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前,我到長城的保定總部參加一場活動,看到一輛輛接送貴賓的車輛仍然是清一色的某克某某8,總覺得哪里不對。當時我就在想,長城是時候鼓搗一輛MPV出來了吧?
于是他們確實就在這一年里鼓搗出來了,并且理所應當地把這款比較高端的MPV放進了他們旗下比較高端的品牌里,這就是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魏牌高山。(其實我總覺得喊它“魏高山”會順口一點,像個人名,魏藍山也是)
臉很重要,但……
MPV的臉,是永恒的話題。因為MPV車頭相對來說是短而厚的,正好與我們傳統印象里的“高級車”完全相反,所以要把它設計得有模有樣,本身就是一件難事,至少你不可能用設計豪華轎車那種方法去做。
既然如此,那不如放棄治療,豐田第三代埃爾法(參數丨圖片)開創了先河,它面世的時候沒人不說丑,但卻又是加價加得最兇得一代埃爾法。當然它加價加得兇不全是因為這張臉,只是這起碼說明了這張臉并沒有阻礙富豪們對它的追捧,反倒甚至使得埃爾法這張標簽變得更有地位。
所以這樣的前臉設計風格也成為了MPV的一種潮流,以致于國內紛紛涌起的MPV車型基本上就分為兩派,一派是效仿埃爾法的,一派是不效仿埃爾法的。很顯然,魏牌高山就是效仿埃爾法的一員。
不得不說,雖然效仿埃爾法這條路容易被罵,但也容易被接受,你看看那些不效仿埃爾法的,有哪個不是沒爭議的?況且有時候爭議是一種引流手段,你懂的吧?
拋開效仿不談,高山的前臉我覺得處理得還不錯,細節挺精致,線條挺流暢,也不會像埃爾法那樣顯得雜亂。所以我反倒覺得高山有點保守了,不夠唬人。另外,如果你從側前、正側以及側后視角欣賞這輛魏牌高山,你總會覺得它好像不夠舒展,總覺得過于瘦高,盡管它的車身長度已經超過了5米。
關于這一點,我們一會可以“解決”。
“車坐不開”
高山要價30多萬,前懸卻是個麥弗遜,以今時今日的標準來看,似乎不夠厚道,但也未必,凡事都得看療效。
先說開起來的感覺。
說實話,高山的駕駛感受比較一般,首先駕駛席的坐姿,巨高。這個巨高是幾方面的因素疊加的,打開車門你就會發現上車就得爬兩級樓梯,因為這車的地臺就比較高了。然后座椅也沒法降得比較低,所以就坐得很高。再加上高山的車頭是比較短的,這就導致了兩個問題,一是視野好得就像小貨車,二是方向柱的角度很陡,所以方向盤的盤面都快要朝著天上去了,開車就像端著盤子,同樣很有貨車感。
當然我們不排除有人喜歡這樣的感覺。
其次這車的操控也很遲鈍,轉向響應很慢,也別想得到什么人車溝通感。這就延伸出一個問題,MPV到底需不需要好的駕駛感受?
到底需不需要?
