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舒說事(244)
國家之間科技競爭的本質是什么?
——主要不是比科技成果的先進性與數量,而是比生態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鄧小平提出的重要論斷。所以在國際競爭中科技水平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公眾對諾貝爾獎的高度關注也是出自這個因素。然而科技成果的高低和多少并不一定就能提升一個國家的綜合競爭力。
就好比牙買加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有很好的成績和金牌數量,但是并不一定就能給國民健康和人均壽命帶來顯著的提高,2022年牙買加人均壽命74.77歲。這并不是全球領先的健康水準,與牙買加在奧運會上的成績并沒有形成密切的正相關。
另外科技成果墻內開花墻外結果的情況也是司空見慣的。比如:圖靈是計算機科學之父,這是在英國開花,結果卻是在美國得到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二維碼是日本人發明的,但是中國在二維碼的應用與普及卻超越了日本。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可以治療瘧疾,是在中國開的花,但是卻在國外結的果,連專利也被外國人搶注。互聯網是美國人發明的,中國在互聯網應用的許多領域已經趕上美國,比如:移動支付、電商、互聯網應用于出行等。墻內開花墻外結果實際上就是后發優勢。
科技競爭的本質是比較雙方的科技生態誰更優秀,就是比較科技對國家的綜合競爭力帶來了多大的幫助。科技成果再先進、數量再多,如果沒有給國家綜合實力帶來效益,那么只能算是一個科技大國,不能成為科技強國!
科技生態競爭體現在六個方面:
1)科技成果有和無的優勢,比如:光刻機、某些藥品、醫療器械、部分芯片、EDA 軟件等就是美國有,我國還沒有能力生產;
2)產品優和劣的差別,比如:美國的大飛機領先于我們的C919,還有CPU、操作系統等;
3)領先時間長和短的區別,蘋果手機領先與華為、小米的時間也就一兩年的差距,在移動支付、電商等領域我們已經與美國并駕齊驅了,許多應用領域我們與美國的差距也就在3-5年的時間,所以美國才會有焦慮。整天高喊著要遏制中國;
4)科技產品多和少的對比,比如:航空母艦就是美國遠遠多于我們,戰略轟炸機、戰斗機、核彈數量等都是美國遠多于我們;
5)科技成果轉化到應用層面的速度快和慢的比較,目前機器人ChatGPT就是美國更快進入應用階段,而我們的稀土提煉技術就是全球領先;
6)科學和技術的成果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的輻射面廣和窄的較量,這方面中國更具優勢,在家電、機電、造船、高鐵、建筑、鋼鐵、水泥、鋁材、光伏、橋梁、紡織品等多方面領先于美國。
所以競爭必須是全方位的,并不限于高科技,還有許多技術層面的競爭,這是金字塔的底層,比如無樁的共享單車中國領先在技術上,并沒有什么高科技的內容,但是對于自行車產業和國民出行的便捷性卻是具有很大幫助的。社會效率提高了,國家競爭力當然就會得到提高。
企業界的競爭有一種是總成本領先,那么科技界的競爭就是科技生態優勢!簡單來說就是:基礎研究、高科技、技術應用,三個層面的競爭,技術應用是最大的領域,所以才有美國在基礎研究和高科技遙遙領先,但是在國家綜合實力上,中國依靠加強技術層面的優勢來縮短與美國的國力差距!
2024-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