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評閱讀書籍分享:取其精華(1)《貧窮的本質》(印)阿比吉特.班納吉&(法)埃斯特.迪弗洛
記得在很久之前看到過一個大學生的手記,大致是講她的家庭很貧窮,上大學后得到了學校的貧困資助,全年級只有4個資助名額,很多沒有得到名額的同學很嫉妒她。她每天都小心翼翼地生活,一日三餐靠饅頭和稀飯,但是她真的很羨慕同學們有好看的衣服,聞著同學們的可口的飯菜,饅頭真的難以下咽。
有一次她咬咬牙買了一塊香皂,還有一次在生日的那天,她給自己點了一盤肉,后來同學們就感到不滿了,說她領著貧困生的錢,過著富人的生活,說她在食堂吃肉,還有錢買香皂,她哭了,她想問貧窮的人就不配有這些嗎?
這個問題確實有點矛盾,《貧窮的本質》這本書中說到,有很多人窮到吃不飽飯,但是經過實驗,如果給那些吃不飽飯的窮人提供額外的金錢補助,大部分人不會用這些錢全部用來購買價格低廉的食物來解決饑餓,而是會考慮去購買其他更可口的食物。
很多貧窮的人,明明都窮得吃不起飯了,但他們還是會拼命省下錢去買個電視機,這似乎聽起來有些可笑,但很真實。貧窮的人大部分沒有掙錢的法子,所以他們的時間相對比較多,再加上貧窮的地區各種生活條件都很缺乏,更談不上娛樂了,貧窮人也是人,生活已經夠苦了,一個電視機的意義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精神的安慰。
再回到前面那個大學生的話題,因為我當時看到她的手記大概是15年前,估計她記錄的應該至少是2000年左右的大學生活,那時候中國的學生普遍家庭都貧苦,所以能想象一堆貧窮的學生,看到了其他同學得到了補助,但是自己卻沒有的那種憤憤不平的心情。
這個女大學生當然知道饅頭便宜還能填飽肚子,可是換任何一個人來連續半年每天只吃饅頭試試,大概沒幾個人能受得了,所以她想吃一頓肉改善一下,這并不過分。當然這里不是說她過不過分的問題,我想說的是,貧窮的改變之路不僅僅是錢的問題,而是錢的多少問題。
錢肯定是能解決不少問題,但問題是,沒有那么多錢能把問題全面解決了。有專家說全世界的食物是足夠供全球的人解決溫飽問題的,可是這個世界太多彩了,極少有人因為能每天吃上饅頭了就覺得自己不窮了,就像有人寧愿餓肚子也要買電視機,單是人的饑餓問題,就已經包含了很多復雜的因素了。
本文作者:尚鈺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