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視角看車市/左右觀車報道——
在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剛起步的階段,我們留意到市場的一些言論,如有人就說了,“中國汽車品牌未來只剩3-5家”,隨后這種附和的聲音不絕于耳。有意思的是,說這話的都是“大廠”的人。作為新入行的造車新勢力們,相信聽了這些言論一定會坐立不安——這不明顯是在針對自己造車嗎?
接下來,我們確實看到有不少造車新勢力在一個一個地倒下,這似乎正在印證當(dāng)初那句預(yù)言“中國汽車品牌未來只剩3-5家”。
面對這種情況,誰在背后竊喜?又有誰是真的不愿意看到造車新勢力們活下去?
其實,“中國汽車品牌未來只剩3-5家”就是一個偽命題,中國市場那么大,人口那么多,足以容得下更多有實力的汽車品牌加入,而不是僅那“3-5家”。如果真是“3-5家”在吃獨食,很有可能是中國消費者們的不幸——沒有充分競爭的市場,就會形成價格“壟斷”,消費者就只能任憑汽車廠家宰割。要是真的出現(xiàn)這種情況,相信中國市場是不會答應(yīng)的,市場最終會選擇多汽車品牌參與競爭。
好了,該到說威馬汽車的時候了。
威馬汽車無疑是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員,成立于2015年。
本來威馬汽車有四款新車在售,但是由于經(jīng)營能力不足,又缺乏大量資金維持運轉(zhuǎn),從2022年以來,威馬汽車不得不關(guān)閉工廠,甚至還傳出拖欠員工工資、因交不起房租被迫搬離上海總部等。接下來,威馬汽車屢屢上演車輛無法維修、不能正常維保而被車主維權(quán)。
時至今日,威馬汽車已無法正常運營,新車處于停售狀態(tài)。
不過,為了重新激活品牌,威馬汽車也在做著最后的努力,那就是通過重整讓威馬汽車獲得重生。
左右觀車獲悉,1月3日一早,威馬汽車官方發(fā)布了一則預(yù)重整消息,其稱:根據(jù)威馬集團的申請,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于2023年10月7日受理了威馬集團的預(yù)重整申請。預(yù)重整期間,威馬集團已完成審計評估、債權(quán)申報、資產(chǎn)核查等工作,并與多個意向投資人接洽取得初步成果。
威馬汽車表示,威馬集團于2023年12月13日向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正式提交了預(yù)重整轉(zhuǎn)重整的申請。2023年12月29日,上海市第三中級法院裁定受理。2024年1月2日已將《民事裁定書》送達威馬集團。
以上表述至少有兩個重點值得注意:一是威馬汽車由預(yù)重整轉(zhuǎn)為重整,且法院已正式受理。重整是破產(chǎn)制度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一旦被法院受理重整,可以看做是“司法康復(fù)”,或者“重生”。二是威馬汽車已與多個意向投資人接洽取得了初步成果。企業(yè)重整如果有投資人參與就好辦了,因此威馬汽車此次重整的成功概率還是很大,那些不愿看到他活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據(jù)了解,此次威馬汽車重整,意向戰(zhàn)略投資人普遍都認為,盡管目前威馬集團正面臨流動性危機,但其在產(chǎn)品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鏈、市場運營和制造能力等方面,仍具備一定的價值和潛力。
如果威馬汽車重整成功,不僅復(fù)活了一個汽車品牌,而且已經(jīng)成為威馬汽車的車主們,更多的是看到了希望,至少將來不會再出現(xiàn)找不到維修的地方,維保也會有了保障(喜歡點個關(guān)注)。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