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舒說事(232)大局觀系列文章
經濟低迷時政府三大抓手:調整投資結構、貼近民生、直擊消費
舒建川實觀工作室
經濟是有周期的,任何國家都不可避免發生經濟低迷,無關乎政府執政能力強還是弱。所以關鍵在于如何應對經濟低迷,這才是各個國家執政能力一見高低的分水嶺。經濟低迷時期政府一般會采取哪些刺激經濟的政策呢?權衡利弊得失才能擇善而從。
1、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財政投資增加就業,拉動相關產業的需求,但是投入產出效益越來越低了,有時候甚至是沒有經濟回報的長期投資,也有為了投資而投資的政府項目,比如這幾年經濟不好,就看到翻新人行道、道路工程、管線工程明顯增加了,其實有些并不是急于要維修或翻新的,但是為了促進就業和GDP,往往就會產生一些低效益的投資項目。2008年次貸危機時我國推出的4萬億也是這個考慮,這是有利有弊的,也導致了一些高能耗、環境污染、產能過剩的項目得以茍延殘喘。
2、放松銀根。比如降低準備金率,增加貨幣流通量,使得更多企業有機會獲得貸款,對中小企業放松貸款門檻,讓中小企業不至于被資金壓力所困擾,大多數中小企業不倒,就業形勢就會穩住。讓企業得以喘息、資產重組、戰略轉型等。
3、降低存貸款利息。降低資金的使用成本,減輕企業貸款的負擔,同時降低利率也會促使老百姓考慮花錢。有的國家甚至存款是負利率,逼迫老百姓把存款拿出來消費。尤其是降低購房貸款利息,減少購房首付比例,對刺激房地產復蘇具有直接效果。
4、向全體國民發錢或是購物券。美國就是在新冠疫情期間給全體國民發錢,由此導致通貨膨脹。上海是給老百姓發購物券,這樣更直接拉動消費,發錢可能會有人不消費,或者去吸毒和賭博等,還是達不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5、發放中央和地方債券。就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向企業和老百姓借錢,然后用來刺激經濟、加大投資、促進就業,由此帶動消費和促進經濟復蘇。單純的放松銀根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向民間借錢,再拿來投資、減稅、財政補貼、出臺扶植政策等,貨幣流通的總量不增加,就不容易產生通貨膨脹。
6、減免稅收。這幾年政府稅費優惠減免對小微企業克服困難、共度時艱具有立竿見影的成效,出口退稅和資金扶持對外貿型企業的幫助明顯。員工薪資、房租、稅費、應收款等是壓著小微企業喘不過氣來的幾座大山,減稅就是把一座大山變小山坡了。
7、增加財政補貼范圍和補貼的力度。如:2008年的家電下鄉,家電和電腦等產品的以舊換新補貼等,生育一胎二胎三胎給予購房和教育補貼等等。
8、加強再就業的投入。當年的沿街書報亭業也是這樣背景下出臺的,還有針對下崗職工的4050工程,同時加大社會保障的力度,讓失業的人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9、對重點行業或項目加大資金投入。比如對芯片、新能源車、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投入,都是為了保持更好的競爭力。通過追趕戰略,提高國貨對進口產品的替代率,由此提高就業和技術水平。但是許多地方政府也存在投資大躍進、搞形象工程、不顧經濟能力舉辦一些大型會展等,到頭來投入產出嚴重失衡、壞賬和虧損導致部分地方政府負債累累,現在地方債成為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10、開辟新賽道,保持經濟活力和創新力度。電商就是商業轉型的案例,為此新增超過8000萬人的崗位,電商是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的綜合體。當然實體店是走下坡路的,也失去了一部分就業崗位。
以上的措施都是政府花了很多錢,主要是讓處于供應端的企業活起來,由此增加就業和提振經濟。但是也要直接對需求方給予刺激消費。
我們認為:減少甚至取消部分投入產出效益很低、見效很慢、投資規模巨大的項目,停止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項目貸款,用小資金撬動大消費,要讓政府的財政投資或補貼帶動更大的消費與提升經濟活力。
