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高高手
2022年12月,一年一度的云南省非公企業100強榜單出來了。人們意外地發現,前幾年都看麻木了的云南民企龍頭俊發,直接從榜單上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玉昆鋼鐵,不僅如此,昆明聞泰通訊也接替俊發成為昆明民企龍頭。
榜單的變化很大,這把牌洗得很徹底,云南近半數州市民企龍頭發生變動:
制造企業排著隊往上蹦。
光伏是大贏家,冒出來四個“隆基”,保山隆基、騰沖隆基、華坪隆基、麗江隆基分別領銜兩市民企前兩名。
沾個“新”字的也勢不可擋。云南宏泰新材料取代搞建筑的云南大同,成為文山民企龍頭;布局新能源的云南祥豐躍居昆明第三。
2023的榜單雖有名次上的變化,但大局已定。在工業被拔到空前高度的2024,榜單上的格局只會被強化,云南的產業江山:
真的變天了。
這既是云南的主動選擇,也是整個中國產業變遷帶來的必然結果,作為鏈接內地和東南亞、南亞的樞紐,時代也要求云南不能錯過這波產業浪潮。
財哥經常和朋友討論,這對云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在全球供應鏈大變局的前提下,不斷迭代的制造能力才是一個城市:
最核心的競爭力。
從現在來看,云南經濟正處于脫胎換骨、經濟轉型最吃勁的階段,16州市的工業棋局也已輪廓清晰。大家都在工業這條巴音布魯克賽道上狂飆,無論是黃博基尼、保時敏捷,還是勞的勞斯、汗的汗死,都頂著一口氣往下一站沖。
誰是高手中的高手,就看一點:
別人是滑動過彎,你是滾動過彎兒啊。
1
GDP總量遙遙領先的昆明和曲靖,是常被拿來比較的兩個城市。這幾年,老二不停在工業和招商這兩條賽道上提速,風頭甚至蓋過了老大哥。
從2023年GDP增速來看,曲靖秒殺昆明,一個7.5%,一個3.3%。當然,這里有基數不同的原因,畢竟昆明這輛車的車身更重,GDP總量7864億對4048億:
幾乎接近一倍。
還是看具體細節。
昆明的工業重鎮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區:安寧、高新區、經開區,東川也有冒頭的跡象。其中,“云南經濟第一縣”安寧是最大的那個發動機。
去年,安寧GDP達716.55億元,占了昆明的近十分之一,同比增長8.9%,增速居昆明第2,為近4年新高。有兩大引擎:
產業投資和工業投資。
前者占比從49.4%提升至62%,后者占比從44.5%提升至56.3%。這油門踩得猛啊。
其中,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1662億,同比增長6.2%,絕對值連續兩年全省第一,占昆明市比重達30.4%,14.7%的增速也是昆明第一。換言之:
昆明工業三分之一的江山都在安寧。
近幾年數得出來的重大工業項目,很多都在往安寧跑。云天化、中石油、黃金產業園、寶武昆鋼這些都不說了,在新能源領域,安寧主打電池產業鏈和新材料,最典型的就是杉杉鋰電、祥豐精制磷酸、友天新能源等。
匯聚起來,其實就是安寧打造的3條千億產業鏈:石化、冶金和新能源。
而至于高新區和經開區,前者主打數字經濟和生物醫藥,后者則是近兩年開始發力,其中最典型的動作就是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的開園,與全省其他產業園區相比,這個園區顯得很特殊。某種程度上,它是上海向云南進行產業轉移的:
一個橋頭堡。
朋友告訴我,昆明乃至云南省政府都對此寄予厚望,也很可能是昆明包括磨憨未來幾年產業和招商發力的一個重要抓手。
東川則引進了宇澤單晶硅這類重點項目。
總的來看,昆明這個老大哥在加速換引擎,從地產、基建投資拉動,向產業投資拉動轉變。去年,工業對GDP的貢獻率也達到了38.4%,比2021年提高了4.2%:
為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但昆明工業家底還是偏薄。
到目前為止,千億產值的產業只有有色金屬,500億以上的有石油加工和化工,煙草和電力還在往500億的方向努力,生物醫藥、汽車制造、電子設備制造也只是超百億。
工業強市還有一段路要走。昆明的打算是,到2025年,初步形成5~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工業增加值達到3000億,把昆明打造成為區域性制造業高地:
老大哥真急了。
曲靖堪稱“工業狂人”,給昆明施加了不少壓力,“3+6+2”的產業體系里,有9個都是工業,也就是3個千億級和6個百億級,霸氣都不僅僅是側漏了:
這是要把腳踩到油箱里的節奏啊。
