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授禮法延祚十一年正月初二(宋慶歷八年,1048年1月19日),西夏王朝開國皇帝李元昊酒醉后,被其兒子寧令哥揮劍刺殺,元昊在后仰躲避中被劍鋒削去鼻子,最后因失血過多而死,享年46歲,廟號景宗,謚號武烈皇帝,葬西夏陵泰陵。
春正月辛未,夏國主曩霄(即元昊)卒。
《續資治長編》
而元昊之所以被兒子反殺,正因其好色,廢了皇后野利氏、太子寧令哥,改立了自己的兒媳,也即與太子訂親的沒移氏(另有一說沒藏氏)為新皇后,最終招致殺身之禍。
初,曩霄(即元昊)殺野利兄弟,其族皆失職怨望。及寧令哥失妻,野利后被黜,母子日夜慮禍及。沒藏訛龐知其意,陰勸寧令哥作亂,寧令哥信之,與野利族人浪烈等于月之望日,乘曩霄醉,入宮刺之,不殊,救者至,浪烈等斗死,寧令哥劓曩霄鼻而出,追者急,走免。明日,曩霄死,年四十六。
《西夏書事·卷十八》
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又名趙元昊,小字嵬埋,出身黨項拓跋氏,即皇帝位后,放棄唐朝賜姓李與宋朝賜姓趙,改姓嵬名氏,更名曩(nǎng)霄(或作曩甯、曩寧),是西夏開國皇帝(1038年11月10日-1048年1月19日在位),為夏太祖李繼遷之孫,夏太宗李德明長子,母衛慕氏。
李元昊少年時身型魁梧,而且勤奮好學,手不釋卷,尤好法律和兵書。通漢、蕃語言,精繪畫,多才多藝。其父在位時,他率軍不斷對外出戰,擴大勢力,野心勃勃。
元昊即位前李繼遷的活動
1032年以太子身份繼位,仍稱藩于宋朝。后來為表獨立,廢唐宋分別賜李姓、趙姓,改姓嵬名,改名曩霄,自稱“兀卒”(黨項語“天子”之意),以元魏王室后裔自居,并以嚴酷手段徹底翦除守舊派。大慶三年十月十一日(1038年11月10日)自立為帝,自稱世祖始文本武興法建禮仁孝皇帝,改年號為天授禮法延祚,脫離北宋自立,國號“大夏”,亦稱西夏,定都興慶府。
建國后命大臣野利仁榮創西夏文,大力發展西夏的文化。推動教育,創蕃學,大啟西夏文教之風。開鑿“李王渠”,以便西夏國民耕種。
泥金字西夏文《金光明最勝王經》
他重用張元等漢人。他三次分別于三川口(今陜西延安西北)、好水川(今寧夏隆德東)及定川砦(今寧夏固原西北)的戰役中大敗北宋,并于遼夏第一次賀蘭山之戰,大勝遼國,奠定西夏與遼、宋兩國并列的地位。
元昊時期的對外政策,即不同于繼遷時期的一貫聯遼抗宋,又不同于得明時期的與宋、遼和平相處,而是根據實際利益,隨機應變??购馑巍⑦|、視二國“之勢強弱以為異同”。
本來有意奪取關中之地,攻占長安,但因宋軍頑強抵抗,夏軍戰敗,直搗關中之美夢就此破滅。由于戰事繁多,西夏經濟破損,遂于1044年與北宋簽訂慶歷和議,向宋稱臣,被封為夏國王。
李元昊一朝文治武功達于鼎盛,但其本人生性暴戾,多猜疑,好殺虐。為了排除異己,防止外戚篡權,實行“峻誅殺”政策,為立國稱帝掃清道路。
在位16年(1032年繼承王位起計),猜忌功臣,稍有不滿即罷或殺,反而導致日后母黨專權;另外,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導致西夏內部日益腐朽,眾叛親離。
開運元年(宋景佑元年,1034年)十月,母族衛慕氏首領衛慕山喜密謀殺害李元昊,被李元昊察覺,山喜一族人都被溺死河中。李元昊又用藥酒毒死母后衛慕氏,盡誅衛慕氏族人。
最終李元昊在作死的廢掉太子,并搶走太子妃后,被廢太子一劍削掉鼻子。。李元昊被削去鼻子后,受了驚嚇,又急惱不過,鼻創發作而死,也算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死法。
西夏王陵
編輯|臥闌聽魚
文獻資料|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