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要把穩外資作為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重要發力點”的預期下,全國各地紛紛掀起行動熱潮。
3月14日,江蘇省長許昆林會見斯堪尼亞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萊文一行。
許昆林表示,希望企業加強與江蘇省汽車企業在品牌技術、產業鏈創新鏈等方面合作,推動更多更高級產能落戶,助力江蘇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細觀之,此次會見一方面是為此前斯堪尼亞近60年來所投資的最大項目——南通如皋項目早日竣工投產助力,加強進一步的合作,另一方面則是對外傳遞江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鮮明態度。
畢竟,對于外貿外資大省、對外開放前沿陣地的江蘇而言,“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不僅是承載的期許,亦事關全省發展大局。
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到“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可以說,中央對“江蘇做好對外開放這篇大文章”的要求一以貫之。
與此同時,龍年的第一場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深度聚焦中國經濟重要發力點——外資。
毫無疑問,隨著江蘇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就越需要一個個實實在在的項目,去充分承接、落實擔當,并兌現發展紅利。
在此背景下,再看此次許昆林與外企會見背后的深意。
他表示,當下江蘇正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廣大外商投資企業是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語點明在江蘇“滿弦”出征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節點,外資企業之于江蘇的重要性。
而斯堪尼亞作為全球領先的重型卡車和巴士制造商之一,不僅在品牌、核心技術等方面有核心優勢,其在江蘇投資的南通如皋生產基地亦是集團近60年來所投資的最大項目,建成后將達到年5萬輛重型商用車產能。
如此體量和規模,足見項目之重要性。
2022年6月10日,如皋斯堪尼亞商用車項目暨斯堪尼亞如皋制造基地工程建設啟動,標志著斯堪尼亞在如皋開始建設行業現代化的生產設施,預計投產時間為2025年。
斯堪尼亞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萊文曾表示,未來將把斯堪尼亞的最新產品導入到中國,在如皋工廠可以生產斯堪尼亞最新的動力鏈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集團全球第三個生產基地,如皋制造基地從設計建設之初即確定全部使用綠色電力和可再生燃料,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工廠。
而這不僅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同時也是對發展新質生產力客觀上就是在發展綠色生產力的推動落實。
基于此,深化與斯堪尼亞的進一步合作,無疑將會為“使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帶來更多助益。
而許昆林也表示,將發揮江蘇優勢,全力做好各項保障工作,推動項目早日竣工投產達效,希望企業加強與江蘇省汽車企業在品牌、技術、產業鏈、創新鏈等方面合作,推動更多更高級產能落戶。
一個繞不開的關注點是,全國各地都在招商引資,江蘇的優勢何在?
答案或許可從外企真實感受中知一二。
會見過程中,克里斯蒂安·萊文對江蘇給予企業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謝。他說,江蘇發展勢頭好、產業配套全、營商環境優,是投資的好地方。
深究發展勢頭、產業基礎外,江蘇之所以能夠鞏固外資在蘇發展和投資的信心,其持續營造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至關重要。
例如,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探索建立立法快速響應機制;全面推動外商投資法以及江蘇省外商投資條例施行;深入推進涉外法律服務高質量發展先導區建設……可靠的發展環境無疑讓外資企業擁有了更多加倉江蘇的理由。
要知道,江蘇外資規模連續6年保持全國首位,每一筆沉甸甸的資金,都代表著全球資本和企業對江蘇的信心。
而江蘇上下也在齊心協力推動全省營商環境邁向更優,以一流營商環境構筑高質量發展持久強大的“引力場”,不斷增強外商投資信心,吸引更多高質量外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