財哥看了看數據,2023年曲靖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1%,是昆明的近兩倍。
不僅如此,曲靖的GDP增速,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2.5%。也就是說,云南每掙5塊錢,就有一塊多是曲靖掙的。
新能源電池、綠色硅光伏、綠色鋁精深加工3個千億級產業的帶頭作用很明顯。
這3條產業鏈上的企業可謂是眾星云集,比如中科電氣、德方納米、昆工科技、信義硅業、陽光能源、晶澳科技、億緯鋰能、赫里歐等。
其中前兩條都形成了全產業鏈:
尤其光伏,在省內一騎絕塵。
從昆明回到曲靖的朋友和我說,那邊的工作機會明顯變多,他還要準備買套房子。
在工業上,曲靖今年還要繼續加倉。同樣是“3+6+2”,但在“6”里面的勞動密集型裝備制造業的表述上,強調了“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而且提出在“四大支撐性工程”背景下,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生物制造、氫能及儲能、硅基材料、碳基材料:
學霸果然都是卷自己。
不過在財哥前期看到的2024政府投資項目停緩建名單里,曲靖有四五個和光伏、新能源有關的重點項目赫然在列,涉及光伏玻璃、新材料、光伏組件產業園、補鋰劑標準廠房、新能源電池產業園。
朋友跟我分析,具體原因可能有好些,但最明顯的一個因素是,新能源車和光伏這兩條產業鏈都已經出現了嚴重產能過剩,地方政府不是沒有判斷:
得緩一緩,看一看。
2
GDP在1500~3000億這個區間的州市有5個,從高到低依次為紅河、玉溪、楚雄、大理、昭通。單從總成績看很正常,但若掰開了來看工業,就幾家歡喜幾家憂了。
先看GDP增速排名靠前的昭通和楚雄。
昭通去年以7.7%GDP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今年準備干到8%。但昭通產業轉型升級還是比較慢,產業投資占比也不高。
經濟大的基本盤和優勢還是能源尤其是電力,去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僅同比增長4.2%,增速低于全省1%,排全省第7。而去年拉動經濟的主動力:
是建筑業。
總產值304.66億,同比增長64.6%,增速高于上年48.2個百分點,列全省第1。
而新型工業這塊,還處于起步階段。昭通2024工業要打的3張牌里,除了傳統的煤電,就是做好硅鋁和磷基這兩個文章,涉及合盛硅業、旗濱光伏玻璃、新安化工、友升汽車、中晟二期、盈和二期、云天化磷酸鐵鋰等項目的投產或建設。
一位做產業分析的朋友告訴我,昭通去年GDP增長這么猛,一定程度上是受益于白鶴灘水電站的投產,其三大支柱板塊地產、高速、三大電站的投資都是同比下降百分之三四十。
至于煤電這塊,因為煤價跟電價倒掛,基本上不要指望給GDP做多少貢獻,不拖后腿就不錯了:
昭通需要在新型工業上補課。
如果將云南看成一個班,在工業這門課上,楚雄可以說是這兩年最靚的仔,必須送它一朵小紅花。悶聲干大事,悶聲發大財。
2023年,楚雄的GDP增速是5.5%,總量坐穩全省第5。滇中城市群中,除了曲靖,只有楚雄的GDP增速跑贏全省水平。
其中,工業投資、能源以外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增速均排名滇中五城第一。工業投資占全省比重14.5%,超過紅河、昆明,僅次于曲靖,排全省第2;產業投資占比64.7%、民間投資占比64.2%,均居全省第1:
還干出全省僅有的兩家獨角獸。
一家是光伏龍頭宇澤,一家是鈦產業龍頭國鈦。這兩家都在謀劃上市。
楚雄把重注都押在了新能源產業特別是綠色硅上,除了上面這些,還有早已投資的隆基綠能、下線全省第一片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的晶科能源、吉利科技、鑫聯科技等頭部企業。
今年也不例外,楚雄還要繼續下注“5+6”重點產業,增加值要突破1200億元。其中四個產業要打造全產業鏈:
綠色硅、綠色鈦、綠色釩鈦、綠色銅。
作為“三大經濟”都占齊的州市,紅河去年的GDP表現不算很漂亮,增長了3.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
但好在工業投資、能源投資、制造業投資分別實現20%~36%的高速增長。在紅鋼停產之后,紅河及時抓了3個重點項目來對沖,比如云南宏合新材年產193萬噸低碳鋁一期、全球最大單體單晶硅廠房美科48GW單晶拉棒一期、金風風電產業園:
發力新能源產業之勢明顯。
2024的紅河還是圍繞產業轉。
有朋友看好本來就是工業大州的紅河,特別是加上鄰居文山,產業可以聚合出優勢。原因很簡單,延伸產業鏈和新發展一個產業:
哪種更容易?