同時要專注于精準扶持和優惠補貼。比如:發購物券很多人只是購買原來不可避免的生活必需品,沒有擴大消費。現在改為針對性扶植,就是消費者會猶豫或者停止的消費行為,或是可買可不買的商品。比如:購房買車、家電更換、裝修、長線旅游等。
為此我們提出后備的精準補貼或優惠的項目:
一、給予個人消費補貼的可選項目
1.交通工具(含汽車、摩托車、助動車等以舊換新)、二手車交易稅費給予優惠。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應該優先購買國產電動車。我國汽車產業正處于趕超的關鍵時期,汽車下鄉也是很好的消費增長點。
2.購房(含舊換新)給予稅費和貸款優惠,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通過加大舊房改造的力度讓獲得動遷款的居民,有能力有意愿購買新房,進而拉動裝修、家電等產業復蘇。
3.對于裝修(10萬元以上)、家電(含音響、小家電等)、家具(含門窗、地板墻磚等)、衛浴設備、廚具等給予以舊換新補貼。裝修下鄉應該是很好的消費升級,農村具有很大的裝修潛力,政策到位會引發裝修熱潮。
4.電腦手機、辦公設備、通信設備、照相器材(含無人機等)是更換頻率比較高的商品,通過以舊換新刺激產品的更新換代。
5.化妝品和服飾一直是女士們很舍得花錢的領域,對于消費滿1000元以上應該給予補貼。
6.長線旅游產品(10天以上單價超1萬元),如何釋放時間紅利,通過合理的節假日調配,產生更多的大小長假,讓被過度壓制的旅游潛力得到發揮,是考驗政府決心和智慧的挑戰。
7.對非長假日出行的旅游產品給予補貼,通過削峰填谷減輕長假擁堵。尤其是貧窮落后地區,政府要在旅游產品、酒店、餐飲、交通方面給予補助,只要游客多了,當地的就業和經濟就有起色。這比簡單用錢對口補助更具有可持續性。
8.對于購買首飾給予補貼。金銀首飾、珠寶一直是高消費,具有保值和資金蓄水池的作用。
9.對于10萬以上的手術治療或按照療程治療給予50%補貼(包含醫保原來的報銷部分),直接造福于老百姓比花錢建設很少有人去的機場、道路更有意義。
10.對于種植牙、整形美容給予10-20%補貼,通過政策優惠加快擴大市場規模,單價下降以量換價。
11. 加快居民小區二次供水的改造。二次供水改造已經成為關注重點。有效、可靠的二次供水系統不僅能保證居民的水質,還能節省能源和維護成本。
二、給予企業補貼或扶持的可選項目
12.開辦養老院。養老院已經是壓制老年消費、影響老年幸福的障礙,通過政策扶持讓更多民間資本投資養老院,可以帶動就業與老年消費,養老院實際上就是一種提供長包房的酒店,中國老齡化已經21%,10-20年內還會增長,養老院市場潛力不小。政府可以用特殊的投資模式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院建設,比如投資階段出資比例是民間資本60%,政府有關單位40%,但是給予民間資本優惠,按照民間70%,政府或國企30%來分紅。這個撬動民間資本的投資模式是一種創新,值得探索。
13.商鋪裝修(每18平方米超10萬),商鋪空置是社會問題,應該出臺收取商鋪空置費和裝修補貼等配套措施,促進商鋪逐步復蘇。也給城市形象增添色彩。
14.老舊電梯換新(政府給予20-30%補助),部分商品房和老房子電梯早已超齡,但維修基金和物業費的收入無法啟動電梯以舊換新,政府補貼資金把長期存在的安全隱患逐步解決,電梯升級換代市場巨大,對經濟帶動作用不小。
15.多層房加裝電梯(給予一樓二樓住戶補貼),目前多層建筑加裝電梯被一樓二樓住戶否決的不少,不如對一樓二樓住戶給予一定補貼,加快多層房加裝電梯的步伐。
16.教育經費花不掉的學校,允許多余金額的50%用于職工福利(比如職工療養、補貼職工購買家用電器、交通工具、大病補助、購買補充醫療保險等)。目前很多學校因為經費花不完,發生為了花錢而花錢的低效益情況,不如出臺鼓勵政策,政府回籠部分資金,部分作為福利補助教師隊伍。
17.對于新開發的景區或旅游項目(如飛拉達、攀巖、漂流之類)政府給予10萬-1000萬不等的補貼,或是10%-40%的按比例給予扶植基金。節假日景區人山人海秩序混亂,主要是由于景區資源供應量不夠,部分景區設施不夠完善,比如景區交通工具、用餐、休息區域、開發多種游覽線路和項目等,應該給予投資補貼。
18.對于新開業的健身房、美容美發院、足浴店、蔬菜水果店、茶館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給予補貼,茶館既能弘揚中華文化又能養生保健,菜籃子工程事關國計民生必須從田間到餐桌的加以扶持。
