服整個歐洲,于是他在德意志、意大利、瑞士和西班牙等到處建立自己的統治。為了遏制這頭猛獸,英國拉了奧地利和俄國等歐洲合伙人,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不得不說,英國真的是海上霸王,在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他們把龐大的法蘭西艦隊打到全軍覆沒。
拿破侖一看,海上打不過,還是發揮自身優勢,在陸地上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吧。他親自帶隊進軍維也納,擊敗了俄奧聯軍,贏得了奧斯特里茨戰役,重創了俄奧兩國。這一戰成就了拿破侖的人生巔峰,第三次反法聯盟也因此土崩瓦解。
第二年,英國還不死心,又拉了俄國和普魯士王國組成第四次反法聯盟。沒想到,英國的這兩位好基友都不是耐打的主兒,法國軍隊狠狠地收拾了普魯士軍隊和俄國軍隊,逼得普魯士國王和王后這對苦命鴛鴦落荒而逃。拿破侖借此收了德國的大部分領土,把德國的首都柏林也占了。至于俄國,拿破侖與沙皇亞歷山大會面,簽訂了和平條約。英國阻止拿破侖的計劃再次落空。從此,法蘭西第一帝國基本就稱霸歐洲大陸了。
4.第五次反法聯盟卷土重來
打了勝仗,下一步就該論功行賞了。俗話說:“肥水不流別人田。”拿破侖給自己的兄弟姐妹都進行了分封,每個人都掌管一方,手中大權在握。
1808年,西班牙國內發生了動亂。拿破侖早就不爽支持英國的西班牙了,他決定再攪和攪和西班牙這趟渾水。于是拿破侖以保護西班牙領土和解決王室矛盾為由,帶著部隊沖進西班牙,占領了首都馬德里。英國一看不高興了,敢欺負我兄弟?我還非跟你對著干不可!于是消停了沒幾天的英國又摻和進來了。
1809年,第五次反法聯盟組成。奧地利從背后偷襲了法國。好你個奧地利,敢背地里放冷槍!于是拿破侖調轉馬頭,回去跟奧地利干了起來。雙方各有死傷,最后還是拿破侖的軍隊略勝一籌,他們攻占了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可憐的奧地利只好割地又賠款。由于這次只有英國和奧地利聯盟,而且實際上只有奧地利出兵作戰。弱爆了的第五次反法聯盟就這么完蛋了。
整天在刀光劍影里廝殺,拿破侖突然開始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了。他曾遭遇過炸彈暗殺,幸好他福大命大,逃過一劫。這時候,他不得不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了。
可惜的是,拿破侖的甜蜜愛情故事此時已經演變成了一出鬧劇。老婆約瑟芬生不出孩子就算了,老公在前線打仗,她還在后院紅杏出墻。拿破侖頭上頂的不是綠帽子,而是一片大草原啊。拿破侖忍無可忍,既然這樣,那就一拍兩散吧。拿破侖替約瑟芬還了一大堆債,又給了她一筆分手費,說了拜拜。
離婚之后,拿破侖準備找個新老婆。皇帝娶妻通常離不開兩大目的:一是政治聯姻,二是傳宗接代。拿破侖呢,他想和歐洲的王室成員聯姻,讓自己的帝國獲得其他國家的承認。一開始,拿破侖想娶俄國沙皇的女兒,沒想到奧地利害怕法國和俄國交好,對自己不利,主動跳了出來,撮合拿破侖和奧地利的公主。
既然俄國那邊一直愛理不理,拿破侖索性就娶了奧地利的公主瑪麗·路易絲。瑪麗·路易絲也不辱使命,僅僅一年以后,就為拿破侖生下了一個大胖兒子。
5.戰神最后的挽歌:退位流放
自己的小家安頓好了,拿破侖又準備整理歐洲這個大家庭。放眼整個歐洲,除了英國和俄羅斯,其他國家基本都被他治得服服帖帖的了。拿破侖知道,要讓英國屈服,必須先把俄羅斯踩在腳下。
于是,1812年,拿破侖率領著浩浩蕩蕩的57萬大軍遠征俄羅斯。在那里,他贏下了好幾場大的戰役。沙皇帶著殘兵敗將且戰且退,打不過就跑。拿破侖決定乘勝追擊,一路殺到了莫斯科。沒想到,這是拿破侖一生中做出的最錯誤的決定。從這時起,他原本輝煌的人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俄國人不愧為戰斗民族,破罐子破摔,竟然一把火把莫斯科給燒了。與此同時,由于戰線拉得太長,法軍的后勤補給跟不上了。俄國的冬天那個冷啊,法國士兵饑寒交迫,戰斗力大減。勝利的天平逐漸開始往俄軍的方向傾斜,幾個星期后,法軍戰死的、凍死的加起來有幾十萬人,最后活著跑回法國的只有不到3萬人。沙皇一看,趁你病要你命啊!機會來了!
于是,1813年俄國、英國、普魯士和瑞典等國家組成了第六次反法聯盟。聯軍的兵力是法軍的兩倍。拿破侖充分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能和戰術才華,跟聯軍苦苦抗戰一年多,無奈胳膊還是扭不過大腿,人少的打不過人多的。1814年3月,聯軍的戰車長驅直入,開到巴黎。拿破侖慘敗,被迫退位。
1814年4月6日,他在巴黎的楓丹白露宮簽署了退位詔書。反法聯盟很給他面子,同意保留他“皇帝”的身份,不過,只給他一塊象征性的領地——地中海上小小的厄爾巴島。說白了,曾經的“戰神”,被流放了。
沒想到,拿破侖帶著自己零星的臣民,把這塊巴掌大的小島管理得還不錯。英國派人監視著他在島上的生活,以為這個落魄的皇帝就此在這里安居樂業了。其實,拿破侖野心不死,還想著要卷土重來,一直悄摸摸地通過報紙、書信和來訪的客人關注著歐洲大陸的信息呢。
僅僅八個月之后,拿破侖就帶著一支千人軍隊逃出了小島,他要重回巴黎,重振雄風。當時的巴黎,波旁王室已經復辟,國王路易十八知道這個消息后,趕緊派出軍隊來攔截。沒想到,路易十八派出的部隊,竟然都投靠了拿破侖。拿破侖的軍隊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等他回到巴黎時,已經手握14萬正規軍和20萬志愿軍。路易十八一看不對勁,趕緊逃命了。
歐洲各國迅速組成了第七次反法聯盟。這一次聯軍的兵力更加具有壓倒性的優勢。1815年6月,法軍和反法聯軍在比利時的一個小鎮進行決戰。這個小鎮的名字,就叫做滑鐵盧。聽到這個名字,相信你已經知道戰爭的結果了。反法聯軍獲得了決定性勝利。拿破侖帝國徹底滅亡,這一戰,也成為了拿破侖戰爭生涯的絕唱。
拿破侖再次遭到放逐。這一次,他被英國人扔到了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島。在那里,他終于放下了征服歐洲的野心,開始過上與世無爭的生活,在人生最后的六年里,他開始整理、撰寫自己的回憶錄。1821年,拿破侖與世長辭,享年51歲。
特約撰稿人:鈺汝于成,自由撰稿人
編輯:莉莉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