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01年12月31日,蕭寶卷在動亂中被殺死,后追貶東昏侯,他是齊明帝蕭鸞1第二子,為南齊的第六代皇帝。蕭寶卷也被認(rèn)為是中國歷史上昏庸荒淫的皇帝之一。
蕭寶卷自幼不喜讀書,整天只知道玩鬧,經(jīng)常在東宮和侍衛(wèi)們一起挖洞捉老鼠,弄得通宵達(dá)旦。蕭鸞卻也不怎么管他。建武元年(公元494年),冊立蕭寶卷為皇太子。蕭鸞臨死之時,告誡蕭寶卷“做事不可在人后”,果于誅殺,以免重蹈當(dāng)初沒有果斷謀殺蕭鸞的廢帝郁林王蕭昭業(yè)2的覆轍。蕭寶卷對此牢記在心。
帝在東宮便好弄,不喜書學(xué),高宗亦不以為非,但勖以家人之行。令太子求一日再入朝,發(fā)詔不許,使三日一朝。嘗夜捕鼠達(dá)旦,以為笑樂。高宗臨崩,屬以后事,以隆昌為戒,曰:"作事不可在人后!"故委任群小,誅諸宰臣,無不如意。
《南齊書》
帝自在東宮,不好學(xué),唯嬉戲無度,性重澀少言。
《資治通鑒》
關(guān)于殺人要先下手這事,蕭鸞直接給兒子做了一番示范,同時也是為了防止自己死后有宗室作亂,于是蕭鸞一通快刀斬亂麻,直接把自己一種蕭家堂兄弟們,也就是齊高帝、武帝、文惠太子的子孫全部誅殺,突出一個斬草除根。
于是太祖、世祖及世宗諸子皆盡矣。
《資治通鑒·卷一百四十一》
永泰元年七月己酉日(公元498年9月1日),齊明帝蕭鸞去世,太子蕭寶卷繼位,成為南朝齊第六位皇帝,改元永元。
建武元年,立為皇太子。永泰元年七月,己酉,高宗崩,太子即位。
《南齊書·卷七·本紀(jì)第七·東昏侯》
蕭寶卷登基后,果然沒有忘記老爹“殺人要先下手為強”的遺囑,于是他即位之后便殺害顧命大臣,先殺表叔右仆射江祏、侍中江祀;其原本就有意篡位的堂兄始安王蕭遙光因而自危,作亂事敗被殺;蕭寶卷再殺剩下的三位顧命大臣右將軍蕭坦之、舅父領(lǐng)軍將軍劉暄、司空徐孝嗣;又殺重臣曹虎、沈文季等人。也由于蕭寶卷的昏暴,導(dǎo)致大將裴叔業(yè)以重鎮(zhèn)壽陽投魏;太尉陳顯達(dá)與將軍崔慧景先后起兵叛亂,崔慧景自稱廢蕭寶卷為吳王,但皆兵敗被殺。蕭寶卷胞弟江夏王蕭寶玄響應(yīng)崔慧景,幾乎要被其擁立為帝,蕭寶卷平亂后殺蕭寶玄。
除了嗜殺,蕭寶卷還極其吝嗇錢財,特別喜歡干屠夫商販之類的事情。他曾在宮苑之中設(shè)立市場,讓宦官殺豬宰羊,宮女沽酒賣肉。潘妃充當(dāng)市令,自己擔(dān)任潘妃的副手,遇有急執(zhí),即交付潘妃裁決。當(dāng)時百姓曾作歌諷刺:“閱武堂,種楊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又于苑中立市,太官每日進(jìn)酒肉雜肴,使宮人屠酤,潘妃為市令,帝為市魁,執(zhí)罰,爭者就潘妃決判。
《南齊書·卷七·東昏侯》
蕭寶卷在位的時候,他一月中有20多天要出外,有時白天,有時夜晚,“入富室取物,無不蕩盡”,他又不愿被人看見,誰遇上就要被格殺。因此地方官員時刻留意,每見他出宮立即奔走呼叫驅(qū)逐百姓,使道無行人,鋪存空屋,一時“工商莫不廢業(yè)”。
如果只是貪財也就罷了,關(guān)鍵是蕭寶卷要錢不要命,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臣子讓他發(fā)錢犒勞一下戰(zhàn)士,結(jié)果蕭寶卷直接來個靈魂拷問“難道叛賊來了只殺我嗎?憑啥就找我要錢,不給”。臣子想著,不給錢給點城防工具也行,結(jié)果蕭寶卷說還準(zhǔn)備留著蓋宮殿,也是不給。