而GDP接近1500億的文山,這兩年也有意識加大工業的比重,比如打造“中國綠色鋁谷”核心區,此外,光伏龍頭宇澤也在這里有投資。產業園區方面,文山也在創建文山國家級高新區、硯山千億級產業園區。
3
相形之下,第二梯隊中的玉溪、大理就顯得落寞了些。
玉溪是四平八穩,每次都是前幾名,但這幾年感覺遇到瓶頸了;大理這次成績考得差,GDP增速都快掉車尾了,只有2%:
全省倒數第三。
玉溪GDP總量排全省第4,但增速才3.5%,排全省第10。三次產業增加值中,只有二產跑贏全省平均增速。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比全省低1%。
經濟表現之所以不怎么好,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還是因為房地產:
開發投資降幅65.6%。
制造業及交通運輸倉儲也大幅下滑了30.1%。
在新能源賽道上,玉溪這兩年是失速的。而且在光伏賽道上,它是滇中五城里唯一沒有被列入“1+4+4”格局的城市。
不過在今年會發力,除了GDP要增長6%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與曲靖一樣,要增長8%。
和2023年相比,玉溪2024年產業發展重點是鞏固“兩壯”,壯大“兩新”。
“兩壯”指的是綠色鋼鐵和煙業,今年強調向南亞東南亞出口;“兩新”指新能源電池和生物醫藥產業。也就是常說的:
煙+鋰時代。
重點說說“兩新”中的新能源,今年主要推動坤天二期、豐元二期鋰電池材料投產,確保億緯鋰能、恩捷一期試生產,還力爭新能源電池、新能源電力裝備全產業鏈的產值實現“雙百億”。
至于生物制藥,主要靠沃森和紅云制藥兩個抓手。
另一位做產業調查的朋友告訴我,其實從2015年之后,玉溪基本上在吃以前的老本,新產業不多。有些新能源項目在2020年就已經在談,但談著談著就不投了,有審批不夠快的原因,但市場又發生了重大變化:
新能源電池的價格都跌成啥樣了。
只能等市場好一點再建。煙草受控煙的影響還是比較大,不只玉溪,有煙草的州市都這樣,煙草制品業只要保持零點幾的增長就算正常,能到1%~2%就不錯了。
鋼鐵下滑也很明顯,主要受地產、基建等固定投資的下滑影響。
大理似乎更難一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里,大理公開叫苦。原文有一句話說,發展困難是自上而下都面臨的共性問題:
但在大理表現尤為突出。
核心原因在于傳統產業諸如基建、地產下滑明顯,政府和國企債務還重,但新的產業沒接上棒,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也只有2.1%。
今年大理也準備踩油門,經濟要打“八大攻堅戰”,前三個都與產業、招商有關,首先是聚焦硅光伏、新能源電池、鋁精深加工等8個產業延;二是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其中重點是大理經開區和祥云經開區兩個千億園區。
對所有縣區產業的布局也做了安排,其中三個地區重點攻工業,大理經開區突出先進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總部經濟,祥云突出硅光伏、新能源電池和礦冶精深加工,鶴慶突出綠色鋁精深加工。而其他縣區主要根據當地特點,主攻文旅、生物醫藥制造等。總的來看:
祥云就是村里最大的希望。
朋友告訴我,受洱海保護影響,大理的大方向是把工業都集中到祥云,并實行集中建園,其他縣區則更多扮演衛星城的角色。
他認為,大理的光伏產業并不比楚雄差多少,只是這兩年被楚雄反超,但最終勝負還未分出來。像楚雄、大理、昭通這幾個GDP總量非常接近的州市,不排除萬一哪個州市又落地一個大項目的現象:
一下就上去了。
4
在GDP千億級別及以下的州市,工業普遍不算強,相對成規模的主要有保山、麗江,主要仰仗于隆基打下的基礎,保山還多了一個通威。
作為2023年全省唯一一個GDP總量增量為負的州市,在固投大跌的情況下,保山好在發力了工業:
投資增長29.7%。
除了傳統產業,今年保山在新型工業化上的重點有幾大產業,如硅光伏、新能源電池、氫儲能、綠色生物制造等。
去年GDP增速排名第三的麗江,也享受到了工業增長的好處,綠色工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
最大增量。
除了華坪和麗江兩個隆基項目,全省第一個綠氫零碳智慧工廠試生產。“綠氫麗江”,是麗江想打造的又一個新標簽。
至于其他州市,讓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臨滄。去年工業投資增長54.2%,排名全省第1。今年也打算布局新能源。
以上差不多就是整個云南工業的家底和大局。
財哥也和好幾位朋友聊了聊,聽下來大致有幾個感覺。
一是大家都在負重轉型,尤其是GDP增速排名不夠好的州市,都多少受累于固投的下滑,經濟增長模式被逼著轉變。與此同時,化債依然是政府未來幾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二是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云南的潛力很大,尤其是“2+3+N”沿邊產業園區,具體說來就是,以昆明、曲靖承接產業轉移園區為引領,以磨憨、瑞麗、河口沿邊產業園區為重點,在全省范圍謀劃建設若干重點園區。
無論是財稅支持,還是金融政策等其他配套,都會明顯好于其他產業園。
三是需要大力激發民間投資,現在企業投資的信心有多少,局內人甘苦自知。16個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里:
都提到了增加民間投資占比。
張弛在巴音布魯克的賽道上說,他很清楚真正的機會只有一兩次。對于云南來說,這又何嘗不是?
云財財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轉載請微信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