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澎湃新聞報道了保山隆陽區國資公司一筆非公開定向融資,引起不少關注。
當時,這件事情的關注焦點在于:
涉嫌強制融資。
據報道,這一融資產品全稱為隆陽國資2018年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融資期限2年,收益10%,每半年付一次息。資金用于隆陽區限價房建設。
隆陽區國資負責人表示,這次融資由國資公司發起,委托國鑫睿誠作為管理商,向吉林東北亞創新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報批,屬于不宜公開的變相融資工具,每期2000萬、200人,向特定人群融資,本著自愿原則量力而行。
當然,為了確保完成任務,下面在執行的時候肯定要想辦法:
點對點下任務。
一則通知顯示,隆陽區要求蒲縹鎮政府在編人員必須全部參加,且人均融資不低于5萬,上不封頂,自己完不成的可以請人代勞,親朋好友都能參加,限期內完不成的單位影響考核。
為了吸引大家參與,產品資料介紹還專門列出了投資收益比較,比如投資50萬,銀行理財和該筆定融兩年的收益分別是45000元、100000元:
收益差一倍,到底誰羞愧。
事實上,那幾年融資渠道收緊,這種帶國資背景的高收益定融產品在全國范圍內批量出現,承載了大量非標融資。背后是三大關鍵詞:
房地產、城投公司、金交所。
一
前兩天,湖南、遼寧、西安、重慶先后發文取消各自金融監管部門轄內金交所的業務資質,且傳聞接下來還會有更多地方跟進,金交所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先簡單介紹下金交所。
金交所本質上是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最初目的是為涉及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轉讓交易設立一個專門的場所。2010年,天津成立了國內第一家金交所。
但實際運行中,有一個高難度的事必須要做到,即必須取得財政部門授權的相關資質。而據證券時報統計,國內金交所拿到這一資質的只有:
極個別。
這一來,不良資產交易成了金交所為數不多的合規業務,問題是這塊業務也做不過產交所、司法拍賣。要賺錢,只能擴展業務范圍,金交所的角色很快轉變為:
非標理財的交易平臺和融資通道。
早期金交所的發起方還多是國企,須由省政府批準設立,后來民營資本、P2P公司也入局,把金交所作為備案通道,甚至下場自己發行理財產品,幫助股東自融。金交所產品都宣稱年化收益極高,強調隱含政府信用背書,總之就是穩賺不賠。
主要融資主體還是那幾位老伙計:
地產公司、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地方城投。
關于前兩個,財哥隨便說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恒大、中植系、雪松系。
至于地方城投,那故事可就更多了。
二
據媒體統計,2017年巔峰時期,國內金交所數量達到79家。這指的是最早一批以“金融產權交易中心(所)”冠名的金交所。
云南這邊,據云南金管局2023年8月的公告,云南從未批準成立過金交所,也未批準任何省外機構在云南設立分支機構,還發布了風險提示。
隨著非標融資持續暴雷,金交所也被嚴格整頓,禁止為面向個人發行的理財產品提供通道業務,數量減少到如今存續的20多家。但它也并不是完全消失了:
只是換了個馬甲。
2021年9月,證券時報列出了2018年以來成立的76家偽金交所,中國經營報也曾指出“金交所”工商注冊一年新增89家。
這些公司的共同特征是名字里都會帶上資產、交易、登記、備案等字眼。報道中公開提到云南的3家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金本、貴和、恒德。
財哥搜了一下,注冊在云南的偽金交所遠不止這3家,比如云南聯信、云南佳信產權交易公司、云南產登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等等。
這些公司大部分都在前幾年改名換姓,變更了經營范圍,還有不少是注銷、經營異常、名稱不可用的狀態。
比如為隆陽國資定融提供備案的吉林東北亞創新,去年9月已經從創新金融資產改成了中藥材交易中心,經營范圍也隨之變更:
不是說隔行如隔山嗎?
整體來看,雖然云南沒有名義上的金交所,偽金交所數量在全國也不算多,但以金交所為備案通道進行的城投定融案例不少:
一抓一大把。
三
隨便在網絡上檢索定融、政府平臺債、債權資產,融資主體一般都是地方平臺公司,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區縣級城投平臺,年化收益一般在8%~10%之間。
不過這兩年的情況大家也都看到了,借新還舊的路子越來越窄,城投非標債違約司空見慣。金交所這類定融產品的雷:
遠比爆出來的多。
財哥簡單說幾個網上公開的案例。
保山水長投資2017年通過地方金交所備案發行的工業園區項目定融計劃出現逾期,兩期實際募資1921萬元;瑞麗仁隆投的兩只非標定融在2023年5月被披露違約,備案機構分別是成都、華企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目前兩家公司都已經變更了名稱和經營范圍。
更近一點的還有玉溪撫投。投資人反饋其債權1號產品于2023年8月29日到期,未能按時兌付。該筆債權備案機構為青海首科資產服務中心有限公司,該公司曾被山東金融監管局警示涉嫌非吸,目前為注銷狀態。
高收益率也對應著高成本。據業內人士分析,加上銷售費用、通道費用等,部分項目的融資成本可能高達:
15%。
地方城投為何還是趨之若鶩?現在大家都曉得了。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云南一縣城投公司總經理之前說過,作為無AA評級的城投公司,無法發債融資,商業銀行的債務置換又由于無抵押品而做不成:
不得不發金交所定融。
雖然被逼無奈,但金交所無疑也充當了很多城投公司的救命稻草。
在一攬子化債的大背景下,這條路也眼看著行不通了。
財哥又想起前兩年清理偽金交所的時候,一位公司法人說過的話,如果監管不讓做了,市場上一定會發展出一個新的產品形式,去滿足大家需求。
金錢永不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