帝尤惜金錢,不肯賞賜,法珍叩頭請之,帝曰:「賊來獨取我邪?何為就我求物?」后堂儲數(shù)百具榜,啟為城防,帝云擬作殿,竟不與。
《南齊書》
然后……城破,蕭寶卷先被小太監(jiān)刀砍膝蓋,結(jié)果蕭寶卷還準(zhǔn)備發(fā)飆時候,就被人一刀削了腦袋。
閹人禁防黃泰平以刀傷其膝,仆地。顧曰:「奴反邪?」直后張齊斬首送梁王。
《南齊書》
之后蕭寶卷被追廢為庶人,有司請求追封其為零陽侯,不許,請求追封涪陵王,獲準(zhǔn)。
〔中興元年春三月〕丙午,有司奏封庶人寶卷為零陽侯,詔不許。又奏為涪陵王,詔可。
《南齊書·和帝紀(jì)》
后蕭衍3(即后來的梁武帝)又以太后王寶明名義下令,稱蕭寶卷為堪比桀紂的暴君,遂比照漢朝被罷黜帝位的海昏侯,將其追降為東昏侯,謚號為煬,因而后世稱他為東昏煬侯。
文中注釋:
①蕭鸞(452年-498年9月1日),即齊明帝,字景棲,小字玄度,南蘭陵郡蘭陵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jìn)區(qū))人,南朝齊第五任皇帝(494年12月22日-498年9月1日在位),齊高帝蕭道成的侄子,始安貞王蕭道生的次子。
自幼父母早逝,得到三叔蕭道成的撫育,得到了視如己出的待遇。南朝齊建立之后,受封西昌侯,任郢州刺史。齊武帝時期,入為侍中、左仆射、右衛(wèi)將軍。接受遺詔輔政,連續(xù)廢殺郁林王蕭昭業(yè)、海陵王蕭昭文,自立為帝。即位之后,屢受北魏侵犯,在新野、南陽、義陽等地作戰(zhàn)不利。由于得位不正,內(nèi)心多疑多慮,幾乎將蕭道成、蕭賾子孫屠戮殆盡。
②蕭昭業(yè)(473年~494年9月7日),字元尚,小字法身,丹陽郡建康縣(今江蘇省南京市)人。南朝齊第三任皇帝,齊武帝蕭賾的孫子,文惠太子蕭長懋長子,母為文安皇后王寶明。
容貌俊美,喜好隸書,受封南郡王。永明十一年(493年)冊封皇太孫。武帝死后即位,年號隆昌。在位時肆意揮霍,賞賜動輒百數(shù)十萬,庫儲錢數(shù)億垂盡。時朝政大小皆取決于鎮(zhèn)軍大將軍蕭鸞。后疑蕭鸞有異志,企圖將蕭鸞外放至西州,用事不復(fù)關(guān)咨。蕭鸞乃引兵入宮弒殺蕭昭業(yè),并假借太后之令,追廢蕭昭業(yè)為郁林王。
③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達(dá),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東城里(今江蘇省丹陽市埤城鎮(zhèn)東城村)人。南朝梁開國皇帝(502年4月30日-549年6月12日在位),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南齊丹陽尹蕭順之之子。
蕭衍最終被囚死于建康臺城,享年八十六歲。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于修陵。蕭衍統(tǒng)治南梁近半個世紀(jì),是南朝諸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編輯|臥闌聽魚
文獻(xiàn)資料| 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