19.對于公眾乘飛機給予補貼。三年疫情航空公司虧損巨大,與其把錢補貼航空公司不如將錢補助乘客,鼓勵更多的人乘飛機,通過擴大市場規模讓航空公司逐步復蘇。中國還有10億人從來沒有乘過飛機,這是巨大的市場潛力。應該通過優惠補貼,讓更多人成為飛機乘客,培育飛機乘客群體能為國產大飛機打下規模基礎,機場需求也會增長。
20.對于立體停車庫給予政策扶持。停車難已經是從小區到商務樓、到醫院、到學校周圍、飯店、銀行等地方的老大難問題,通過扶持政策和財政補貼,讓停車難得到緩解,有利于汽車產業的發展,也能發掘停車庫產業的巨大潛力,為經濟復蘇產生新的增長點,更是利國利民的多方共贏點。
21.開設夜間門診和其他醫療項目、開設老年大學夜校課程和市民夜校。夜間經濟一直沒有很好的發展起來,晚上出行的人流太少是主要原因,通過開設夜間門診、老年大學夜校課程和市民夜校,讓更多的人在晚上出門勢必會帶動夜間經濟的發展。同時醫院、老年大學和市民夜校也解決了供不應求的矛盾,現在老年大學報名緊張,就醫排隊數小時也是司空見慣的,通過增加服務時間,又增加了就業隊伍,滿足老百姓的迫切需求,政府要為此加大力度。
22.開設旅游業彩票,募集的資金用于貧窮落后地區的景區建設和交通道路的改善。在偏遠地區和貧窮落后地區,交通設施和景區建設欠賬太多,包括衛生間和停車場都很差,單靠政府投資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募集社會資源,發行彩票是很好的集資方式。
三、停止和減少部分投資項目
23.停止或暫緩一些大型投資項目,尤其是那些投入產出很低的,社會效益不明顯的項目要堅決關停并轉。大型項目要從經濟發展角度思考是否值得現在就做,要優先考慮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的項目,其他可投資不可投資的項目一律暫緩。凡是總投資在10億元以上的公共項目必須召開居民聽證會和多次各方面的專家論證會,尤其是要嚴格控制地方政府舉債投資的項目。
24.取消或暫停圖書館的建設。目前再大筆資金投資建設圖書館得不償失,10-20年內很可能幾乎沒有人上門去圖書館借書閱覽了,應該發展網上借閱,紙質圖書的市場很可能越來越小,圖書館的功能與定位必須轉換,保留那些:情報資料收集、網上借閱、書籍收藏、舉辦講座、展覽、圖書借閱快遞配送上門等功能,圖書館作為城市形象名片的價值會逐漸式微。把存放圖書的寶貴空間騰挪或部分調整,把大量圖書轉移到不需要特殊地段的圖書儲倉庫,圖書館的部分場地應該改作展覽場所、學術交流點和公眾閱覽室。
25.停止和大幅度減少紙質報刊的發行數量,尤其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紙質報刊不能再攤派要求基層單位或個人訂閱,沒有人看或是極少有人看的報刊沒有存在的價值,更是造成極大的浪費,媒體必須全面轉向電子報刊或互聯網媒體,對于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社會效益低下的報刊必須停止或轉型。媒體應該進一步貼近基層,反映民情民意,發現社會死角和漏洞,扶植創新文化的嶄露頭角,為解決社會難題推波助瀾。
26.出版社必須轉型,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這方面的預算要大幅削減。不能再出版那些沒有讀者的書刊,紙質書刊要大幅度減少甚至部分取消,改為電子書刊為主,少量優質書刊仍然保留紙質的。大學學報、專業學術雜志等也要向網上轉型,部分國有印刷廠要關停并轉,另謀出路。
27.財政投入上不能僅僅依靠中央或省市一級財政,還要有區縣級財政配套,把那些小而散的投資項目取消,集中力量配合中央和省市把一些大項目做好。比如:二次飲水改造、老舊電梯更新、多層房加裝電梯、立體車庫建設等,必須要上下一盤棋。減少或停止區縣級為了拉動經濟投資那些小打小鬧的基礎設施(人行道、馬路翻新之類的),有的區縣還想搞芯片、汽車,這是不符合整個產業布局的,必須全國一盤棋來考慮,不能任由地方亂作為,結果一堆債務還要中央或省市來兜底,這種負債亂投資的現象必須嚴令禁止。
以上都是一些對促進經濟發展和就業可能具有直接作用的項目,比起發錢、發購物券,和投資一些并不是十分迫切的鐵公機之類,或是搞一些投入產出很差甚至嚴重虧本的項目,上面可供參考的項目老百姓更具有獲得感,對經濟復蘇也有立竿見影的作用。復旦大學張軍教授建議政府拿出15-20萬億來補助民生,我們就是把民生項目具體化,當然最終落實,還是要政府在傾聽專家和社會各方的意見后,權衡利弊得失,找到托累多最優的選擇。
2023-10-11初稿,11-28修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