畢竟MPV這么多個座位,地位最低的也許就是駕駛席了,無論家用也好,商務接待也好。但是如果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那TA的地位就是最高的了,所以你有時候能看到一些MPV開得蠻瘋狂的。
而我是個很矯情的人,如果你要我開著高山這樣的車去做那樣的動作,我是絕對抗拒的,我需要車能給我很好的反饋才有可能那么開。所以高山確實不太好開。
但如果你是高山的乘客,那你就有福了,因為高山的乘坐舒適性竟然挺好的,對,我的意思就是它比同價位的MPV普遍都要舒適,甚至能超過老GL8,別問為什么要加個“老”字,坐過很多GL8的人應該都懂。
高山的底盤調得很柔軟,這可能是導致它轉向響應較慢的一個原因,但這樣的設定卻給了乘客很好的享受,無論是大減速帶,還是小碎震,它都能很得體地通過,而且沒什么多余的顫動,這一點令我很意外。
而即便是較軟的懸架設定,在通過較大起伏(例如橋頭跳,又名“飛坡”)時,車身姿態也是穩得住的,所以高山真的是一輛很好坐的車,除了上車的時候還是得爬樓梯。
似乎沒怎么提高山的動力系統,它采用的是長城的2擋DHT-PHEV混動系統,這套動力系統沒啥毛病,開起來很順。動力儲備對于這輛大車來說還是比較充足的,因為高山全系標配了后橋電機,所以都是四驅的。
這倒是有一個疑問,為什么他們非要全系標配四驅?如果把后電機拿掉,出了兩驅版,價格門檻下調一點,似乎會更有競爭力。
空間才是MPV之本
高山還有一個擅長的東西叫做空間,當然它不像本田奧德賽那種把空間“變”出來。高山的空間優勢主要體現在車廂縱向長度,它的車身長度“才”5045mm,這是個非??酥频臄底至?,但是勝在“得房率”高。
比如剛才提到的車頭短,它用麥弗遜或多或少節省了一點空間。前排坐姿高也使得駕駛席沒什么機會把座椅調得比較靠后,這又給中后排騰出了縱向空間。所以中后排的座椅都有了做得比較厚實的資本,二排座椅還支持一鍵躺姿,提升了乘坐的體驗。
我想這就是高山的產品邏輯,寧可犧牲一些駕駛體驗,把乘坐體驗的優先級提高,旗幟鮮明。
高山還有一個絕活,那就是二三排座椅共用軌道,這是其他國產MPV都沒有的,這使得高山的空間靈活性變得很高。
當然,這些還不是高山的終極形態,試駕完高山普通版之后,我又去店里看了下高山的行政加長版。
行政加長版
售價高達40.58萬元的行政加長版看似曲高和寡,但仔細想想它也只比標軸高配的旗艦版貴了3萬,我認為如果你本來就想買旗艦版的話,不如直接買行政加長版,除非七座是你的剛需,或者你的車位真的不夠長。
行政加長版是六座布局,車身長度從5045mm加長到了5405mm,軸距也從3085mm加長到3275mm,車身加長的幅度比軸距加長的幅度要大得多,所以它不僅是加長車身的中間部分,后懸也變長了,但是車門好像是一樣長的。還記得剛才說標軸版車身姿態不夠舒展嗎,加長版的感覺就很對。
在行政加長版的車廂里,你可以把其中一個二排座椅調到最后,把另一邊的三排調到最前,它們竟然幾乎對齊了。當然了,我只是為了展示第二排最多能有多大的空間以及后備箱最大能有多大的縱深。
除了空間更逆天之外,行政加長版還有一些與旗艦版不同的地方,享受型的配置會更多,例如音響揚聲器變成了20個,第三排也有了座椅加熱和通風。不過有一個變化不知道各位喜不喜歡,就是中后排的天窗取消了,換成了星空頂,顯然這不應該是他們成心的,我猜可能加長版需要在車頂增加橫梁來提升車身剛性,所以沒法做大天窗了。
行政加長版的動力系統也有一點點區別,總體還是2擋DHT-PHEV的混動系統,但是動力電池容量從37.96度提升到了44.28度,所以純電續航里程從140km增加到了170km,1.5T發動機的功率提高了10kW,但前驅動電機的功率降低了50kW,整套動力的綜合功率和扭矩也都下降了一點,這我倒是不太明白是為什么,但問題不大。
唯一的懸念就是加長版的動態感受如何,如果能保持跟標軸版差不多的水平,那就非常值得推薦了,反正也是買一輛用來坐的MPV,不如極致一點?
有一說一,雖然目前我們的市場上出現了挺多MPV的,但真要各方面都表現得很完美或者說很均衡的還真沒有。所以各家的MPV就呈現出了不同的側重點,像魏牌高山,它就是比較偏重于乘坐感受的,空間大,動態體驗也是舒適優先。
所以對于消費者而言還是挺好選的,可以清晰地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一輛MPV。對于高山這么一款側重乘坐的MPV,我還是強烈建議上加長版,當然了,如果魏牌后期可以追加一款加長版車身,但是配置稍微低一點的,稍微把價格降下來一點,可能會更香。
總第2044期
作者:陳厚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